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直播带货,你愿意掏腰包吗?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疫情的影响,原本就热度不减的电子商务、数字经济在网络视频直播平台迎来了新的变化,许多地方官员纷纷入场,变身主播,为自己主政一方的消费品,尤其是农产品、土特产进行代言,直播带货。

荆州副市长邓应军抖音直播带货,热销小龙虾、洪湖农家藕800万元

黄冈副市长刘忠诚直播时把黄冈密卷作为赠品送给消费者

荆门市长孙兵抖音直播带货 热销家乡特产670万

苏宁易购甚至携手湖北恩施9位市县长"组团"出道,同台PK

烟台海阳市副市长李磊推介牡蛎的视频播放量高达200万

五常代市长直播带货卖出大米1.9万件

……


官员直播带货,你愿意掏腰包吗?


从传播效果和下单数量来看,这些官员直播带货的效果整体上都不错,有些官员甚至受到热捧,成为现象级网红,与李佳琦、薇娅等人一起,活跃在各大直播间,既为消费者带来品种多样、价格实惠的各类产品,又为互联网思维下的脱贫攻坚找到了新思路。官员们也不再是高高在上、严肃刻板的老样子,而是走出"衙门",放下身段,为经济发展大声吆喝,为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复工复产搭建渠道,创造条件。可以说,官员直播带货的总体反应不错,值得点赞。但是,在热热闹闹的官员直播中,需要问一句,官员直播带货可以常态化吗?你愿意掏腰包吗?你愿意持续掏腰包吗?先来看看官员带货直播为什么会火起来。


官员直播带货,你愿意掏腰包吗?


官员和主播的身份重叠带来的新鲜感,是网络直播形成围观盛况的第一原因。不苟言笑、不懂网络的官员突然出现在直播间,这种好奇和新鲜足以形成网络话题,让人们主动进行网络收看、选品乃至下单。比如山东近10个县的官员近期试水网络直播,推介的都是当地土特产鸡蛋、扒鸡、紫薯等,虽然人跟货都不洋气,但销量却引来专业主播的羡慕。云南红河州一位县领导3小时的直播吸引观众近70万,销售梯田红米10万多斤。

官员的身份让他们的直播带货具有了更多的权威性,而且这种权威性无形中延伸到他们所代言的产品身上,这相当于对所售产品作了最权威的官方背书。也减少了诸多中间环节和消费者质疑,能够更好地实现销量提升。

这两点应该是官员直播带货变得火爆的主要原因。但是,我们会为此掏腰包吗?会为了这种新鲜感和权威性持续掏腰包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跨界所带来的新鲜感会随着越来越多的官员进入直播带货而逐渐消失。虽然网友点赞"这些县长在直播里没有个'县长样子',但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样子。",但如果越来越多的官员加入直播队伍,或者说,将官员直播带货常态化,那么就逐渐变成了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到那时,关注度、影响力和销售量都会受到影响。再来看看权威性,官员们主政一方,对于自己的地盘都会比较熟悉,直播推介中也会尽心尽力推荐自家产品,感情上不容置疑。但这种饱含感情又权威的特性并不意味着产品质量一定没有问题。父母官毕竟不是产品的直接生产者、管理者、检测者,如果一旦出现问题,首先受到影响的也会是官员身份和其所代表的权威性。


官员直播带货,你愿意掏腰包吗?


反观直播大火、带货能力超强的李佳琦和薇娅,虽然他们也打感情牌,也展示亲和力,也研究消费心理,甚至被誉为"最懂女人的男人和女人",但他们的直播火爆的真正原因在于质量保障和价格优势,也就是让消费者面对自己的需求,能够找到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今天的消费者已经越来越理性,不会因为李佳琦一句"OMG"就晕到不闻不问,盲目购买。所以官员直播并不是提高产品销量、助力地方经济的必杀器,也不会必然带来消费者的主动、持续掏腰包。如果没有过硬的质量和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再多的"官员版"李佳琦和薇娅们也无法打动消费者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