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孩子的品德修養(八):培養孩子善解人意的品行

重視孩子的品德修養(八):培養孩子善解人意的品行

孩子在一歲以前,一般都認為物體總會消失不見。所以當看到父母離開,就以為父母也會消失不見。所以表現的非常焦慮不安,另外,學齡前孩子總是以自己為中心。大多會從自己的需要和立場考慮問題,而不顧及他人的感受,給人任性的感覺。實際上孩子任性,不通情達理,與家長的撫養方式存在一定的關聯。過度的溺愛使得他們利己的心理加大,因此變的不會替別人考慮。

善解人意,被心理學家分為三個方面:想理解別人;有能力理解別人;能做出一些行為。善解人意是一種優良的心理素質。對社會人際關係和家庭生活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父母要想培養孩子善解人意的性格,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

1,正確對待孩子的任性

任性心理是孩子心理發展所必須經歷的階段之一,父母應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2,幫孩子建立理解別人的願望

父母應該讓孩子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理解和關懷。父母在付出愛的時候,也要讓孩子知道,別人同樣需要他的愛,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加了解別人。

3,引導孩子分析事理

理解別人說的話一要與當時的情景相結合。孩子在生活中尤其要懂得這方面的知識。這樣可以使孩子學會適應,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矛盾。

4,教孩子學會寬慰體貼別人

每個人都有人生低落的時候,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體諒和幫助。有這樣一句話,偉大的人都有一顆同情他人的心。培養孩子有一顆體貼他人的心,讓他們即使在平凡處也能顯出崇高。這樣他們的人生也會變得更加有意義。

5,敢對孩子說“不”

父母大多認為,孩子年齡小,所以對孩子提出的要求總是儘量滿足。從來沒有拒絕過,如果孩子哭鬧起來,就會放棄自己的立場,結果讓孩子更加任性,提出更加無理的要求。所以當父母在在拒絕孩子的時候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讓他們知道“哭鬧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讓道理逐漸滲入孩子的內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