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精粹:典故出處(四六)一一事修則謗興,德高則毀來

語自唐韓愈《原毀》。

“事修則謗興,德高則毀來",翻譯成現代語就是:一個人事業有成就了,誹謗也就隨之而來;一個人道德是高尚的,詆譭也就跟著來了。

三國時李康就說過:“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之人,眾必誹之。”這就說明,成功者往往容易招致各種非難。

誹謗之風是一種很惡劣的道德敗壞表現。特別是在知識分子和同事之間,相互猜疑,相互詆譭。我不如人,不從根本上修煉提升自己,反而對比自己強大的對手或朋友產生嫉妒心,於是造謠誹謗攻擊隨之而來。

韓愈的《原毀》一文就是專門論述產生毀謗的原因。他認為,毀謗的根源在“怠”和“忌”。

“怠”,懈怠,對自己寬容,不思上進。

“忌”,嫉妒別人,對別人的成就吹毛求疵,求全責備。

對自己懈怠的人不會有上進心,嫉妒別人的人心理往往陰暗。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看到這種奇怪現象:看不得別人的好,希望別人都比自己差。特別是在距離上,離你遠的人,和你八杆子打不著的人,對這些人的成就你可能接受承認,並盲目產生崇拜;在身邊的人,即使和你沒有利益糾葛,人家有了成績,你就不高興了,於是不該有的誹謗也跟著來了。離你越近,越容易產生嫉妒,離你越遠,越容易產生崇拜。人真是一種奇怪的動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