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番茄“早疫病”高發?彆著急,結合管理做好以下4點措施

最近幾天,有菜農朋友反映,棚室內種植的番茄似乎發生了病害,並且大概描述了一下受害症狀,主要是番茄的莖稈上長有一些褐色的病斑,並且莖稈有病斑的部位都會有明顯的凹陷現象。只聽菜農朋友這樣描述,還很難對病害下結論。後來菜農朋友提到了一點重要的信息,就是

病斑上有清晰可見的輪紋,筆者基本可以斷定是“早疫病”了。

大多數菜農朋友在進行田間管理的時候,都會普遍存在一個問題,明知道春夏交替期間外界氣溫很高,而且此期間內隔三差五會有降雨天氣,那麼棚室內部就容易出現“高溫高溼”的條件,勢必會引起諸多病害的發生。而菜農在田間無受害症狀的時候,沒有預防意識。尤其對常發生的病害沒有一個大概的瞭解,當病害發生的之後不能準確識別病害,只能病急亂投醫。

春夏交替番茄“早疫病”高發?彆著急,結合管理做好以下4點措施

既然當前是番茄早疫病的高發期,那麼造成番茄早疫病發生的原因有哪些?發病後田間典型症狀是什麼?該病害的傳播途徑有哪些?以及當前如何結合田間管理進行防治工作?筆者將結合自己多年實際生產經驗,對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進行詳細解析,希望對菜農提供技術參考,儘可能避免損失或將損失降低。

番茄“早疫病”的發生原因和典型症狀

1.引發番茄早疫病的原因

  • 病原菌是基礎

在有適宜發病條件的基礎上,只有存在病菌的情況下,早疫病才有較大的發生幾率。可能很多菜農不理解,我好好的菜棚子,病菌到底是從哪來的呢?

其一:當田間有番茄發生早疫病時,病菌就會跟隨病殘體落入土壤中存活、越冬。那麼在田間環境條件適宜病菌萌發侵染時,就會引起番茄早疫病的發生;

其二:病菌還會附著在種子表皮,或者潛伏在種子表皮內。不論種子外帶菌還是內帶菌,只要菜農將攜帶病菌的種子進行播種,就會引起早疫病的發生,更是該病害的重要初侵染源。

春夏交替番茄“早疫病”高發?彆著急,結合管理做好以下4點措施

顯微鏡下的早疫病菌

  • 適宜發病的環境條件

溫度條件:適宜病菌生長髮育的溫度範圍比較廣泛,只要環境溫度能夠達到1℃~45℃之間,病菌就能夠正常存活。當然了,這並不意味著在這個溫度範圍內就一定會引起早疫病的發生。早疫病普遍在溫暖的條件下發生,當環境溫度能夠達到19℃~32℃之間時,病菌的萌發和侵染率最高,早疫病也會進入高發期。

溼度條件:病菌、溫度、溼度對於早疫病而言類似於三角關係,也就是說只有這三方面因素同時存在時,病害才能夠發生。病害發生需要較高的溼度,溼度越高病情發展速度越快。尤其番茄生長期間,遇到雨多露重、連陰雨、大暴雨天氣,就很容易導致早疫病發生流行。

春夏交替番茄“早疫病”高發?彆著急,結合管理做好以下4點措施

2.番茄早疫病的典型症狀有哪些

  • 葉片變黃、乾枯脫落

從田間番茄受害實際情況來看,早疫病通常先危害植株下部成熟的葉片,然後逐漸上植株中、上部葉片蔓延。葉片受害初期,葉片表面會出現圓形的淺褐色病斑,隨後病斑顏色會逐漸加深,最終變成深褐色至黑色的。當然了,在葉片的整個受害過程中,葉片上病斑數量不是一成不變的,病斑不僅會隨病情逐漸變大,病斑數量也會隨之增多。在病斑擴大的過程中,由於受到葉脈及葉邊緣的影響,病斑的形狀大多是不規則形的。早疫病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葉片病斑上具有同心輪紋,當然了,有時候難免受到環境的影響,病斑上也可能沒有輪紋。此外,在環境溼度較高的條件下,病斑上則會產生一些黑色的黴狀物,而這些黴狀物就是病部產生的新病菌。到了發病後期,受害葉片則會逐漸變黃,最終陸續枯死而脫落。

春夏交替番茄“早疫病”高發?彆著急,結合管理做好以下4點措施

  • 莖稈斷枝

番茄植株莖部發病的時候,主要是莖稈的分枝處受害,染病初期,分枝受害部位會產生灰褐色的橢圓形病斑。同樣的,病斑表面也具有同心輪紋。細心的菜農會發現一個問題,分枝的受害處不僅有病斑,並且病處還會出現凹陷的現象。病情發展嚴重時,病部以上的枝葉就會萎蔫死亡,甚至從莖稈病部直接出現折斷的現象。

春夏交替番茄“早疫病”高發?彆著急,結合管理做好以下4點措施

  • 花萼壞死

如果番茄在花蕾期染病,那麼花萼的萼片頂端就會有明顯的受害症狀,比如變成深褐色甚至出現壞死現象。如果番茄在結果期染病,那麼花萼的表面就會產生黑色的小斑點。更重要的是,小斑點會隨病情逐漸擴大為病斑,與葉片和莖稈病斑相同,病斑的表面都具有同心輪紋。

  • 果實開裂、脫落

番茄果實染病時,主要是果蒂附近和裂縫處會出現明顯的受害症狀,比如產生黑色至黑色的病斑,和以上部位受害一樣,果實的病斑上也具有同心輪紋。並且,果實的受害部位還會出現明顯的凹陷現象,用手按壓明顯能感覺到病部的果肉比較硬一些。病情發展到後期,果實的病部容易出現開裂的現象,甚至受害果實還會脫落。果實和葉片受害有一個共同點,在田間溼度較大的情況下,病斑上都會著生黑色的黴狀物。

春夏交替番茄“早疫病”高發?彆著急,結合管理做好以下4點措施

早疫病對番茄危害大?彆著急,做好以下工作便可減少發生

1.實行茬口輪作

原理:病菌是早疫病發生的基礎條件,通過茬口輪作減少田間病菌積累。

措施:我們在發病原因中講過,病原菌主要來源於種子,以及田間的病殘體。那麼我們就得清楚早疫病能夠危害哪些作物,比如馬鈴薯、茄子、辣椒等。如果我們蔬菜棚內發生過早疫病,菜農將番茄和這些作物進行輪作,不僅起不到任何預防作用,還會增加田間病菌的數量,加重早疫病的發生。因此,對於發生過早疫病的蔬菜棚而言,我們可以種植一些早疫病不能危害的作物,比如豆科、十字花科、葫蘆科蔬菜,或者種植一些禾本科作物。一般來講,輪茬換做2~3年時間,就能消滅或減少田間病菌,從而有效控制早疫病的發生。

春夏交替番茄“早疫病”高發?彆著急,結合管理做好以下4點措施

2.徹底清潔田園

原理:結合整地搞好田園衛生,減少菌源,從而抑制早疫病的發生。

措施:田園清潔工作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清理田間的病殘體,二是清除田間土壤中病菌。我們在進行田間管理的過程中,就要隨時觀察田間植株受害情況,如果能夠在早疫病發生初期,及時將植株上的病葉,或者植株下部的老葉摘掉,就能減少病害再次侵染。等到番茄拉秧後,我們要將田間的落葉、殘枝、病果等全部清理乾淨,這樣可以很大程度減少病菌落入土壤中。至於土壤消毒滅菌,筆者還是建議大家在夏季棚室休閒期間進行,因為夏季是一年當中溫度最高的階段,我們可以利用陽光照射對土壤進行高溫滅菌。

春夏交替番茄“早疫病”高發?彆著急,結合管理做好以下4點措施

3.做好棚室變溫控溼工作

原理:

通過變溫控溼,在不影響番茄生長的基礎上,創造不利於病害發生的環境條件。

措施:春夏交替期間,外界環境溫度較高,再加上隔三差五的降雨天氣,棚室內部容易出現高溫高溼的小氣候,容易引起番茄早疫病的發生。尤其是晴天的中午,是一天當中溫度最高的階段,棚內溫度往往要高於外界環境溫度。那麼我們可以在晴天的中午延長棚室通風時間,加大通風量,這樣溫度和溼度都能夠降下來。即便是到了陰天,我們也需要打開棚室的通風口,儘量讓棚室通風換氣,這樣才能降低溼度。現在的夜間溫度正好,不能不熱正好可以有利於植株養分的積累,能夠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入夏後,我們就要想辦法降低夜間溫度了。

春夏交替番茄“早疫病”高發?彆著急,結合管理做好以下4點措施

4.合理使用藥劑進行防治

病害一旦發生,建議選用保護兼治療性的藥劑進行防治。如果我們在番茄幼苗期使用藥劑進行防治,務必要適當地減少藥劑用量,以免防病不成反而傷到幼苗。如果幼苗長大進入成株期,早疫病還是發生比較嚴重,建議大家選用治療效果更好的殺菌劑。

總結:現在外界環境溫度越來越高,再加上隔三差五的陰雨天氣,或者菜農澆水不當等因素,容易為早疫病創造適宜發生的環境條件。那麼當前我們重點工作就是做好棚室變溫控溼工作。尤其在田間管理過程中,注意茬口輪作;發病初期以及番茄拉秧後,做好田間清潔工作。尤其田間發病時,我們要針對番茄苗、成株區別用藥,同時還要注意幼苗期藥劑用量。只有各方面防治工作做到位,才能避免或減少疫病對番茄的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