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闖秦嶺72峪之鴨池峪穿越子午峪

路線行程:

鴨池峪、鳳凰山、關茹峪、三棵樹、金仙觀、子午峪。海拔高度1516;線路23,4公里;

勇闖秦嶺72峪之鴨池峪穿越子午峪

鴨池峪: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鴨池口村南秦嶺野生動物園後邊,傳說唐朝在後山興建行宮翠微宮,上山有兩條路,第一條是金沙澗,第二條是東溝,東溝天然形成一個大沉潭,遇水不漲,遇旱不幹,人稱“神潭”,狀如梅花,又稱“鴨池”,鴨池峪由此而來。

勇闖秦嶺72峪之鴨池峪穿越子午峪

鳳凰山:傳說唐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黃巢曾於此戰敗養傷,此後鄉里修廟紀念,今有玄清觀。

勇闖秦嶺72峪之鴨池峪穿越子午峪

金仙觀:又名“子午金仙觀”。道教全真派道觀,韓國道教祖庭,位於子午峪西側。坐落在子午山的主峰,始建於西漢漢文帝時期,名曰玄都壇,被皇帝立為祭天禱祝之所。後來,在終南山修道的隱士們利用這個祭壇,修建了許多道觀,分佈在壇頂及周圍,現在還遺留有多處遺蹟。此地傳為金仙公主、金可記真人修道處,該觀創建於唐代景雲元年(710年),時名子午金仙女冠觀,宋代改名子午金仙觀。景雲元年十二月十七日。睿宗為第八女西寧公主入道立為觀。至二年四月十四日。為公主改封金仙。所造觀便以金仙為名。金仙觀在京城內輔興坊,後又於子午峪修建金仙觀下院,也稱金仙觀。天子曾宣中官令修造觀,特造金仙樓,子午峪金仙觀也特建金仙閣,武宗會昌中建御容殿於金仙觀。現僅存玄都壇、唐代摩崖石刻和左宗棠所建石橋,觀前有溪穿過,溪水清澈見底,四季不絕。四周林木蒼翠,濃廕庇日,炎夏盛暑,身遊至此頓感清涼,大有如入仙境之意,金仙即“金剛不壞之仙”,是道教神仙的稱謂。因道教神仙起源於西部的崑崙山和西王母,西方屬金,故名金仙。終南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第一福地。

勇闖秦嶺72峪之鴨池峪穿越子午峪

子午峪:古稱北方為子,南方為午,此峪正對唐長安城中軸線,故名子午峪,就是一千多年前的子午古道秦嶺北麓的出山口, 唐時也叫做荔枝道,由來於杜牧寫的“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勇闖秦嶺72峪之鴨池峪穿越子午峪

終南山我們來了,緩解壓力,忘卻喧囂,放飛心情,享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心靈治癒。

勇闖秦嶺72峪之鴨池峪穿越子午峪

爬山必備:

簡單路餐,水果,保溫水壺,1L以上的飲用水,方便午餐,一天的熱量食品,如巧克力等,常用藥品,個人特殊藥品,保暖衣物,登山鞋,登山揹包,登山扙2根,護膝,手套,冬季必須配備冰爪,頭燈式手電筒,雨披,垃圾袋(保護環境,垃圾自收)等一日輕裝。

勇闖秦嶺72峪之鴨池峪穿越子午峪

交通路線:

西安市區乘坐公交車遊9路在喬良寨站下車(8點半至9點即可),南行1.5公里至鴨池口村南秦嶺動物園鳥語林外,開始登山。(自駕可直接到達鴨池口秦嶺動物園鳥語林外)

勇闖秦嶺72峪之鴨池峪穿越子午峪

出山:中午可隨時小憩補充一下,於落日18左右,至子午大道南豆角村返回。

勇闖秦嶺72峪之鴨池峪穿越子午峪

補給:可到當地村中吃些小吃。

勇闖秦嶺72峪之鴨池峪穿越子午峪

注意事項:爬山有風險,必須結伴而行,量力而登,安全自保。

勇闖秦嶺72峪之鴨池峪穿越子午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