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做好五年內隨時失業的準備

這是一個多麼刺激的標題,但是這可能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也不一定是壞事。

--1.0--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下面有分享),說的是雖然現在大多數人都夢想著進入一家心儀的大公司,通過自己的努力打拼站穩腳跟,但這一切,或許會在未來的幾年、十幾年內,完全改變。在不遠的將來,多數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和更為高效的工作,只保留核心團隊,將絕大多數工作以合作的形式分配出去,大多數的“職位”將徹底消失。

美國管理學大師德魯克有一個觀點,未來社會的主要財富不再是自然資源、土地和勞動力,而是知識和智慧,這也是社會的生產工具,這種工具只存在於企業員工的頭腦當中。因此,人力成本的越來越高,或者根本無法人盡其用,又或者根本找不到合適的人才,成為現在企業發展的最大障礙。

公司的英文單詞company,其本意是一群夥伴,這才是公司的本來面貌。在未來,公司也應該回歸其本質,由一個提供工作機會的組織,變成一個分配任務的平臺,所有平臺成員都是夥伴關係。在這一框架下,能夠讓所有人的知識和智慧產生最大的價值,只要你擁有別人無法替代的知識和智慧,你就可以獲得極大的財富。

現在很多技術諮詢公司可能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隨著行業的發展,公司間業務競爭更加激烈,業主的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所謂“價格越來越低,活越來越難幹”,這就需要能不斷適應市場變化的人員技術能力,培養現有人員時間很漫長,而在人力成本可控的前提下,招聘一名合適的技術大咖又是十分困難的,因此越來越多的公司將一些專業性強的項目外包給高校或者個人來做,以降低項目的運行成本。可能這是一種趨勢,今後很多的所謂的“技術中心”,會轉變成懂技術的“商務中心”了,公司只負責“喝酒”,做事的都是外協的小技術團隊,“皮包公司”可能也不再是個貶義詞。

請做好五年內隨時失業的準備

--2.0--

另外,咱們國家這些年一直也在倡導進行產業升級, 2012年高喊經濟轉型,2015年提出供給側改革,2017年推動去槓桿。但是,“升級”這個事情談何容易。結果,很多企業一看傳統實業不賺錢,發展高新技術太苦太難,就去炒房去了(其實現在房地產市場也不行了,我前同事是建築師,現在不好好搞設計,天天在朋友圈宣傳推銷他們設計的房子,這說明啥呢……)。

但是,國家的“升級”意志是堅定的。最近國家開始要求全額繳納社保,很多人都在說,這是變相增加了企業和個人的負擔。國家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呢?

請做好五年內隨時失業的準備

--3.0--

那麼,做為一名CFD工程師應該如何面對這個時代變革的挑戰呢?其實,我不確定未來的技術公司還需不需要CFD工程師這個職業,看看現在CAE軟件公司新開發的產品,可以想象未來的CFD分析工作設計人員可以像操作Office一樣快速便捷的完成,除了高校、科研院所以及CAE軟件公司,誰還會專門設立一個CFD工程師的崗位呢?

因此,我們的定位就不能停留在一個軟件工具使用者上,只能單一的完成計算、繪圖、寫報告等表面的工作,而是要提高綜合能力,成為一個優秀的“方案解決專家”。

  • 持續深度的學習

要在一個領域成為專家,持續深度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掌握最新最前沿的專業技術是每個技術人才的核心競爭力,這是一個信息高度爆炸的時代,能否時刻更新你的資訊,完善和補充你的知識體系,這些將決定你的自身價值。

  • 拓展思維提供差異化的服務

沒有軟件是萬萬不能的,但軟件卻不是萬能的,CFD只是流體力學理論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一個工具。既然是工具,好用夠用就好,因此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所在行業上,只有全面掌握了所在行業的設計要點、產品核心、客戶需求、市場反饋等信息,才能提供更有效、更有針對性的計算仿真服務。在個人品牌時代,作為一名知識專家,你必須比你的客戶更專業,這樣就可以做到不用被動地等著他來告訴你做什麼,而是可以主動引導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來提升自身產品價值。

  • 建立自己的品牌

這是一個“網紅”的時代,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要敢於展示自己,讓別人知道自己擅長做什麼,最具競爭力的特點是什麼,要讓有需求的人知道你,聯繫你,完成連接。可以多參與CFD仿真領域的行業活動,多與同行交流,這樣既可以瞭解行業發展動態,拓展業務領域,開拓新思路,又能夠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加強自身宣傳,提高個人在行業內的聲望。

--4.0--

不管時代如何變換,祝福各位都能從容面對,畢竟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積極快樂的態度才重要,且行且珍惜。九月,秋意濃,已感到絲絲的寒意......

請做好五年內隨時失業的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