為什麼劉備背叛曹操,反而卻留了個好名聲呢?

腐攸


不繞彎子,沒有鋪墊,直接進入題

1、劉備為什麼背叛曹操

首先是曹操通過“青梅煮酒論英雄”,在席間對劉備多番試探,劉備雖然裝傻充愣的演戲,但曹操做為一代雄主,識人用人還是很厲害的,當時心中對劉備已經開始懷疑甚至已經起了殺心。劉備自己也知道紙終究包不住火,自己再會演也有被拆穿的一天。

其次,當時是公元199年,曹操經過三年的時間的準備,已決心平定北方,正屯兵官渡要與袁紹決戰。當時袁紹兵多將廣,錢糧豐厚,總兵力達到近十萬人。反觀曹操卻只有剛成立幾年的青州軍,將領也無不過曹氏兄弟幾人,當時的劉備不看好曹操,認為曹操在以卵擊石,日後將有必敗的結果,不想把自己綁在一條沉船上。

最後,曹操在公元196年迎漢獻帝,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在赤裸裸的打劉備的臉,畢竟劉備是打著中山靖王之後的旗號,一直標榜自己是“漢室宗親的劉皇叔”。曹操的行為讓劉備處在尷尬又難堪的局面,如果不脫離曹操,一生將會被人恥笑。

2、劉備在《三國演義》中的形象

在小說中,一直表達的是“擁劉反曹”的主題思想,塑造了劉備“仁德愛民”的藝術形象。原文中徐庶這樣說:

“向聞使君仁德,未敢便信,故以此言相試耳”,“吾自潁上來此,聞新野之人歌曰’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可見使君之仁德及人也”

通過劉備攜民渡江中將劉備如何“仁德愛民”刻畫出來,同時又塑造了劉備“義重如山”的正面人物,“桃園三結義”“長坂坡摔阿斗”等等描寫也刻畫著劉備的“義重如山”。整部小說中,劉備是近乎完美的,被定位於“仁君”,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塑造的劉備形象是基於這個歷史人物,經過刪減、藝術加工之後塑造的,這種將劉備人物形象理想化主要的目的是對劉備的歌頌,對奸雄的鞭撻,使得《三國演義》更能夠滿足讀者的心理需求。所以,對劉備背叛曹操一事,也就變成了無傷大雅之舉。

3、現實中的劉備

魯迅先生評價《三國演義》時曾說:

“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

劉備逢人介紹自己時,必祭出“吾乃漢室宗親”這一法寶,但後依附於同是漢室宗親的荊州之主劉表,劉表死後,劉備控制了荊州這個相當大的地域。可念“漢室宗親”?

公元211年,同是漢室宗親的益州之主劉璋遵從張松倡議,派法正約請劉備入川協助本人對付北邊的張魯政權,劉備卻鳩佔鵲巢佔取樂川地,成為了其霸業的根底。

公元221年,劉備在曹丕篡漢建魏後,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同年,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發兵征伐東吳,關羽雖是死於吳軍之手,但是關羽的死卻是曹魏與東吳聯手的結果,為啥不舉全國之力征伐曹魏?漢室正統漢獻帝在曹魏活的好好的,萬一征伐勝利了,劉備將如何處置,其實劉備最想當皇帝了,從一個賣草鞋的出身到皇帝,不知用了幾詭計多端,怎肯把皇位讓與別人,偽君子比真小人可怕的多。

4、總結

中國的四大名著,即使沒讀過也能說出很多內容,尤其是《三國演義》中劉備的形象,更加符合百姓心中對“仁君”的一切要求,因此也更加深入人心,所以對背叛一事並沒有深究。但歷史終歸是歷史,是真實的,是存在的。劉備前期的背叛如上文中所表達的,更多的是想要保命,而非呂布一樣的“三姓家奴”。所以,站在個人的角度能理解,但不必美化和遮蓋。


對於這個問題,你的想法肯定和我不一樣。留言你的想法,咱們一起交流。

我是專注歷史的“呆到天然萌”,留言必回!


刀筆歷史


這也正是曹操憋屈的地方:我曹某人乾的好,不如劉大耳生的好。

都說呂布是三姓家奴,但實際上,說到跳槽頻率,劉備若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但人家無論怎麼更換陣營,卻次次都能落得好名聲,關鍵就在於人家姓劉,而且還扯起了匡扶漢室的大旗,這就充分體現了根正苗紅、政治正確、輿論導向的重要性。

關於時代“正統”心理

無論是看《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我們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東漢末年,幾乎所有地方勢力都認為漢室“氣數已盡”,但卻沒有一個人敢公開喊出替代漢室的口號。哦,不對,有一個袁術,不過下場慘不忍睹:一見他稱帝,周邊本來互相間打得頭破血流的諸侯們立即空前團結起來,瞬間將其分食得乾乾淨淨。

這跟戰國時期頗有些相像。在戰國前期,雖然早已“禮崩樂壞”、周王室的實力還比不上一個小諸侯;但周天子仍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各大強國的君主甚至還多次前去朝拜。比如在公元前370年,“周室微弱,諸侯莫朝,而齊獨朝之”,當時強大的齊威王獨自朝拜周天子,引起了各方的敬重:“天下以此益賢威王”,以至於其後很多國家跟著他同去。而在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初步強大起來後,也是得到了周王室的認可後才徹底揚眉吐氣:“王致伯於秦,諸侯皆賀秦”。

東漢末年與戰國時期的狀況極為神似:周王朝已存在600多年,兩漢也持續了近400年,此時雖已日漸虛弱,但名義上仍是各位諸侯的大老闆;各諸侯雖然強大,但畢竟沒有強到能夠吃下其他各方的地步,所以暫時沒人敢打破局面、取老闆而代之。這個時候,表面上豎起“堅決擁護老闆的統一領導”的大旗、實際上悶聲發大財擴充實力,反而是最有利的方式。

一言一概之,在東漢末年,對外號稱“擁護漢室的統一領導”,就是最大的政治正確,在士大夫階層中很有市場。而劉備則是扯起這面大旗的最有利人選之一。

劉備的頂級輿論包裝

在《三國志》中,劉備的祖宗被認定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但在東漢末年的各路諸侯中,漢室的宗親並不只有劉備一人:劉焉、劉表都是西漢魯恭王劉餘之後,劉虞則是東海恭王劉強之後;而且與“販席織履”的劉備相比,這三位一登場就是地方大員,起點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但正是因為起點低,才讓劉備具備了獨特的優勢:敢於旗幟鮮明的喊口號。大家也許都聽過一個段子:

記者採訪路人:如果你中了1000萬,願意拿出一半捐給有需要的人嗎?幾乎所有人都斬釘截鐵的回答:願意;當記者再問:你願意捐1000塊嗎?回答再次很一致:不行,因為我真的有1000塊!

無論劉備,還是劉焉、劉表,這三位“漢室宗親”,其實都是上述心理;當漢獻帝一行為了躲避李傕、郭汜等人的脅迫,如同乞丐一般往洛陽流浪時,劉焉、劉表這二位確實有實力的宗室,壓根沒想過前去救駕,無一例外的選擇了擁兵自重、自立山頭;而劉備正是由於一窮二白,才敢四處義正言辭的振臂高呼:匡扶漢室。

所以,當劉備因形勢所迫,不得不流浪於公孫瓚、陶謙、袁紹、劉備、劉表等各路勢力時,正是由於他以自己特殊身份樹立起的輿論優勢,使得各方都有一絲“投鼠忌器”的顧慮,不但不會嫌棄他當牆頭草,反而紛紛客客氣氣、禮遇有加;而當他真的翅膀硬了以後,立馬置仍舊活著的漢獻帝於不顧,在蜀地自行稱帝。而即使到後世,出於對“漢”這一符號的尊敬,人們仍會自然的對劉備另眼相看;他的跳槽經歷,反而成了為振興漢室而不得不忍辱負重的大丈夫行為。


正史漫談


劉備叛曹卻落個好名聲的原因,在於他參加了“衣帶詔事件”,欲“為國除奸”,代表了正義力量。

劉備領徐州牧後,曹操表劉備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又助其敗呂布。“先主(劉備)敗走歸曹公,曹公厚遇之,以為豫州牧。”呂布被消滅後,劉備“從曹公還許。”曹操對其很夠意思,“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曹操甚至公開對他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可是,“車騎將軍董承稱受帝衣帶中密詔,與劉備謀誅曹操”時,具有皇族血統的劉備義無反顧毅然加入了反曹集團,因為,漢獻帝的處境令天下人心寒。

漢獻帝被曹操迎奉許都後,成為標準的傀儡皇帝,受盡曹操欺侮。漢獻帝忍無可忍,用鮮血寫成詔書縫在衣帶中,秘密送給嬪妃董貴人之父、車騎將軍董承,“使(之)結天下義士共誅之。”董承遂聯合劉備等人謀劃共誅曹操。事洩,“曹操殺董承等,夷三族。”

劉備“殺徐州刺史車胄,留關羽守下邳……身還小沛”,公開與曹操決裂。此舉獲得東海義軍及一些郡縣的支持,“多叛操為備。備眾數萬人,遣使與袁紹連兵。”曹操親自東征,劉備戰敗歸袁紹。

顯而易見,劉備為皇室而背叛恩人曹操,而曹操又是逼得漢獻帝走投無路的權臣。所以,劉備奉衣帶詔反曹,就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獲得天下漢民擁戴,故能使“東海昌霸反,郡縣多叛曹公為先主,眾數萬人。”從此與曹操分道揚鑣,走上對抗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