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勸竺可楨赴臺,竺反勸:依我看,您也不必去了……

1949年春,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揮師南下,“黨國要人”驚慌失措,紛紛遠走高飛。

在蔣介石授意下,教育部部長杭立武向時任浙江大學校長的竺可楨發來電報,勸他先赴上海,“早做打算”。竺可楨拖延不去。

蔣經國勸竺可楨赴臺,竺反勸:依我看,您也不必去了……

竺可楨

此後,蔣介石又安排國民黨總裁辦公室軍事組組長王東原找到張其昀(時任浙大文學院院長兼史地系主任,後曾赴奉化溪口追隨蔣介石父子左右) ,指派張其昀勸竺可楨到上海去。竺可楨反勸張其昀留在大陸。

4月下旬,國民政府所在地南京被攻克後,杭立武再次寫信催促仍在杭州的竺可楨。竺可楨再次拖延不去。

4月26日晚,在得到國民黨軍警“決不入浙大捕人”的保證之後,竺可楨決定辭去浙大校長一職。

29日,竺可楨又收到杭立武的再次來電催促,這一次的電報是由國民黨軍方轉來的,竺可楨覺得這是一個信號,如果自己再不去上海,軍方可能抓他,於是他果斷於當天下午隻身離開浙大,並隨即坐上了去往上海的火車(家屬仍滯留在杭州)。

30日中午抵達上海後,竺可楨住進了位於徐彙區龍華楓林橋的中央研究院,下榻於樓梯對面的貴賓室,那是他每去上海必住的地方。

第二天(即5月1日),竺可楨見到了杭立武,杭說“有要事相商”,一問果然是要他去臺島或廈門,竺可楨一口回絕,並提出辭去校長的請求。

當晚,杭立武又送來旅費2000萬,竺可楨則只是“當袁洋五元”,不屑一顧。

這一年的早些時候,吳學周(時任中央研究院院士、環境化學研究所所長)開始接待黨組織從東北派來上海“招聘人才”的張大煜先生。竺可楨到滬後,黨組織開始聯繫和幫助他。

5月3日,杭州解放。獲知家人安全的消息後,竺可楨解除了後顧之憂。

5月6日,竺可楨從樓梯上下來,正碰見蔣經國(負責在上海搬運黃金過海)。

蔣問:“你怎麼還沒有走?”

竺可楨正準備敷衍,蔣補充說道:“我派人去為你買機票。”

竺說:“歷史興替,大勢已去,臺灣能維持多久?您與令尊經歷不同,依我看,您也不必去臺灣了。”

蔣經國氣憤地說:“人各有志!”

兩人遂不歡而散。

5月27日,上海解放的當日,《大公報》發表消息:“竺可楨未去臺。”

這一天,竺可楨在日記中寫道:

“……十六年國民黨北伐,人民歡騰一如今日。但國民黨不自振作,包庇貪汙,賞罰不明,卒致有今日之顛覆。解放軍之來,人民如大旱之望雲霓。希望能苦幹到底,不要如國民黨之腐化。科學對於建設極為重要,希望新政權能重視之。”

接下來,陳毅元帥擔任上海市長,開始與竺可楨為代表的許多科學家交往,而竺可楨已被內定為新建的中國科學院的院長人選之一。

7月6日,竺可楨北上,於13日抵達北平。10月1日,竺可楨出席開國大典。16日,竺可楨出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