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劝竺可桢赴台,竺反劝:依我看,您也不必去了……

1949年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挥师南下,“党国要人”惊慌失措,纷纷远走高飞。

在蒋介石授意下,教育部部长杭立武向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发来电报,劝他先赴上海,“早做打算”。竺可桢拖延不去。

蒋经国劝竺可桢赴台,竺反劝:依我看,您也不必去了……

竺可桢

此后,蒋介石又安排国民党总裁办公室军事组组长王东原找到张其昀(时任浙大文学院院长兼史地系主任,后曾赴奉化溪口追随蒋介石父子左右) ,指派张其昀劝竺可桢到上海去。竺可桢反劝张其昀留在大陆。

4月下旬,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被攻克后,杭立武再次写信催促仍在杭州的竺可桢。竺可桢再次拖延不去。

4月26日晚,在得到国民党军警“决不入浙大捕人”的保证之后,竺可桢决定辞去浙大校长一职。

29日,竺可桢又收到杭立武的再次来电催促,这一次的电报是由国民党军方转来的,竺可桢觉得这是一个信号,如果自己再不去上海,军方可能抓他,于是他果断于当天下午只身离开浙大,并随即坐上了去往上海的火车(家属仍滞留在杭州)。

30日中午抵达上海后,竺可桢住进了位于徐汇区龙华枫林桥的中央研究院,下榻于楼梯对面的贵宾室,那是他每去上海必住的地方。

第二天(即5月1日),竺可桢见到了杭立武,杭说“有要事相商”,一问果然是要他去台岛或厦门,竺可桢一口回绝,并提出辞去校长的请求。

当晚,杭立武又送来旅费2000万,竺可桢则只是“当袁洋五元”,不屑一顾。

这一年的早些时候,吴学周(时任中央研究院院士、环境化学研究所所长)开始接待党组织从东北派来上海“招聘人才”的张大煜先生。竺可桢到沪后,党组织开始联系和帮助他。

5月3日,杭州解放。获知家人安全的消息后,竺可桢解除了后顾之忧。

5月6日,竺可桢从楼梯上下来,正碰见蒋经国(负责在上海搬运黄金过海)。

蒋问:“你怎么还没有走?”

竺可桢正准备敷衍,蒋补充说道:“我派人去为你买机票。”

竺说:“历史兴替,大势已去,台湾能维持多久?您与令尊经历不同,依我看,您也不必去台湾了。”

蒋经国气愤地说:“人各有志!”

两人遂不欢而散。

5月27日,上海解放的当日,《大公报》发表消息:“竺可桢未去台。”

这一天,竺可桢在日记中写道:

“……十六年国民党北伐,人民欢腾一如今日。但国民党不自振作,包庇贪污,赏罚不明,卒致有今日之颠覆。解放军之来,人民如大旱之望云霓。希望能苦干到底,不要如国民党之腐化。科学对于建设极为重要,希望新政权能重视之。”

接下来,陈毅元帅担任上海市长,开始与竺可桢为代表的许多科学家交往,而竺可桢已被内定为新建的中国科学院的院长人选之一。

7月6日,竺可桢北上,于13日抵达北平。10月1日,竺可桢出席开国大典。16日,竺可桢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