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哭鬧,可能是這兩個被忽視的原因

寶寶明明才兩三歲,怎麼脾氣性格這麼暴躁呢?動不動就哭,動不動就鬧,反正就是各種不願意,不配合,有時候還要打人,咬人,這令寶媽們很是頭疼,在家裡還好,特別是在公共場合,那是真的會煩躁和生氣的,寶寶一鬧,彷彿各種聚光燈就照在自己身上一樣,一下子就成為了大家的焦點,甚是尷尬。

寶寶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哭鬧,可能是這兩個被忽視的原因

5歲以下的寶寶出現這種脾氣暴躁的情況,可能是寶媽們忽視了這兩點:

第一種情況就是寶寶的睡眠質量不好。和成年人一樣醫生在觀察和研究中發現,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嬰幼兒,睡眠時間遠低於平均水平,或者睡眠質量很差,這會直接影響他們的脾氣性格,成年人的話就會很暴躁,焦慮,沒說兩句就不耐煩,或者對什麼事情都沒有耐心,甚至會傷人。嬰幼兒的話表現出來的並沒有多少攻擊性,大多都是,什麼事情都不太滿意,平時喜歡的東西也沒有興趣了,做什麼事情都不配合,各種不願意,然後就是大哭大鬧,有些甚至是滿地打滾,很多寶寶還不會說話,表達不出來那就更是大哭大鬧,不開心了。當然睡眠導致的脾氣暴躁有一個特點,寶寶的話脾氣性格還沒有完全形成,只要他們一覺睡好了,那脾氣暴躁這個問題也就沒有了,立竿見影。很多15個月以下的寶寶晚上睡覺很不踏實,一兩個小時就會醒一次,寶媽們也沒找到正確的原因導致寶寶長期缺乏睡眠質量,當然這種睡不好的情況到了15個月以上基本上都會緩和,很多嬰兒才會出現的原因基本上也就不會再出現了。兩三歲左右的寶寶晚上睡覺可能是沒有問題的,一般問題出在午睡時間了,寶媽們也可以觀察一下,對於這個年紀的寶寶一旦那天午睡因為各種原因耽誤了沒睡成,那寶寶接下來在晚上睡覺之前所表現出來的狀態肯定是,要麼直接困得睡著了,要麼就是越來越煩躁,越來越不耐煩,越來越拖沓各種不配合的。

寶寶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哭鬧,可能是這兩個被忽視的原因

第二種情況一般出現在還沒有說話的寶寶身上,寶媽們不懂寶寶表達的意思。現在的寶寶都很聰明,他們很有主見,明確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還沒有開口說話,或者還不能完整的表達整句句子,家長也是一頭霧水,那這種情況不止大人會抓狂,寶寶也會抓狂的,而他們表現出來的就是很著急,很煩躁,然後哪哪都不滿意,各種哭。在會說話之前越是有表達慾望的寶寶,一旦他們的想法不能被理解,那他們的脾氣就會越壞,當然這和寶寶本身的脾氣性格也有很大的關係,遺傳的壞脾氣會導致這種情況更嚴重。寶媽們要做的只能是竟可能的猜寶寶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了,多一點耐心了。

寶寶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哭鬧,可能是這兩個被忽視的原因

日常生活中,寶媽們經常會碰到這兩個問題。

我的寶寶小羽因為這兩點所導致的焦躁那也是經常發生的,之前她只能說一兩個字的時候,出去玩或者在家裡玩總會說“半半”,在外面玩的時候街坊鄰里逗她兩句她就會說“半半”,然後自己看到了什麼有興趣的事情小手一指也會說“半半”,在家裡看到什麼想吃的或者想要的也會說“半半”,當時我們一直在猜這個“半半”是什麼意思,以為是上班,班班,但是很快就排除了,那段時間她因為我們不知道她這個“半半”是什麼意思,很多事情並沒有滿足她,所以她一旦表達這個意思以後,如果得不到我們正確的回應,她就是開始發脾氣,開始叫喚,我也不知道是啥意思呀,然後就是各種扔積木,哭鬧,有時候甚至滿地打滾,半個月以後,我才猜出這個“半半”的意思是我們這裡方言講的“這裡”可能是她平時聽到街坊鄰居說,她學到的,我也沒有注意到她學會了一些我們這裡的方言。而且她是會說普通話“這裡”的,為了猜這個“半半”,我真的是死了好多腦細胞。睡覺那就更明顯了,爸爸有時候帶她一玩玩瘋了,午覺不肯睡,又有點困,那個不可理喻和壞脾氣都發揮的淋漓精緻,當然晚上睡好一覺醒來就好了。

寶寶是每個家庭的中心,照顧好寶寶的同時,寶媽們也要照顧好自己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