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麗水這件2600多年的“寶物”,被譽為中華第一!

浙江麗水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其中,龍泉寶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鍛制歷史長達2600多年,被譽為“中華第一劍”!

龍泉劍,又名龍淵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有2600多年,是中國古代名劍,誠信高潔之劍。相傳歐冶子和干將兩大劍師為鑄此劍,鑿開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鑄劍爐旁成北斗七星環列的七個池中,是名「七星」。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彷彿有巨龍盤臥,是名「龍淵」。故名此劍曰「七星龍淵」,簡稱「龍淵劍」。

唐朝時因避高祖李淵諱,便把「淵」字改成「泉」字,曰「七星龍泉」,簡稱「龍泉劍」。


浙江麗水這件2600多年的“寶物”,被譽為中華第一!


浙江麗水這件2600多年的“寶物”,被譽為中華第一!


浙江麗水這件2600多年的“寶物”,被譽為中華第一!


1、春秋戰國:

制劍術以吳越地區最為出名,鼻祖歐冶子是春秋末期、戰國初期越國人,是龍泉寶劍的創始人,他製作的“龍淵”開創了中國冷兵器之先河,史料記載,他為越王鑄了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五劍。

2、秦漢:

龍泉的鑄劍業專為皇室鑄造寶劍,適用於砍劈的環柄刀逐漸代替了劍。龍泉寶劍從此淡出戰爭喧囂,承載起劍文化的內涵。

浙江麗水這件2600多年的“寶物”,被譽為中華第一!

3、唐宋:

凡制名劍,必稱“龍泉”,龍泉已成了寶劍的代名詞。北宋時任宰相的龍泉人何執中(1044—1118),極力提倡鑄劍,龍泉古城的鑄劍業盛極一時,劍鋪林立,比比皆是,成了歐冶子時代之後的又一個鼎盛時期。

4、元清:

歷代劍匠因敬仰歐冶子,每年端午節皆往劍池湖(井)挑水淬劍,每鋪於當日精製劍兩把。19世紀晚期,槍炮代替刀劍,寶劍成為武術器具、道教法器、舞臺道具及觀賞工藝品。由於龍泉劍形、質兼優,廣為武術愛好者和藝術鑑賞家青睞,龍泉鑄劍業代有名匠,久傳不衰。

浙江麗水這件2600多年的“寶物”,被譽為中華第一!

5、清末民初:

在這一時期,龍泉的鑄劍匠人在寶劍的質量、包裝和文化內涵上下了很大功夫,使龍泉寶劍的獨特工藝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廣為武術愛好者和藝術鑑賞家所青睞。

清末民國初期,縣城沿溪北岸一條街,從天妃宮(今新華電影院)至官倉巷口,劍鋪相連叮噹之聲,晝夜不絕。

6、現狀:

新中國成立以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恢復龍泉寶劍這一傳統工藝品的生產和發展工作。由於龍泉寶劍名揚四海,國家將其列入國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