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作者廢太子與批者脂硯齋是聰敏乖巧之人

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作者廢太子與批者脂硯齋是聰敏乖巧之人

《紅樓夢》第一回,“此石聽了,不覺打動了凡心,也想要到人間受享受享這榮華富貴,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甲戌本有脂硯齋批道:“竟有人問,口生於何處?其無心無肝,可笑可恨之極!”脂硯齋這句批語就顯得更加地曖昧了。這是說作者有口無心,口無遮攔,沒心沒肺,幼稚可笑,可笑可恨之極。這象是脂硯齋對曹雪芹說的嗎?脂硯齋只要當面說給曹雪芹就可以了,何必要寫在書中呢?這肯定是說給那位不能當面說的作者的,這是精神和心靈的對話,說的是一位早已逝去之人。是《石頭記》的原作者廢太子胤礽。我們看廢太子是多麼的口無遮攔,沒心沒肺,而且幼稚可笑。他在寫給康熙奏報十八子病情時說:“胤祄病無濟,區區稚子,有何關係……宜割愛就道。”這個奏報也太沒心沒肺,幼稚可笑了!而且還是“可笑可恨之極”!這就是廢太子的人格缺陷。

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作者廢太子與批者脂硯齋是聰敏乖巧之人


再往後看,書中一提到“蠢物”石頭,也就是原作者,脂硯齋便用調侃的語氣說:“豈敢豈敢!”。這是一句反語,應該說當時作者是很自負的,甚至認為誰都不如自己,唯我獨尊,捨我其誰?認為自己才是這個世界上最聰明伶俐之人。法國神父白晉在他的回憶錄中也是這樣說:“此刻已二十三歲的皇太子,他那英俊端正的儀表,在北京宮廷同年齡的皇族中,是最完美無缺的,他是一個十全十美的皇太子。已至在皇族中,在宮廷中,沒有一個人不稱讚他。”正是這種眾星捧月般的讚美,讓作者忘乎所以,自我膨脹,這就象吹氣球一樣,膨脹到一定的程度,就吹炸了。所以脂硯齋一見到“誰知四兒是個聰敏乖巧不過的丫頭。”就發感慨,批說:“又是一個有害無益者,作者一生為此所誤,批者一生亦為此所誤,於開卷凡見如此人,世人故為喜,餘反抱恨,蓋四字誤人甚矣,被誤者深感此批!”

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作者廢太子與批者脂硯齋是聰敏乖巧之人

上一節我說批者脂硯齋與作者廢太子胤礽的關係不一般,我們知道作者胤礽從小是極聰明的,這我們可以在歷史上看他老師對他的評價,想必批者脂硯齋從小也是極聰敏乖巧之人?批者脂硯齋在三四歲時,即能親自執筆為鳳姐點戲,可知當時得有多少人為其點贊。而到後來呢,竟不能補《紅樓夢》中的中秋詩,還要待“俟雪芹”來補。同時說明脂硯齋的文學水平不是很高,她不具備補寫或續寫《紅樓夢》的能力。脂硯齋之所以能批評《紅樓夢》,只是因為她對《紅樓夢》的作者和《紅樓夢》所寫的內容非常瞭解和熟悉。

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作者廢太子與批者脂硯齋是聰敏乖巧之人

批者脂硯齋自己承認了自己是被誤了,是被“榮寧”——炫幻、迷離、漂淼的權力的寶座所誤,是被有心之人的甜言密語所誤。所以妙玉的判曲,作者給安排的曲牌名是“終身誤”是也。也就是說脂硯齋與妙玉有極具相似的人格特徵和生活經歷。

欲知究竟如何,且看我下節分解。

【喜歡我的別忘轉發,加關注噢,敬請提出不同觀點。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