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選調生鄉長

  還記得三年前,作為一名選調生,受組織選派到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馬堤鄉人民政府工作。第一天報道時,到每個辦公室介紹自己,忐忑不安的我來到鄉長的辦公室,小心謹慎地打著招呼。鄉長用爽朗的笑聲迎接著我,在親切的交談中,我放下了緊張,當我得知鄉長也是一位選調生時,心生感慨和敬佩。鄉長是一名年輕的80後,已成為鄉鎮的一位主官,作為基層一線的“總指揮官”、“總參謀者”,黨的農村政策的“總傳話筒”和“總執行者”,可謂責任重大。接下來三年多的光陰,我有幸見證了馬堤鄉的穩步發展,也從選調生鄉長身上看到一位選調生應該具備的忠誠、乾淨和擔當。接下來,就和大家說說我眼中的選調生鄉長—馬堤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蒙澤軍。

  疫情防控一線的“堅守者”

  “現在是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的關鍵時期,這可是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大事,一點兒都馬虎不得”,蒙澤軍鄉長最近總是把這句話掛在嘴邊。2020年初,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猛烈來襲,蒙澤軍鄉長從大年初二開始就在鄉里面堅守,佈置全鄉防控工作,帶隊在體溫檢測點值守,協調與相鄰的湖南省五團鎮開展聯防聯控工作,籌措全鄉防控物資等,每天從早上忙到天黑。

  因為24小時在體溫檢測點值守,面對來來往往的人員和過往的車輛,我們值守人員身心疲憊。蒙鄉長來看望值守的人員時說,“農村疫情防控的工作任務十分艱苦,因為農村醫療條件比較差,防控意識比較弱,一旦擴散傳播,就是雪上加霜,我們馬堤鄉是一個大家庭,每一條生命都需要我們全力以赴的守護”。值守期間,蒙鄉長一直堅守在崗位上,靠前指揮,馬堤鄉疫情防控工作有序紮實開展。於是我明白了,作為一名基層選調生,就要像蒙澤軍鄉長一樣,為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要做一名農村疫情防控的“堅守者”,就是在國家召喚和使命擔當面前,堅守基層,逆風而行。

  脫貧攻堅一線的“ 領路人”

  “蒙鄉長不圖虛名,不務虛功,心裡永遠裝著群眾,有這樣的鄉長真是我們馬堤群眾的好福氣!” 馬堤鄉的群眾提起蒙澤軍鄉長無不稱讚有加。蒙澤軍鄉長到任後,抓準了馬堤的發展“命脈”,將扶貧當做馬堤鄉的中心工作來抓。馬堤鄉地處偏遠山區,人多地少,基礎設施相對落後,群眾生產生活環境惡劣,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習慣窮”“爭當窮”“等、靠、要”思想嚴重,有5個貧困村,貧困人口達4009人,貧困發生率35.17%。這裡的東昇村、裡市村,貧困發生率均達50%左右,加之落戶馬堤、支撐全鄉經濟的企業屈指可數,使得馬堤成為了典型的少數民族貧困鄉,脫貧攻堅任務艱鉅。

  他為“農”消得人憔悴。蒙澤軍鄉長重視馬堤鄉的農業發展,強調規劃先行、目標明確的發展原則,組織產業專責組專門召開農業發展討論會,多次邀請縣農業專家到現場出謀劃策,召開班子會共同研究探討,確定“特色農業立鄉,民族文化興鄉,生態旅遊富鄉”的發展戰略。他堅持以“紅色黨旗引領綠色產業發展”為主導,以大力扶持扶貧產業為契機,推進“一區兩帶三基地”建設 ,加大扶貧產業宣傳、引導和獎補力度,全力推進“一茶一菜”(富硒茶葉、富硒蔬菜)特色產業和其他扶貧產業發展,確保全鄉產業覆蓋貧困戶比率達到90%以上。

  同時,結合實際選準、培育好各村的“3+1”個特色產業,大力鼓勵、引導、扶持龍頭企業、合作社、能人等積極參與特色產業發展,以帶動更多的貧困群眾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增收脫貧。2017年,蒙澤軍鄉長為“雞”代言築品牌,他結合“黨建領航.電商扶貧”,把鳳雞推銷出去,打出品牌,形成馬堤鄉獨有的特色農產品。“鳳雞”產品在蒙澤軍鄉長的“代言”下走向桂林銀行各個分行,通過精心策劃的一場鳳雞推銷現場會,當場賣出140多份產品。產品推銷一個月,鳳雞就賣出500多份,銷售額達16萬元。

  2018年,蒙澤軍鄉長積極引進企業進駐龍勝縣“高山綠園”生態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採取“公司+村民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發展模式發展蔬菜種植,收入最高一戶貧困戶楊昌義,僅5-7月份種植豆角一項收入就高達17000元,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依靠發展農業產業把錢賺。

  2019年,馬堤鄉提出了打造“茶韻之鄉”,蒙澤軍鄉長多次到各村開展調研,到東昇、裡市片區召開小組座談會、群眾夜談會,組織各村黨員、小組長、村民代表等外出考察茶葉種植基地,統一“領頭羊”種植茶葉的思想,逐一擊破該片區群眾“等靠要”的思想壁壘。僅2019年裡市、東昇兩個村就新種茶葉1070畝,擴大了高山茶業示範帶種植規模,目前高山茶業示範帶種植茶葉達3710畝。2019年,投入360萬粵桂扶貧協作資金的芙蓉茶葉加工廠建成。2020年2月,許多外出務工人員受疫情影響雖滯留在家,但是通過每天採摘茶葉賣給茶廠,每人也可獲得100-300元的收入。如今的馬堤,農業產業穩步增收,多個農業示範點開花,同時也實現張家塘鄉村休閒旅遊迅速發展,牛頭村紅色文化體驗遊從無到有,馬堤鄉的群眾開始吃上了“旅遊飯”。馬堤鄉貧困發生率已由原來的35.17%降至0.47%。2020年,重點打造的馬堤鄉農產品交易中心項目也正在緊張的實施中,馬堤鄉的農業發展未來可期。

  看到他無論天氣如何惡劣,仍堅持走村入戶瞭解群眾的真情實況;看到他曾因故腳部跟腱撕裂,行走不便,仍堅持工作在基層一線。作為一名基層扶貧幹部,我認識到做好扶貧工作要多和群眾交談交心,實事求是才能讓扶貧工作接地氣,有實效。

  人民美好生活的“奮鬥者”

  “小韋,馬堤村民合組那裡的防洪堤工程的進度怎麼樣了?雨季汛期不久就要來了,涉及老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啊,要讓施工隊抓緊啊”。民生項目的爭取和當前開展的進度一直是蒙澤軍鄉長牽腸掛肚的一件事情。因為我是和項目辦的小韋同在一個辦公室,經常看見蒙澤軍鄉長來詢問跟進各項工程的進度。

  “從前真的是想都不敢想啊,大谷衝可以被評為全區的綠色村屯”馬堤鄉大谷衝組組長吳安明說。馬堤鄉馬堤村大谷衝組有18戶村民,其中貧困戶8戶,大谷衝黨員帶頭,村民自發,凝心聚力投入3000多個義務工建設家園,大谷衝從馬堤村最貧窮落後的村民小組轉變成為如今全縣脫貧攻堅先進典型。為了打造大谷衝,蒙澤軍鄉長和鄉班子領導、組裡面的帶頭人多次到縣各單位爭取項目和資金,共爭取到了200多萬的項目和資金,用於修建村屯道路、風雨橋等。如今的大谷衝鳥語花香、乾淨整潔、出行便利,逐步為發展鄉村旅遊打下堅實的基礎。

  事業和家庭總是難以兼顧的,談及家庭時,蒙澤軍鄉長是心存愧疚的。平時工作比較忙,經常顧不到家,蒙澤軍鄉長的兩個孩子一直是跟著媽媽在市裡,因為相隔兩地,平常只能是和孩子們視頻交流,工作任務重,加班成常態,經常週末也回不了家。因為工作忙,大女兒到小學四年級了,蒙澤軍也一直沒有時間參加孩子的家長會。

  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從蒙澤軍鄉長的身上,看到了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關鍵時候,能夠做到舍小家為大家,要擔當實幹,才能做好群眾美好生活的領路人。


我眼中的選調生鄉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