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魏征死后唐太宗要迫不及待推倒他的墓碑,让他名声受损?

谈及千古君臣典范,魏征和李世民一定榜上有名,这两位一个犯颜上谏,另一个则广开言路,从善如流,君臣相得被后人引以为美谈,在英主贤臣的配合下大唐也迎来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为什么魏征死后唐太宗要迫不及待推倒他的墓碑,让他名声受损?

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逝,对于这个经常给自己提意见的老臣,唐太宗十分惋惜的对大臣们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度,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其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为什么魏征死后唐太宗要迫不及待推倒他的墓碑,让他名声受损?

(但魏征刚死,尸骨未寒,唐太宗就迫不及待的推到了他的墓碑,这是怎么回事儿?)

但您可曾知道在魏征死后我们口中这位“虚心纳谏”的唐太宗却骤然翻脸,他不但历数魏征的罪过,甚至还推倒了自己亲手为他所写的墓碑,大有把魏征打倒搞臭的架势。

这是什么情况?唐太宗不是非常信任重视魏征么?为什么魏征一死这翻脸比翻书还快?

为什么魏征死后唐太宗要迫不及待推倒他的墓碑,让他名声受损?

(李世民也搞过些阴谋手段,比如喊尉迟恭做假证,他好杀了无辜的大臣唐俭)

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积怨已深。

虽然对魏征很信任,但李世民也非常厌恶魏征,这其实也不奇怪,毕竟要有人天天在你耳边嗡嗡,一门心思给你挑错,咱们估计也会把他烦到骨子里,但李世民却都忍了下来。与我们想象中温文儒雅、从谏如流的唐太宗不同,马上夺得天下的李世民有着武人的热血和冲动,实际生活中的他性格非常火爆。

当年吏部尚书唐俭曾经和李世民下棋,但唐俭太过耿直竟然和李世民争论了起来,这本来是大家一笑而过的小事,但太宗却不依不挠,先是把唐俭贬到外地去当了个小官,接着还不解恨的要尉迟恭给他作伪证,说唐俭曾经侮辱过他要将他杀死,幸亏尉迟恭刚正不阿,在上朝时断然拒绝作伪证这才保住了唐俭的一条小命,可见惹唐太宗生气也是要死人的。史书记载李世民怒气冲冲的骂魏征是“田舍汉”,还说迟早要找个借口杀他,这可不是开玩笑,如果不是长孙皇后劝谏,我估计李世民还真的会弄点小手段把魏征给搞死。

虽然也忍不住想杀人,但李世民终究忍了下来,他之所以要像个受气包一样接受魏征的批评其实也就只有一个目的:成为被后世歌颂的一代明君。

为什么魏征死后唐太宗要迫不及待推倒他的墓碑,让他名声受损?

(玄武门之变的压力督促着李世民去当一个好皇帝,所以他才会对魏征的劝谏言听计从)

李世民比任何皇帝都迫切的希望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因为他得国不正,大唐的第二任皇帝本应当是他的大哥李建成,但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大哥建成和三弟元吉,又带着兵逼迫李渊才当上的皇帝,所以登基后的李世民极度渴望能洗刷这段不光彩的历史,他不惜插手史官,篡改历史,把自己写成了白莲花的同时竭力给大哥李建成泼脏水,但这种方法终归治标不治本,所以李世民选择了当一个好皇帝,做出一番光辉灿烂的事业,这样后人自然对自己会更宽容。

正因为如此,魏征骂他骂的越难听李世民越高兴,他不但虚心接受了魏征的意见,还给他加官进爵,魏征生前做到了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并被封为郑国公,死后更是极尽哀荣,太宗得知魏征的死后失声痛哭,他免朝五日,亲自给魏征撰写墓碑歌颂他一生的功绩,还将自己的女儿衡山公主嫁给了魏征长子魏叔玉,同时把这个原本是太子党羽的魏征列入凌烟阁,排行第四。唐太宗知道魏征这人虽然嘴臭了点,但确实是真心为了他,为了这个帝国好。—“后数日,太宗夜梦徵若平生,及旦而奏徵薨,时年六十四。太宗亲临恸哭,废朝五日,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曰文贞。给羽葆鼓吹、班剑四十人,赙绢布千段、米粟千石,陪葬昭陵。”

但这样的忍耐,终究带着气,毕竟被人批评并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更何况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皇帝?而这时候尸骨未寒的魏征又搭上了两件要命的事,这也彻底改变了他在太宗心中的形象。

第一件事就是侯君集造反案和太子太师杜正伦低情商案。

为什么魏征死后唐太宗要迫不及待推倒他的墓碑,让他名声受损?

(唐太宗和侯君集,侯君集在玄武门事变中表现极为出色)

侯君集是谁?评书小说里把他描写成了一个轻功天下无双的神偷,历史上的侯君集很早就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算是秦王的嫡系,在玄武门事变中表现极其出色,但受限于能力,侯君集在贞观中后期抑郁不得志,对朝廷和皇帝经常有些怨恨之语,而太子李承乾因性格乖张害怕被废黜,这两个失意人便勾搭在了一起,在侯君集的挑唆下他们还妄图谋反,可惜还没等采取行动便事情败露,李承乾被废,侯君集被杀。

为什么魏征死后唐太宗要迫不及待推倒他的墓碑,让他名声受损?

(由于脚有残疾,性情乖张的太子李承乾竟然勾结侯君集打算谋反)

杜正伦是谁?他是太子李承乾的老师,由于李承乾不听话,李世民叮嘱杜正乱:我儿子身有残疾这都是不算什么,但是这小子的亲信朋友都是些流氓无赖怎么能行?作为老师你要好好规劝,如果他不听教导你就来跟我说。

结果杜正伦同志嘴里答应的好好的,转头就把太宗给卖了,他把皇帝说的话一五一十的告诉太子以作警示,李承乾很生气啊,老爹你怎么能这么说我,于是上奏折给自己辩解。唐太宗更生气,我是让你跟我说,你跟太子说干嘛?杜正伦回了一句让我们啼笑皆非的话:我把陛下的话转告太子好吓吓他。

太宗大怒:你这老师是怎么当的!一怒之下将杜正伦贬到了海南去晒太阳,这事还没完,后来李承乾谋反失败后还查出来他曾经派侯君集送金带给杜正伦,你杜正伦和造反也有关系?海南也不用待了,去越南吧!

为什么魏征死后唐太宗要迫不及待推倒他的墓碑,让他名声受损?

(推荐的侯君集和杜正伦都有问题,这让唐太宗对魏征极为不满)

而侯君集和杜正伦这两人正是魏征极力推荐的人物......好嘛,你推荐的将领造反,你推荐的太子老师不但教导无方(魏征还说杜正伦和侯君集有宰相之才)还把皇帝给卖了(更关键的是杜正伦也和造反有不清不楚的关系),而且你魏征还建议让侯君集掌控禁军兵马(魏征尝荐正伦及侯君集有宰相材,请以君集为仆射,且曰:“国家安不忘危,不可无大将,诸卫兵马宜委君集专知。”),难不成你魏征也和太子有见不得人的事情?

兄弟反目、庶子夺嫡、让父亲退位是李世民一生的阴影,所以他对宫廷政变,骨肉相残极为看重,魏征摊上侯君集和杜正伦这么两个猪队友,再加上自己平时也从不谨慎行事,还推荐侯君集掌控兵马,这就不得不让让李世民怀疑魏征和太子等人是同党。

为什么魏征死后唐太宗要迫不及待推倒他的墓碑,让他名声受损?

(褚遂良)

第二件事便是魏征把自己写给太宗的许多奏章都交给了史官褚遂良。

为什么魏征死后唐太宗要迫不及待推倒他的墓碑,让他名声受损?

魏征这种行为就是让这些文章流传下去自己好名垂青史。

在唐代“漏泄禁中语”(朝廷禁密,且擅自宣泄于外)是不小的罪过,而魏征把文章交给褚遂良博取名声更是触碰了李世民的逆鳞,这就说明魏征劝谏的目的极不单纯,不然你为什么把这些文章写进史书?本来挨了骂不爽的李世民还自我安慰:魏征是为了我好,为了这个国家好才忠言劝谏。现在看来这小子是里子面子都想要,高官厚禄拿了,皇帝骂了,现在还想要青史留名,名垂千古?你名垂千古也没什么,何苦把我牵扯进去成全你的名声?再说这些奏章里李世民都是个什么形象,皇帝做了错事(可能是许多),魏征劝谏,太宗不听,魏征接着劝谏,两人扯皮,太宗接纳意见,正面角色自始至终都是他魏征啊!对于一心想当尧舜的李世民来说这能忍?李世民会不会这样想:从始至终这小子就是为了以直取名,他看透了我想当一个好皇帝得想法所以才故意装成一副大公无私得样子,此人根本就不是忠臣!

被欺骗的愤怒和羞辱让李世民失去了理智,于是才有了文章开头的这一幕:暴怒之下的唐太宗将他亲手为魏征撰写的墓碑推倒,魏叔玉和公主的婚事也告吹。魏征生前备受信任,死后却惨遭墓碑推倒、名誉受损。

但唐太宗终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亲征高句丽时战事不顺,太宗喟然长叹:如果魏征在,一定不会让我打这场战。于是他派人祭祀魏征,告慰他在天之灵,同时又把墓碑给立了起来,魏征如果是地下有灵也会感到欣慰吧!

作者:雨目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