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王珍 淺談母親對兒女成長的影響 ——從一部熱播連續劇的家教說起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以古代社會家庭生活為題材的電視劇吸粉無數,筆者也隨流追劇了一場,發現該劇除了劇情吸引人、劇中演員演技嫻熟、重視細節刻畫外,劇中展現的一些家庭教育思想頗值得思考、探討。現筆者整理一些不成熟的觀點與諸君共享。


影評|王珍 淺談母親對兒女成長的影響 ——從一部熱播連續劇的家教說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此言不虛。放眼當今社會,我國半數以上的家庭中由母親承擔主要的教育責任,且在二胎制度下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了暫時在家當全職太太,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顯而易見。該劇中三位同齡姑娘的教育恰是由三位不同的母親擔任的,可以說三名姑娘的教養、品性、為人處世方式就是幾位母親個人修養與教育思想的折射。那麼母親對孩子的成長存在哪些方面的影響呢?我們不妨結合電視劇就這方面做一些探討。


母親的言傳身教,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品格修養。


這裡就拿由盛紘的妻子王大娘子教養的五姑娘如蘭與由盛紘的小妾林噙霜教養的四姑娘墨蘭做一個簡單的比較。


影評|王珍 淺談母親對兒女成長的影響 ——從一部熱播連續劇的家教說起


王大娘子出身名門望族,其父親是“配享太廟”的朝廷重臣,她嫁給盛紘算是低嫁,而當時的盛家嫡母看中她的原因是:“她的本性善良,做不了惡事情。”從她與林噙霜幾次鬥法以及與主君相處的方式不能看出,她時不時把自己驕人的身份掛在口頭,有著身為王家嫡女的驕傲跋扈,心直口快,學不會那些邀寵爭風的把戲以致在與林氏的宅鬥中總是落下風。且整部劇看下來,沒發現她在文化藝術方面有所展示,她不如她的長姐漂亮善於謀算得母親偏愛,可見她應該是一個平庸的女子。她教育的女兒如蘭可以說基本繼承了她的這些特點,甚至在擇婿上也走上了與母親相似的路:選了個出身不高的士子。


林噙霜是祖母徐氏收養的一個犯官之女,從祖母與陪侍的閒聊裡不難看出,林氏父母以與祖母祖上有什麼世交關係為由在被流放之時將女兒送到盛家,祖母雖覺得這關係實在是“八竿子打不著”卻也收其為養女,並給了她一定的文化藝術薰陶,希望她能夠嫁入一個體面的家族成為大娘子。從這方面來說,祖母對林氏不僅有養育之恩,而且也為她的終身幸福謀劃過。然林氏為嫁給盛紘一事跟祖母鬧翻,以致祖母不得不看在她肚子裡有著“盛家骨肉”而同意她成為盛紘的小妾。角色轉換後,林氏絲毫沒有感念祖母的養育之恩,私下裡與一兒一女提起祖母的稱呼是“那老虔婆”。對她來說,學茶藝、操琴、禮儀的作用都是為了能嫁入高門。愛情是她拿捏主君的利器,暈倒裝弱是她轉敗為勝的法寶,算計上位是人生的要義。為了能夠打擊情敵,她放任幼子與人賭雁;發現情敵衛氏培養的女兒不可小覷,她就枉顧人命使衛氏因子大難產致一屍兩命;主君被皇帝扣留宮中她急急變賣資產以防萬一,估計是為了方便她自己帶著子女出逃;為了實現女兒嫁入高門的目的,她不擇手段縱女偷情不惜連累家人毀掉家族名譽。她的自私、虛榮、狠毒,不僅毀掉了自己,也葬送了墨蘭的幸福。而墨蘭簡直就是林氏的翻版,且有過之無不及:她事事爭風拔尖是為了打壓兩位妹妹,她設法嫁給梁晗是貪慕對方是伯爵府的六公子,出嫁時她帶走了林氏的所有私產,認為自己更需要些財物伴身,而長楓自有盛家給的;背後給明蘭使絆子並落井下石……林氏在後宅爭鬥的伎倆被她運用得爐火純青,最後落得孃家人人避之不及,且梁六公子最終看清了她的真面目,揭穿她後冷落孤立她。


而回看當今教育,有些家長自己“撲克麻將天天有,手機遊戲不離手”,這樣又談何家庭教育?親戚家有個孩子,自幼與書為友,不到十歲讀書量已達千萬字,且談古論今常語出驚人,究其所受的影響,當首推其母對紙質閱讀的熱愛對他的潛移默化。


母親的見識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古代孟母三遷的故事從側面反映了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傳統婺劇中有一出題為《狀元與乞丐》的戲,兩個孩子在有不同見識的母親的教育下命運大反轉,讓人們深深地認識到了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之重大。


影評|王珍 淺談母親對兒女成長的影響 ——從一部熱播連續劇的家教說起


六姑娘明蘭堪稱古代女子逆襲的典範。她庶女出身,幼年親眼見到母親慘死,幸得祖母庇護得以順利成長。明蘭幼時親母衛氏教她讀史,告訴她:“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活著最大”等道理。衛氏慘死後,她在祖母盛老太太的教養下長大。盛老太太是勇毅侯府徐家的大小姐出身,剛正不阿,是非分明,她為家族興盛苦心孤詣、守拙謹慎。她有著慘痛的人生經歷,在女孩子是否該讀書這一問題上,她認為“不願女子讀書,那是短見”。明蘭立院管家,故意守拙縱容侍女,引得王氏不得不出手幫她清理了“釘子”,老太太卻認為女子當獨立自強:你總有一天要離開孃家嫁人過活,那時候你讓誰幫你處理後院這些事? 兩位教養人的目光長遠,也令明蘭具有了另兩位姐妹所不具備的卓識。課堂上就立嗣一事,她語出驚人:“我只管做一名純臣”,而這一妙解竟助父親盛紘逃過一劫;在勸告流浪江湖的顧廷燁時,她考慮的是:“十多年後,你的蓉姐兒能過怎樣的生活?”以致顧廷燁聽從她的建議投身軍營立下了救駕擁新王登基的卓越功勳,拜將封侯,也贏得了顧廷燁對她的真摯愛情。明蘭的才智卓識與勇敢大膽使她成為不僅能夠影響家族興衰,而且也能在朝堂的事情上有自己的獨特見解的受上流社會尊重信任的貴婦。


林氏當年貪慕盛家富貴不惜以愛的名義勾引盛紘,寧在盛家為妾,而不願嫁個普通人家為大娘子,以致自己一生都在處在為上位、爭寵而算計中,因此她養成的思維就是:“一切才藝都是為了嫁入高門而準備的”“只要能夠入高門付出什麼代價都是值得的”,殊不知看問題需要透過表像看本質、一生的幸福不能依靠著光鮮的門第而成。在林氏影響下,墨蘭對父親親自為她考察挑選的、大有前途的文敬炎嗤之以鼻,一心想嫁入高門,直接成為讓人豔羨的伯爵夫人,殊不知那種高門大戶裡卻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算計與不堪等著她。可見母親的愛情婚姻觀對孩子影響之大。這一方面,比她平庸的如蘭卻顯然要幸運得多。她雖然也愛慕虛榮,但看到大姐姐華蘭雖然高嫁卻天天得面對許多糟心事,認為嫁人過日子舒心最要緊,她看中了墨蘭不要的文敬炎,自由戀愛修成正果,她的小日子過得幸福而有奔頭。而虛榮的王氏也沒有一味地只看眼前的利益,最終成全瞭如蘭,從這點上來看她的見識也是高於林氏的。


母親愛之有度,愛之得法,方可造就優秀的孩子。


盛老太太在明蘭的教育問題上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引而不發、就事說理、她因勢利導,讓明蘭學會分析、學會反思,耳濡目染中養成了明蘭獨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明蘭處理與齊衡之間的關係一事上,她雖明知孫女與齊衡之間不僅有一條身份、門第方面的鴻溝,更有齊衡母親的心高氣傲、眼裡不容砂子的障礙,但在明蘭表示不想辜負齊衡要為自己的幸福爭一爭時,她就任明蘭隨心而活,直到明蘭自己看清現實,再告訴她“自己想通了,比什麼都強” “心裡有委屈別憋著,自己暢快才是真”。她說:“人生道路,何其漫漫,以後的事,還多著呢,躲是躲不掉的”,讓明蘭不要逃避,要學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其次,盛老太太理解尊重明蘭,寬嚴有度。明蘭為閨蜜餘家嫡女嫣然出頭解決曼娘上門取鬧的問題後,老太太雖有意嚴責明蘭,但卻讓明蘭自己述說強出頭的理由,明白了孫女的用心。而在明蘭因犯錯受處罰時,她不急不躁,認為她該為自己犯下的錯誤付出代價,養成了明蘭隱忍而敢當擔的性格。再次,老太太對明蘭還奉行賞識教育。每當祖孫倆論完一事,老太太常常不吝讚美,一言點出明蘭行事的妙處,使明蘭在得到肯定之後備受鼓舞,更自信從容。


影評|王珍 淺談母親對兒女成長的影響 ——從一部熱播連續劇的家教說起


而林氏與王氏則不同。林氏對女兒一味縱容嬌寵,甚至教唆女兒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在墨蘭因自己庶女的身份發脾氣、摔東西時,林氏一味地遷就、附和,對墨蘭缺乏自尊、性情與人格方面的引導;在墨蘭因為庶女身份難以實現高嫁目的時,她也不能教育孩子幸福的真諦,她以為給孩子想要的就是愛孩子,殊不知她這種愛實在是害了孩子。王氏在對待如蘭的教育問題方面,雖有要求卻沒有目標,乃至無甚才華的如蘭被墨蘭嘲諷:“不知道五妹妹跟文妹夫相對時都能夠說些什麼”。如蘭如果在個人修為方面不加強提升,一味地仗著孃家的風光與夫君的愛情生活,很難說當愛被無情的歲月與現實消磨後,她的生活會不會是她母親的翻版。這讓我想到現在的有些家長,事事依著孩子、缺乏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指引,在這樣的氛圍中成長的孩子,長大後很有可能會事事以自我為中心,且易毫無追求地放縱自己、得過且過。


古代的家庭倫理與現代家庭教育之間有很多共通之處,該劇呈現的對比鮮明的家教令人警醒,發人深思。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母親的關愛是孩子成長的維生素,但維生素的劑量要合適,維生素的用法有講究,使用過量或用法錯誤都會導致教育失敗。教育是一門沒有特定技巧的學問,要教育好孩子,需要每位母親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用心瞭解孩子,著眼於孩子的長遠發展,講究教育方法,根據孩子的個性、喜好對症下藥,在不斷的摸索中盡到家庭教育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在未來的路上走得更遠、攀得更高。


作者簡介

王珍:筆名南木,永康人,供職於教育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