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很高興,再次與大家一起聊一下無線路由器的相關話題。此前,筆者也寫過多款無線產品的測評,其中就涉及到Mesh 路由器。為何要選擇Mesh組網方式,相信大家已有了要關的瞭解。其實呢,筆者在三年前就開始接觸Mesh設備了,其帶來的穩定效果是單體無線路由器無法相比的。對居室面比較大或者複式樓來講,Mesh分組式無線覆蓋的效果基本可以做到信號無死角。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此前,筆者也玩過華碩的其它產品,像前些年的AC68U、RT-AC88U、RT-AC53000以及同樣Mesh組網的Lyra Trio織女星等都在平臺也做過相關分享。而華碩靈耀AC3000也是華碩近期出的新產品,其性能怎麼樣,請大家欣賞本期的Mesh組網測評。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開測之前,筆者還是有必要給大家說一下Mesh組網與AP橋接以及電力貓之間的區別。首先說一下電力貓,它也是早期的分體式組網設備,主要有一個主機和一個或多個分身;電力貓是通過電線進行信號傳輸,所使用起來比較方便;但它的弱點也比較突出,受電磁的干擾較大,雖滿足了信號擴展,但數據傳輸及穩定性上有了大大的折扣。其次說一下

AP橋接,其模式也比較簡單,採用AP或者路由器的AP模式與主路由器進行對接,使信號覆蓋面積擴大化,其弱點與電力也有類似之處,橋接後的信號質量會損失很多,對於遊戲玩者家來講就不太適合了。最後來談Mesh組網方式,它的每個分體都能成為一個主路由器使用,除Wlan不通用外,其分體路由器的LAN接口都可組對等網絡,其信號減值也相對比較少。而本次體驗的靈耀AC3000路由器正是採用Mesh的方式。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靈耀AC3000的別名為ZanWiFi,在處理器上同樣採用了高通的四核處理器。此外,它還具備了AiProtectionPro智能安全管理,另一大亮點就是它支持 AiMesh 技術,這項技術可以讓華碩其它型號的路由器加入組網中,從而繼續擴大信號覆蓋面積。

天線方面,靈耀AC3000採用的是內置隱藏式設計,共有6根天線,四根垂直設計和兩根45度的斜角,應該說它在信號收發上更強勁一些。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以往寫路由測評時,筆者一向不太喜歡對外觀的陳述。不過,本次體驗的靈耀AC3000路由器確實讓筆者喜歡,質感較強的設計還會隨光而變。尤其是頂部,光照下的效果非常有檔次感。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在路由的側面做了散熱條處理,當下的無線路由器所承受的終端越來越多了,不僅需要較高的處理芯版,還需要有很好的散熱設計。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在路由的底部可以看到華碩靈耀AC3000採用的是19V/1.75A輸入,它的WPS一鍵上連接和Rest復位鍵都在底部,這些細節也體驗了華碩對產品顏值上的把控。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在接口方面應該說是靈耀AC3000的一大亮點,它配有一WAN和三LAN以及一個USB3.0口。我們知道,在Mesh時代,大多數路由廠家為了節省成本居然在網絡接口上做了減少,這也造成一部分使用有線接入的用戶感到不爽。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再來說一下配件方面,華碩靈耀AC3000是一組雙路由配置,即兩個電源適配器;此外還有一條網線、說明書、保修卡等。

好了,相信大家對靈耀AC3000有了初步的認識,那麼這款Mesh無線組網設備是如何配置呢?方法也是挺簡單的,手機、電腦都可以操控,本次筆者就以手機APP的方法與大家分享。當然,在配置之前,需要先將靈耀AC3000選好位置並接入電,選擇一個主機的WAN連接光貓或其它入網絡終端,然後另一個分身放在其它位置。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大多數無線路由器會配有APP管理功能,靈耀AC3000也不例外,它也是華碩通用的手機控制端,安卓與iOS都可使用。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手機配置靈耀AC300前需要把藍牙功能打開,不然你搜不到路由器。另外,在配置的時候,筆者發現靈耀AC3000可以將2.4G與5G分開,這一點控制的比較好畢,竟還有很多家居產品依舊再使用2.4G信號。此前,筆者用過一款2.4與5G並在一起的路由器,造成家裡的掃地機怎麼也接入不了網。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靈耀AC3000配置好之後,可以看到主機與分身的運行情況,其次還可以查看接入的網絡設備以及相關的路由器配置等。此外,靈耀AC3000兼容性還挺高的,它也可以將華碩此前的路由器同樣接入Mesh組管理。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簡單的給大家說一下電腦端,除了路由器相關的配置之外,還可看到四核芯處理器以及內存的佔用情況。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另一個亮點,靈耀AC3000的USB接口用途還挺多的,它可以用來做內部存儲、AiDisk共享、網絡打印服務器、脫機下載以及4G上網絡設備等。有需要的用戶,可以插一塊大量容量的移動存儲設備,組一個簡的家用NSA還是可行的。

信號測評:

接下來就要說一下重點部分了,信號是無線路由器核心點。此前華碩的幾款RT級的無線路由器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們做為單體組網路由器其信號能力還是可圈可點的。那麼,靈耀AC3000是否會有新的突破呢?筆者將它安裝在100多平的居室裡進行信號測評。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別墅住不起,100多的小居室到有一套。先將靈耀AC3000放在客廳的光纖接入點,然後把分身放在陽臺處,分別使用筆記本電腦和手機來測量ABCDEF各點的信號情況。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1、首先來看A點(客廳)的信號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此處與靈耀AC3000的位置很近,沒有任何的隔牆。筆記本的最高信號值為-11dBm,手機的最高信號值為-30dBm;

2、B點次臥室信號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B點與靈耀AC3000有一牆之隔,其牆體的厚度應該就是一塊磚的長度,筆記本的最高信號值為-39dBm,手機的最高信號值為-53dBm;

3、 C點主臥室信號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C點與靈耀AC3000的主機和分身都有一牆之隔,雖說距離陽臺處的分身路由器更近一些,但實測中手機與電腦都還是連接的主路由器。筆記本的最高信號值為-50dBm,手機的最高信號值為-55dBm;

4、D點(陽臺)的信號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這裡也是靈耀AC3000分身的地方,其信號相對就好多了。筆記本的最高信號值為-26dBm,手機的最高信號值為-26dBm;

5、E點(書房)的信號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同樣與靈耀AC3000相隔一牆的E點信號居然比臥室要好很多,其原因也很簡單,牆體相對薄一些,再者筆者採用的是玻璃門。筆記本的最高信號值為-40dBm,手機的最高信號值為-45dBm;


6、 F點(衛生間)的信號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為何要在WC裡測信號,原因大家也清楚(哈哈。。。。。。。)。此處與靈耀AC3000的距離有些遠了,採用的是花玻璃門。看信號穿透情況還可以。筆記本的最高信號值為-54dBm,手機的最高信號值為-64dBm;

為了方便信號分析,筆者將各點信號彙總成圖表,這樣大家看的更直接一些吧。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做一個簡單的信號分析:

一般來講,信號值能控制在-75bBm之內,都可以判定有良好,日常上網也不受影響。其實,剛開始筆者也做了靈耀AC3000單機測試,其主要點還是可以覆蓋的,但兩牆之後的陽臺處的信號還是比較薄弱的,分身開起之後,其信號綜合覆蓋還是比較不錯的。ABCDEF各點也是筆者常去的地方,其信號值都很給力,最遠的F點信號也有-64dBm。這個值是什麼概念呢?大家不妨看一下筆者手機上APP信號的顯示結果。只你信號不低於-75dBm都算是綠色信號,其穩定性還是可以保障的,視頻、遊戲等基本不受影響。


傳輸量測試

雖說WiFi6路由器已經上市,但以目前來看,支持WiFi6的終端並不是很多,所以AC路由器依然是主流。華碩靈耀AC3000與傳統的AC1200(3000Mbps+867Mbps)路由器不同,它採用的是三頻信號輸出,即一個2.4和2個5G信號組成,其2.4G信號通過調頻技術最大可支持400Mbps的傳輸率,另外兩個5G的傳輸量分別為867Mpbs和1733Mbps,這就是它叫3000Mbps路由器的原因。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那麼實際使用中我們該怎麼理解呢?我們還得以單頻來計算,畢竟終端與路由器採用的是點對點傳輸,按理論值來算最大也是就是1733Mbps。當然,我們實也不可能達到這麼高的,它就是我們用的小汽車一樣,理論時速可以達到230公里/時,但是受到各方面的影響,我們跑到120的話已經是很高了。路由器在傳輸的道理與其比較相似,如果採用千兆網卡來測試靈耀AC3000基本很難達到1000Mbps以上。

為此,筆者也將站在一個普通用戶的角度來測試,具體的測試環境如下:

測試設備:將PC臺式機配置為服務端,其配置為網卡為千兆有線,win7 64操作系統;移動電腦Thinkpad X230T配置為客戶端,無線雙頻網卡和千兆有線,同為win7 64位操作系統。

測試軟件:ixia chariot 6.7

測試方法:筆記本電腦分別採用無線和有線的方式與靈耀AC3000連接,然後測試出上行、下行以及上下行的傳輸量。

1、 先測無線2.4G

一般人在測評的時候,會選擇最大的5G信號進行測試,但個人認為無線2.4依然是很多設備的主流,且在信號穿牆方面有著絕的優勢。從以往的2.4G傳輸上來看,基本控制在了30Mbps左右。但,本次的靈耀AC3000帶來了個小驚喜。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在客戶端上做十條上行數據,得出的結果是39.634Mbps;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在客戶端上做十條下行數據,得出的結果是49.358Mbps;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在客戶端上做十條上行和十條下行數據,得出的結果是39.350Mbps;

從上面的數據結果來看,作為2.4G信號的帶寬有這麼多的數據量已經不錯了;另外,從穩定上來看,上下差距並不是很大。


2、 再看有線數據

此前,筆者玩過的華碩產品(RT-AC5300、RT-Ac88U等)在有線傳輸方面表現的都比較搶眼。至於Mesh組網的靈耀AC3000是否能繼續保持優勢呢?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在客戶端上做十條上行數據,得出的結果是338.188Mbps;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在客戶端上做十條下行數據,得出的結果是404.259Mbps;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在客戶端上分別做十條上行和十條下行數據,得出的結果是468.994Mbps;

重點來分析一下有線傳輸吧,這個也是筆者比較重視的。結合以往的測評來看,靈耀AC3000給出的數據已經超出了筆者的預期。從個人硬件環境來看,能跑到400Mbps就很知足了,畢竟筆記本和臺式機都是N年前的都比產品,且網線也是埋入牆裡的超五類線。靈耀AC3000的上行數據居然達到了 338Mbps,這是筆者沒有想到的。


網絡數據

信號測試和傳輸測試主要體現的是一款路由器性能,那麼對於實際使用中的速度是什麼樣子呢?

筆者家裡接入的是200Mbps光纖,本次使用筆記本電腦測試了上網的速度為245Mpbs,上行達到了35Mbps。看來電信運營商已經給我開足了馬力啊。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另外,筆者在靈耀AC3000的分身處測一下了網速,一樣可以達到200Mbps的標準。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說到延遲,靈耀AC3000保持的還不錯,分身處最大波動延遲為33ms

,這基本不會影響對遊戲的體驗。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通過一場吃雞遊戲,它的無線網絡延遲基本保持在了20ms,整個過程基本沒有出現卡頓的現象。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再來看一組內網之間的無線共享傳輸,其速度達到了39.2MB/秒,這可以比優盤快多了。

實戰Mesh組網!華碩靈耀AC3000信號全覆蓋,家用足已

至於有線傳輸那就更快了,居然能達到每秒60MB的速度,筆者傳一部13個G的視頻也就是幾分鐘的事。


體驗總結

一週的體驗,靈耀AC3000整體表現不錯,每個點的個號波動相對比較穩定。以筆者120平的居室來看,每個點的信號值基本能控制的-65dBm之內,玩遊戲、看視頻也是綽綽有餘。另外,說到傳輸,筆者認為它的2.4G依舊是亮點,另外在內部共享中它可能達到USB3.0以上的速度,確實不錯。如果有喜歡玩NAS的人,也可以使用它組個小存儲玩,在內網速度是還是比較有優勢的。

最後說到選擇上,其實當下Mesh組網的設備有很多,此外還有WiFi6的挑戰。但筆者認為靈耀AC3000性價比以及信號覆蓋上都有強較的優勢,且時尚小巧的設計也更適合年輕人的使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