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非一日所讀

又是一年世界讀書日。


一個月前,各大平臺就推出了各種關於圖書的活動,全網圖書領域貌似一片欣欣向榮。


那麼,我們的讀書情況如何?


書,非一日所讀


說實話,並不盡如人意。


且看下面這則報道:


據新京報,4月20日,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發佈顯示。去年我國成年國民平均讀了4.65本紙質書和2.84本電子書,11.1%國民年均讀了10本及以上紙書。


這些數據較上年都在下降,僅有四分之一受訪者對自己的閱讀情況表示滿意。成年人人均每天讀書19.69分鐘,電子閱讀的比例不斷提升。每天,國民人均接觸手機的時間是讀紙質書的5倍,還有三成國民已經有了“聽書”的習慣。


新冠疫情以來,超長假期讓人們有了很多時間,會不會就此增加閱讀量呢?


恐怕未必。


微信開通視頻號以來,不管以前做沒做過視頻的,都會製作點內容去發佈;因疫情無法復工,無數人不得不考慮兼職,於是,你可以看到朋友圈裡多了很多微商、社群分銷等方式。


那些教你如何用各種視頻賺錢的、如何用副業賺錢的課程,空前受歡迎。


大家都被社會的潮流推著向前,在一片浮躁焦慮中,惶惶不安,希望能多抓幾根稻草,希望有更多“睡後收入”。畢竟,這是一個不確定的世界。


書,非一日所讀


可是,在這浮躁中,我們忘記了一件事:沒有根的浮萍,只是不錯的動物飼料,卻無法長成棟樑之材。


回到讀書,亦如此。


我們不可能在讀書日這一天讀完一年的書,也不可能在讀書日這天讀讀書,就有了一年的積澱。讀書猶如吃飯,需要每天每日的循序漸進。沒人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也沒人能一口氣讀成腹有詩書。


越是在眾人浮躁之時,我們越應沉著踏實精進。


被無數急功近利的信息裹挾前行的人啊,有多少都想著早一點實現財富自由,早一點到達人生巔峰。這無可厚非,因為人生實苦。


然而,我們看那些真正實現財富自由,到達人生高峰的人,有多少,不是歷經了幾十年的歷練,一步一個腳印跋涉而至的?


如今,想踏實下來似乎也並不容易。


拿起手機想查點資料,卻看到一個吸引你的資訊,瀏覽一下吧。一篇讀完,又來一篇,還是你關注的領域,再讀一篇吧。就這樣,明明兩分鐘可以放下手機的事,卻二十分鐘也沒有放下。


書,非一日所讀


二十分鐘後,甚至忘記了自己拿起手機的初衷。

驀然驚醒,時間都去了哪裡?我怎麼又被吸引走了?


這不能怪你,只能說明各大網絡平臺招攬人才所付出的高薪沒有白付。那些國內外名校畢業的高材生,被高薪招攬到各大廠,夜以繼日地研究“你”的閱讀愛好與習慣,研究著你的訴求與可能,然後將相關內容推給你,逐漸讓你拿起手機而欲罷不能。

你又如何能抵抗這些呢?


而欲罷不能的應用越多,你本可以用來讀書的時間就被侵佔越多。

於是,一天下來,計劃讀1小時的,卻讀了10分鐘。我身邊有類似嘆息的夥伴太多了。你有同感嗎?


想起雙城記開篇的話,用在如今,也恰好不過: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如果,這一天一定要推薦幾本書,我要推薦的是如下幾本:


《幹法》

作者:稻盛和夫


書,非一日所讀


稻盛和夫是日本"經營四聖"中目前唯一健在的一位,被譽為"當代松下幸之助"。 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52歲創辦第二電電(原名"DDI",現名"KDDI",目前是日本僅次於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都位列世界500強企業。


《幹法》一書,是稻盛和夫先生以78歲高齡出任日航CEO之後,推出的第一本書,也是其首次與讀者分享自己在工作上的做法和心得。


在書裡,他結合自己70餘年的切身經歷所獲得的工作經驗,與讀者探討工作真正的意義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取得成績,同時,這些思想對企業管理者也有借鑑意義。


個人認為,本書非常適合眼下在職場或創業處於迷茫期的人一讀。


《紅樓夢》

作者:曹雪芹


書,非一日所讀


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本書就不需要多做介紹了。


之所以選擇這個日子推薦本書,是因為我自己最近剛剛聽完蔣勳老師的《細說紅樓夢》,前後用了近兩年時間。加上之前的三遍閱讀,對其有了更深入通透的理解與感悟。


紅樓夢不僅是一部關於人性、政治、青春、愛情的長篇小說,更是一部關於教育、生活、美學、哲學與人生的一部偉大著作。其語言的優美與內容平實,值得反覆仔細咀嚼品味。


當然,蔣勳解讀版,值得一聽。


《百年孤獨》

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


書,非一日所讀


這也是我的最愛之一。昨天在書櫃翻找,看到它,雖然讀過兩遍,但拿起來再讀,依然沉浸其中。


《百年孤獨》被譽為西方的紅樓夢,二者經常被拿來對比。

個人認為,雖然它沒有紅樓夢那般細膩,但依然是一部值得一讀再讀的震撼之作。


對於正跋涉在艱難時期的人們,若能靜下心來讀讀這兩部鉅著,未嘗不是給自己的靈魂一次滌盪。


《愛彌兒》

作者:盧梭


書,非一日所讀


這是推薦給老師們的。說實話,我也是去年方讀本書。讀來頗感沉重且深受啟發。


這是一本盧梭自認為“我的所有作品中最好、最重要的一部”。此書出版時,轟動了整個法國和西歐一些資產階級國家,影響巨大。


雖然有觀點認為,盧梭書中的分期以及把體育、智育和德育截然分開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學的。但對教育從業者來說,還是值得一讀的重要著作。


如果,按2019年人均4.65本紙質書的標準,那就推薦這四本吧。


如果一年能精讀完這四本,也是不錯的。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