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用心體會孩子的感受,儘量用溫和的話語,和孩子溝通

父母要用心體會孩子的感受,儘量用溫和的話語來和孩子溝通。溫和的語言是一陣春風,能夠吹開孩子的小小心房、打開孩子的“話匣子”,讓他願意將自己的心裡話說出來;溫和的語言是一汪泉水,能夠滋潤孩子的心靈,讓父母講的道理更容易滲透到孩子的心中;溫和的語言還是一劑療傷的良藥,能夠快速治癒孩子心中的傷口。

父母要用心體會孩子的感受,儘量用溫和的話語,和孩子溝通

例如,一天,媽媽做好了飯,看著女兒放學的時間已經到了,但左等右等,女兒還是沒回來。這時,媽媽先是責怪說:“這孩子,肯定又貪玩了。”一會兒,媽媽語調高了起來,明顯帶有憤怒的情緒:“這都什麼時候了,還不見人影!飯菜都涼了!這孩子真不懂事!"又等了一會兒,女兒還是沒回來。夫妻倆越想越害怕,該不會出什麼事了吧?都這麼晚了能去哪裡?兩人正要出去找,女兒開門回來了。媽媽上前就是劈頭蓋臉一頓罵:“你這個死孩子!你死哪去了?我們差點兒一家一家給你同學打電話了!你還知道回這個家啊!”女兒幾次張口想解釋,都被媽媽給堵了回來。女兒再想說,已經被媽媽一把推到了屋裡:“今晚別吃飯了!好好在房間裡反思反思吧!

父母要用心體會孩子的感受,儘量用溫和的話語,和孩子溝通

媽媽的本意是關心,看到孩子時也是放心,但卻用責罵和推搡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女兒呢?從父母那裡得到的只有斥罵和責怪,原本想溝通的心思也沒有了。父母這種拙劣的愛的表達,不僅打破了原本可以順暢溝通的局面,想必還深深傷了女兒的心--很多研究都已經證明:父母苛求、缺乏溫柔的養育方式與過分保護、干涉一樣,都有損子女健康成長。

父母要用心體會孩子的感受,儘量用溫和的話語,和孩子溝通

父母要想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必須牢記上面所說的“低聲效應”,也必須杜絕“語言暴力”。父母和孩子說話,要時刻抱著和陌生人說話的心態,這樣才能做到對孩子的尊重。比如,孩子回到家,先用愉快的語調和孩子打招呼:觀察孩子的心情,確定孩子有時間和情緒聊天;在和孩子溝通之前先徵求他的意見,問他此時是否願意和自己交談;和孩子說話要儘量用溫柔的語調,即使是探討孩子的錯誤和嚴重的事情也是如此;儘可能地找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聊。

父母要用心體會孩子的感受,儘量用溫和的話語,和孩子溝通

再來看一個真實的例子:孩子揹著書包回家,剛進屋,媽媽就橫眉怒目,問道:“你今天上課的時候是不是和同學說話了?你現在怎麼學會這個臭毛病了?媽媽不是說不能在課上隨便說話嗎?要不是我今天給老師打電話,你是不是還不準備告訴我?”孩子看見媽媽的樣子,張了張嘴,又把話嚥了回去。其實,他是想告訴媽媽:“我只是向同學借了一把尺子,我的尺子壞了。”

父母要用心體會孩子的感受,儘量用溫和的話語,和孩子溝通

就這樣,這個孩子整個學期都沒有尺子用。可他寧願每天借同學的,也不願意跟媽媽說。每個人都希望被別人溫和地對待,孩子也不例外。並且,對於心靈相對脆弱一些的孩子來說,對別人和自己談話的態度會要求更高一些。

父母要用心體會孩子的感受,儘量用溫和的話語,和孩子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