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兒子亂擠護膚品,媽媽大打出手,爸爸:護膚品比兒子還貴?

在如今仍然有一部分人覺得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打不成才”,只要孩子犯了錯或者不聽話的時候,就大打出手,這類型父母覺得只有孩子捱打了才能“長記性”,才能買到教訓,下次就不會再犯錯。

但如果只要孩子一犯錯就打罵,家長只是一味地覺得是孩子的問題,並沒有思考自己的教育問題。當父母反省了自己的教育問題之後再去“教訓”孩子,或許孩子的態度就會發生轉變。

年輕的媽媽大都會有自己平時生活中每天都會用到的護膚品,這些護膚品價格高昂,是女性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小燕最近新入手了一套護膚品,價格可不低,據說是找了國外的代購朋友幫忙帶回來的,少說都有好幾千,因此她對自己的護膚品格外重視。

3歲兒子亂擠護膚品,媽媽大打出手,爸爸:護膚品比兒子還貴?

這天小燕正在廚房裡面忙著做午飯,3歲的兒子由於沒時間看便把他留在客廳裡面玩,孩子本來就好動調皮,總是喜歡到處找自己的玩具玩。當小燕端著午飯走出廚房的時候,眼前的一幕讓她差點就氣昏了頭。

她看到3歲的兒子正拿著她的護膚品亂擠一通,整個地板上都是自己價值幾千的護膚品,這也就意味著她那開封還沒用過幾次的護膚品就這樣浪費掉了。這個時候小燕喪失了理智,正要拿起家裡的衣架打一頓兒子,剛好碰到丈夫回來了。

3歲兒子亂擠護膚品,媽媽大打出手,爸爸:護膚品比兒子還貴?

丈夫一看到家裡的情景,立刻就阻止了小燕,聰明的寶爸讓孩子免受皮肉之苦。他說了一句話,如果孩子打翻一瓶護膚品就亂打孩子,那你的孩子真是連一瓶護膚品都不如了!小燕這才醒悟過來,自己是情緒太過激動了差點就控制不了自己。

其實父母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有情緒是比較正常的表現,只不過父母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以免由於情緒失控傷害到了孩子。

看過一篇文章,由於孩子貪玩手機不寫作業,爸爸一氣之下就把孩子打了一頓,結果孩子是聽話了,但是卻永遠地離開了父母,因為這位爸爸出手太重,誤傷了孩子的大腦,造成孩子腦部損傷,智力停留在了5歲。因為一部小小的手機讓孩子失去了智力,真是得不償失。

3歲兒子亂擠護膚品,媽媽大打出手,爸爸:護膚品比兒子還貴?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即使再生氣,這三件事也是絕對不能做的。

一、打孩子的頭部

頭部屬於身體比較重要的部位,稍有不注意都會給孩子的身體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尤其是父母在情緒失控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辦法控制自己,常常都會下手過重誤傷了孩子,一旦造成了孩子大腦出現問題了,後悔都來不及。

3歲兒子亂擠護膚品,媽媽大打出手,爸爸:護膚品比兒子還貴?

二、辱罵孩子

孩子雖小,但是都有一顆敏感的心,孩子也和大人一樣,需要得到尊重和關心,有些父母由於生氣,為了發洩情緒就把孩子當“垃圾桶”,把自己的壞情緒丟給孩子,把孩子亂罵一通,比如你真沒用,我真後悔生了你這麼沒用的東西等等之類的辱罵孩子的話語。

這不僅沒有教育到孩子,只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親子關係的冷漠會讓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關愛,孩子會變得心理扭曲行為怪異。

3歲兒子亂擠護膚品,媽媽大打出手,爸爸:護膚品比兒子還貴?

三、對孩子實施冷暴力

有一些家長在孩子犯錯之後,對孩子不打不罵,對孩子實施冷暴力,任由孩子哭鬧都不理睬,冷暴力給孩子帶來的心理傷害也是不可預估的,常見的一種後果就是孩子會越來越封閉自我,因為自己的要求沒有得到父母的回應,孩子只會覺得父母並不關心自己。

3歲兒子亂擠護膚品,媽媽大打出手,爸爸:護膚品比兒子還貴?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犯錯會闖禍,家長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去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承認自己犯了錯,以事就事去處理解決,讓孩子學會承擔自己犯錯的責任,而不要一味去責罵孩子但卻沒有任何的教育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