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市樂都區河湟文化民俗博物館主體建築已初具雛形

海東地處黃河、湟水河、大通河之間,史稱“三河間”,歷史悠久、民族多元、文化積澱深厚,是河湟農耕文明的發祥地。為全面展示河湟文化特別是民俗文化,海東市委市政府決定在樂都區規劃建設河湟文化民俗博物館,項目於2018年開工建設,博物館建築面積為2.1萬平方米,展陳面積為1萬平方米,設10個展廳,展陳方案和規劃設計同步進行,目前主體建築已初具雛形,展陳方案也基本完成。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視頻來源:青海新視界)


總體佈局

海東市樂都區河湟文化民俗博物館主體建築已初具雛形

項目位於海東市樂都區湟水河南側,距樂都火車站以西7km,距老城區5km,周邊以教育科研用地為主。項目總用地5.2萬m2,南側為文教路,東側為繁榮北路,西臨青海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北界河湟文化商業發展帶。建築主體總長度為161m,寬度為90.3m,主體高度為21m。

海東市樂都區河湟文化民俗博物館主體建築已初具雛形


設計構思要點

海東市樂都區河湟文化民俗博物館主體建築已初具雛形

從外形上看,繼承和創新了“河湟建築風格”,汲取了院落、莊廓、廊簷等河湟建築文化元素,群體建築輪廓高低起伏,極具獨特的河湟文化民俗博物館成了那一片地區靚麗的風景線。


海東市樂都區河湟文化民俗博物館主體建築已初具雛形


未來發展

海東市樂都區河湟文化民俗博物館主體建築已初具雛形

河湟文化民俗博物館項目建成後主要展示陳列河湟農耕文化的發展歷程,體現彩陶文化和民俗文化,以及保存與傳承河湟文化的可移動文物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傢俱有濃郁地域特色的地方性博物館。

海東市樂都區河湟文化民俗博物館主體建築已初具雛形

今後,海東將在城市崛起、鄉村振興中更加突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有機結合,特別是在河湟新區的文化定位、民俗博物館的展陳方案等方面,把河湟風貌打造好、把河湟內涵體現好,使河湟文化的根系扎得更牢固、花葉開得更繁茂。讓我們一起期待河湟文化民俗博物館的落地吧!

海東市樂都區河湟文化民俗博物館主體建築已初具雛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