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宋祁抄袭李商隐?

【本文原创首发,点击右上角“关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宋祁抄袭李商隐?

如皋水绘园的白玉兰

文|江徐

受读书平台之邀,写完关于宋仁宗的领读书稿,也因之看了几集中热播的《清平乐》,倒真对文人荟萃的仁忠盛治心生向往。

末尾写到某年元宵节,仁宗兴致颇高,还因宋祁一阙《鹧鸪天》赐他一位宫女。这首词,写宋祁与此宫女萍水相逢后的辗转情愫,他将前人李商隐名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直接引用。放在今日,定当判为抄袭,要被自媒体人口诛笔伐群而攻之了,呵呵。

日月如水,亦觉心累。心累的时候,潜入某片水域,或可得拾得片刻清凉。翻到一篇提及宋祁的小文,默读之,更比当时“因循不觉韶光换”。默读之,看到当年真挚的矫情,恬静的清欢。

今年的气候显得有些异常,像是被上天娇宠冥顽孩童,沙尘,干旱,反反复复的阴晴冷暖,真正的春天一步一踅,毫不爽利。然而,那些花儿,该开的,还是如期开了。

在小城,玉兰随处可见。相对于紫玉兰或者粉玉兰,白玉兰更显得惹人喜爱。那种白,是大大方方的瓷质的白,细腻而厚实,有了一层纯粹可靠的意味,生的也高大丰茂。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即便只有两三枝,也叫人仰头对着高远天际,时而淡云悠月,不禁为之赏心悦目了。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宋祁抄袭李商隐?

某年,校园里的白玉兰

上学时候,教室前有一长条花坛,坛内栽有一棵白玉兰,二层楼那么高。春天里,它先冒出一个个花苞来,水滴样儿,倒立枝头,毛绒绒,结结实实,像发育期间的少女般随时会裂开似的那种小小的饱满。仲春时节,下夜课的那会儿,看头仰望,真是真欢心可爱呀,星星点点,取代闪烁繁星点缀被城市华灯映红的夜空,叫人看也看不足。那花是一碗一碗的,很大,雪白雪白,在春风里独自芬芳。

有好几个午后,站在阳台前,断凝这一树质朴的繁华,广阔的草坪刚松过土。蓝的天,白的花,淡褐色的地儿,枉凝眉或者牧羊曲,在心头缓缓淌过。想到它们终会凋谢,那也不过是很快的事。葬花人不在,落红谁人怜。唉。心里又怅然。过一阵,花谢叶长,又是另一番青葱。

受教室前的白玉兰和广玉兰启发,灵感兴至,曾经写过一篇短文,发表在《成才导报》上。在那时看来,白玉兰美则美,却花开只一阵;广玉兰貌不惊人,但四季常青,所以后者更为我所喜。

事实上,白玉兰花开花谢一年一轮回,广玉兰四季常青也要在流年里愈发蓊郁,也会苍老。我们能跟昨天道别来无恙吗?只是随着脚下的河流,向前淌呀淌,泥滩,湍流,暗礁,风平浪静,水深静流,惊涛骇浪都会有。不管你有多少不甘与不敢,永不回头。跟每一个沦为过去的岁月说再见,再见,永不再次相见。

时光漫漫,就在我站立阳台前发呆、盼稿费、想心事、看风起,树叶从枝头飘落的间隙消失,就像四季雨水沿着粗壮树干淌下,无声无息,洇进泥土,消失了。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宋祁抄袭李商隐?

某年,玄武湖畔的白玉兰

张爱玲在被父亲囚禁阁楼的日子,透过封死的铁窗望向院子里的白玉兰,她觉得它们是天底下最难堪的花,像是肮脏的稿纸揉成一团,扔到树上。如果,彼时她跟她亲爱的胡先生在一起呢,才子佳人,浓情密语,那她又应该会赞美白玉兰是天底下最好看最动人的花了。花还是那枚花,月还是那轮月,只是时空转移,物是人非。

电影《滚滚红尘》里,韶华得知章先生要来,她点燃一支火柴又吹灭,对着镜子抹眉描黛。夕阳笼罩下的阳台,她踏在他的脚上,跟随他的轻缓步伐慢舞,眼波流转,你侬我侬。再忆起,不过是黄灰楼房里尘梦一场。

当别人猜测我的年龄与实际年龄的误差越来越小时,我在微笑里感到岁月在不经意间的流逝。有一天,家人在我的头上小心翼翼地摘掉第一根白发。这个冬天,喜欢坐在门口,看院子里的桂花和广玉兰,影子投射在地面,光影疏离。久久不说一语,默默直面时光荏苒。

读宋祁的《浪淘沙·近》。“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光换。至如今,始惜月满、花满、酒满。”真是如此呢。五颜六色的汤圆大小的皮球,使劲一掷,反弹也有二层楼房那么高,一蹦一蹦,越来越低,越来越快……这样的少年时光,不管不顾地过去了——当你发觉时,它已经过去了。

时光面前,言语失去光彩,徒留不甘,唯有叹一声:因循不觉韶光换。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宋祁抄袭李商隐?

【作者简介:江徐,80后女子,十点读书签约作者。煮字疗饥,借笔画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点击右上角“关注”,收看更多相关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