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自治 再整治!成都青羊今年將完成42個老舊院落改造

先自治 再整治!成都青羊今年將完成42個老舊院落改造

中國經濟新聞網成都訊:(劉潔 記者張麗) 草堂北路13號,聘請了專業物業公司實施標準化物業管理,門禁採用藍牙識別,非常洋氣;磨底河沿巷7號,以“杜甫詩句”為主題進行文化包裝,打造了天府文化牆;牧電路16號,黨建引領小區改造,把黨建工作延伸到樓到戶,小區管理井然有序……

先自治 再整治!成都青羊今年將完成42個老舊院落改造

先自治 再整治!成都青羊今年將完成42個老舊院落改造

  硬件提升帶來居住升級,軟件打造實現自治管理。2019年,在區委區政府堅強領導下,在市級部門大力指導下,青羊區以問題為導向,堅持“先自治,再整治”,統籌協調全區力量,共完成45個老舊院落改造,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

先自治 再整治!成都青羊今年將完成42個老舊院落改造

  據悉,2020年,青羊區將持續推進老舊院落改造行動,採取“成線連片”更新模式,集中實施42個老舊院落改造。通過改造,使老舊院落功能優化、煥發生機,實現城市人居環境有機更新,切實增進民生福祉。

  關鍵詞:提升品質

  改得徹底 院落面貌變化大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是13號院曾經的寫照,汽車亂停亂放,牆面脫落,綠化、安防都是問題。現在,“煥然一新,巴適多了!”

  沿著修繕一新的大門進入院落,門禁改造後,車輛能自動識別進出,停車場規範有序,路面乾淨整潔,物業人員把小院打理得井井有條。“細數起來,改造內容包括樓道粉刷、非機動車棚改造、新建垃圾池、自來水戶表改造等,改得相當徹底。”對於小院的新生,居民們相當滿意。

  住得舒心也放心 居住環境有了質的提升

  從西苑公寓到草堂西苑,草堂北路13號院的蛻變,花了4個月時間。

  “院落改造是從去年3月開始的,7月份完工。經過改造,不僅破解了‘停車難’,居住環境也有了質的提升。”光華街道城管科科長鬍建明介紹說,在改造13號院時,不僅大門門禁採用了藍牙識別,單元門增設了電子密碼門鎖系統,院牆還增設了防盜電網,整個院落高清監控系統全覆蓋,院落的安全性得以大幅提高。

  此外,在環境改善上,這次改造重新鋪設了瀝青路面,對停車場進行了規範設置,新增了停車位,還對綠化帶進行了修整,地下管網也進行了重新佈設,雨汙分流,徹底治好了小區的“內澇病”。同時,小區成立了自治組織並制定了院落公約,還聘請專業物業公司實施標準化物業管理,建立起了老舊院落的長效管理機制。

  “環境乾淨整潔,綠化好、設備全,我們住著舒心,也更放心。”院落的老住戶羅大爺不斷點贊。煥發新生的院落,讓居民的安居幸福感油然而生。

  草堂北路13號院只是青羊區老舊院落改造的一個縮影。2019年,青羊區以各院落存在問題為導向,堅持“先自治,再整治”,做到院落自治管理等“軟件”提升和環境整治等“硬件”改造相結合、環境整治和水電氣等基礎配套設施改造相結合、短期治理和長效管理機制建立相結合,共完成45個老舊院落改造,成績喜人。

  關鍵詞:人文營造

  文化植入 顏值內涵並重

  臨近杜甫草堂,背靠大石文化,磨底河沿巷7號院儼然成為將“文化建設”融入老舊院落改造的代表。

  記者在院裡看到,牆面上處處都是杜甫的詩句,草坪裡的大石鐫刻著《春夜喜雨》,一面牆的“天府之韻”,居民正在認真誦讀著《春望》。

  “這次改造主要涉及車庫、車棚、綠化帶、垃圾池等,最特別的是,以杜甫詩句為院落改造背景,打造了天府文化牆。”石人南路社區居委會副主任於鴻霞介紹說,文化元素植入院落改造,既注重“顏值”又不失內涵,對提升院落文化氛圍起到了重要作用。

  軟件硬件一齊改 改善環境還要留住情懷

  在上下聯動推進下,磨底河沿巷7號、牧電路16號、泡桐樹24號院、拐棗樹街2號院等一批有品質、有活力、有文化、有秩序的院落湧現,收穫了居民們的點贊認可。

  “老舊院落改造就是要讓居民實實在在共享城市發展紅利,有效改善人居環境,讓他們生活更舒心、更安逸。”區公園城市和更新局老舊院落改造工作負責人王永衛表示,通過實施改造,對促進城市品質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宜居的生活環境也帶給了居民最直接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院落改造如何改?據王永衛介紹,院落環境的改善體現在硬件改造中,如綠化、硬化路面、粉刷樓道、改造清理雨汙管網、改造停車位、完善安防設施等,讓老舊院落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同時,通過改造工程的實施,在改造過程中探索形成居民主導、共治共建的院落改造新模式,進一步健全完善老舊院落的民主制度,充分調動廣大居民參與院落管理的積極性,為實現老舊院落的長治久安提供了可靠支撐。

  文化打造也是老舊院落改造的重要亮點,將“天府文化”“巴蜀文明”等傳統文化底蘊在改造中挖掘和傳承,塑造出只屬於這個院子的獨特文化韻味,讓院落改造既要改善環境,還要留住情懷。

  關鍵詞:和諧氛圍

  黨建引領 人人爭當“主人翁”

  踏進牧電路16號院,有著多年曆史的院落完全看不出老舊的味道。

  “這次院落改造,改不改、怎麼改都由居民說了算,充分調動起居民的‘主人翁’熱情。”草堂街道副調研員許洪波指著花園中央的亭子說,這是在居民的建議下修建的,名叫“諧美亭”,亭上的牌匾和對聯是院落住戶、知名書畫家歐陽世俊創作完成。

  除此之外,院落黨小組也為院落改造出了不少力。“收集民情民意、指導院落管理等,給予了院落很多幫助。”許洪波說,居民齊心為“家”作貢獻,才有了和諧宜居院落。

  “成線連片”集中改 42個老舊院落期待新生

  推動城市有機更新、提升城市宜居品質,青羊區的老舊院落改造之路還在繼續。

  “2020年,青羊區貫徹落實社區發展治理‘五大行動’和‘中優’戰略部署,以公園城市建設引領城市有機更新,大膽創新工作思路,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和宜居水平。”王永衛告訴記者,經過科學系統調研,今年確定了以草市街、少城片區為重點,結合錦江公園、天府錦城遊線體系建設,“成線連片”集中實施42個老舊院落改造,其中包括泡桐樹街19號、桂花巷19號、方正東街24號、小關廟巷17號等,同步完成院落自治、長效管理機制建立和雨汙分流等基礎配套設施改造,將城市更新項目有機融合,實現片區綜合提升。

  同時,大膽創新工作思路,改變過去各項目單獨實施的弊端,統籌研究城市更新工作機制,通過區委專題會、項目協調會確定整體改造方案,將各改造內容統籌實施,形成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各部門分工負責、項目業主具體實施的工作機制。

  “通過壩壩會、院落會收集居民整改意見,始終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尊重和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是老舊院落改造中一以貫之的做法。”王永衛說,今年還將加大民生項目財政支持力度,持續發力,從群眾實際需求出發,高標準完成設計方案,高質量完成各改造項目,確保老舊院落改造工作穩步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