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食亦药话“山药”,慢性肝病尤适宜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很多慢性肝病患者都会出现身困乏力,食欲不振,纳差、恶心、厌食油腻、大便稀溏等症状,这些症状在临床上属于脾虚的表现。


亦食亦药话“山药”,慢性肝病尤适宜


那么肝病是怎么会影响到脾(消化功能)呢?

中医学家张锡纯治疗肝病有这样一段论述:“肝为厥阴,中见少阳,且有相火寄其中,故《内经》名为将军之官,其性至刚也。为其性刚,当有病时恒侮其所胜,以致脾胃受病,至有胀满、疼痛、泄泻种种诸证。因此,方书有平肝之说,谓平肝即所以扶脾。若遇肝气横恣者,或可暂用,而不可长用。因之肝应春令,为气化发生之始,过平则人身之气化必有所伤损也。”

当代名医肖相如对这个观点有这样的一段论述“盖脾胃为仓廪之官,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精微,以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为后天之本,且“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滋养肝脏。在慢性肝炎患者,多伴有食少腹胀,乏力倦怠等脾失健运征象,它是由肝病本身所引起,但同时又反过来加重肝炎病情,若不及时调整,则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亦食亦药话“山药”,慢性肝病尤适宜


总体来说,肝脏五行属木,脾脏五行属土,肝脏有病,多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现代医学的观点认为肝脏是一个消化器官,所分泌的胆汁可以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肝功能不好,还会使多种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导致摄入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溶性维生素等,分解和吸收出现障碍,出现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

那么慢性肝病患者该怎么预防和改善这种因为肝病而出现的“脾虚”症状呢?

这里有一味亦食亦药的食材推荐给大家。

山药

《神农本草经》最早记载山药“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药性论》认为山药“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疼,镇心神,安魂魄,开达心孔,多记事,补心气不足,患人体虚羸,加而用之。”

《日华子本草》认为山药“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泄精健忘。”

《景岳全书》云: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

亦食亦药话“山药”,慢性肝病尤适宜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山药其性甘平,气阴两补,补气而不壅滞上火,补阴而不助湿滋腻,为培补中气最平和之品,历来就被众医家广为赞誉。

清末名医张锡纯对此药推崇备至,在其医学专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屡用大剂量生山药一味,方名“一味薯蓣饮”,也叫薯蓣粥,治疗“阴虚劳热,或喘,或嗽,或大便滑泻,小便不利,一切羸弱虚损之证。”,使许多诸如大喘欲绝,滑泻无度等危急重症患者转危为安。其言:“山药之性,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滑润又能收涩。是以能补肺、补肾、兼补脾胃……在滋补药中诚为无上之品,特性甚和平,宜多服常服耳。”

山药品种较多,河南怀庆府的品质最好。所以通常山药也叫怀山(或淮山)。药用通常干燥切片。药店有炒山药和生山药两种。建议用干燥后的生山药较好。

总之山药是一味健脾益气,平补脾肺肾,提高免疫力的一味好药(食材)。

亦食亦药话“山药”,慢性肝病尤适宜


现代研究山药的营养价值包括:

1、山药可以健脾益胃、帮助消化: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

2、山药可以降低血糖:山药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3、山药可以延年益寿: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

4、山药可以抗肝昏迷:近年研究发现山药具有镇静作用,可来抗肝昏迷。

5、山药滋肾益精: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强健机体,滋肾益精的作用。

6、山药益肺止咳: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故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   

对于慢性肝病患者而言,大多患者存在着脾虚的临床症状,山药主治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咳喘,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可以改善患者的脾虚症状。

当然要注意的是,不适所有的患者都适宜食用山药。

山药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所以凡是有湿盛中满、体内有实邪、湿热者不宜服用。由温热之邪、实邪导致肠胃积滞者忌用山药。山药不宜与碱性的食物或药物混用,以免使山药所含的淀粉酶失效。

下面推荐几种山药的常见做法:

1、山药粥。

2、蒸山药。

3、清炒山药。

4、山药泥。

5、山药炖排骨。


亦食亦药话“山药”,慢性肝病尤适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