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烧出黑生煎包,孩子抢着吃:家长越不怕出丑,亲子关系越亲密

前几天,邓超的微博引来无数人围观和热议。

为了满足孩子们,尝试煎生煎包却煎得全都黑乎乎的,连邓超自己都说“这个包不能吃了啊”。

邓超烧出黑生煎包,孩子抢着吃:家长越不怕出丑,亲子关系越亲密


看到为了自己努力尝试却大失所望的爸爸,孩子们不想让爸爸难过,抢着吃煎黑了的生煎包,面对这种场面连邓超都在线求救“怎么办?”。

虽然煎生煎包失败了,但暖到了无数人。

这不是邓超第一次在孩子面前“出丑”。

之前想约孩子睡觉却一个都约不到,心灰地“想逃离这个家”,后来却又遇上了两娃抢老爸的场景,让邓超忍不住发博炫耀。

邓超烧出黑生煎包,孩子抢着吃:家长越不怕出丑,亲子关系越亲密


邓超烧出黑生煎包,孩子抢着吃:家长越不怕出丑,亲子关系越亲密


偶尔调侃,偶尔亲密,邓超一家的相处从来没有距离感。

孩子们对邓超,明面上是“踩”,实质上却很会顾虑爸爸的感受。

能跟孩子形成如此亲密的亲子关系,一切都归功于邓超夫妇在孩子面前做最真实的自己。

朋友一般的相处,平等的交流方式,不强求做“从不出错”的父母,才能让父母与孩子间形成“无分阶级”的关系。

暖心的孩子背后,都有不怕在孩子面前出丑的“弱势”父母。

邓超烧出黑生煎包,孩子抢着吃:家长越不怕出丑,亲子关系越亲密


家长不怕出丑,亲子间越平等

《爸爸去哪儿》中,沙溢充分地显示出了自己“儿管严”的本质。

从一开始上交手机,沙溢一脸舍不得,反而是安吉在一旁命令沙溢“拿出来!必须拿!”。

日常生活中,是安吉自己穿衣、刷牙、吃饭,同时还得催促老爸“要快点!”。

邓超烧出黑生煎包,孩子抢着吃:家长越不怕出丑,亲子关系越亲密


面对父子间的反转,沙溢却乐呵着说:“都已经这样了还能咋整?儿子最大,他说啥都对!”

可以说,对着安吉,沙溢是一点属于爸爸的“威严”都看不出来。

节目中有一次游戏需要跳草垛来赢取早餐,跳的难度越高,早餐就越丰盛。

只是沙溢在跳第二个的时候“咔”地卡在了草垛上面,引得全场哄笑。

沙溢正打算放弃,安吉在一旁霸气地喊道:“你跳!”

“好,我再试一次。”沙溢再一次尝试,跳过了第二个草垛。

面对第三个草垛,他向儿子求饶道:“儿子,不能再跳了。这个上都上不去啊。”安吉依然坚持:“再跳!”

邓超烧出黑生煎包,孩子抢着吃:家长越不怕出丑,亲子关系越亲密


沙溢听到后一声长叹,奋力一跳,却用力地撞上了草垛,痛苦地大喊:“不能再来了!”

看到老爸如此“撞板”,安吉都没办法忍住笑,虽然希望老爸可以坚持跳下去,但是当沙溢蹲下来跟他解释失败的原因之后,安吉平和地接受了结果并主动关心老爸的伤。

邓超烧出黑生煎包,孩子抢着吃:家长越不怕出丑,亲子关系越亲密


因为沙溢愿意尊重,而非“以我为尊”地控制儿子,所以父子间能够像朋友一般亲密地相处。

安吉可以吐槽他,可以直呼其名,而沙溢依然乐呵地做儿子的“大跟班”。

当爸爸不怕在儿子面前出丑,接受儿子的“命令”与调侃时,仿佛丢失了当爸爸的威严,实质上却赢得了儿子的心。

德国心理学家黑尔加·吉尔特勒说:“如果你丢掉父母的权利,放弃成人的优越感,那么你获得孩子的信任和尊敬的机会就更大。”

父母不怕在孩子面前“出丑”,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在孩子眼中父母的形象就更立体,可以是父母、玩伴和朋友。

让孩子放下心防,得到孩子的心,父母才能与孩子建立平等亲密的亲子关系,才能真正进入孩子的世界,成为孩子长大的亲密伙伴。

邓超烧出黑生煎包,孩子抢着吃:家长越不怕出丑,亲子关系越亲密


家长越会“示弱”,孩子越能共情

安安的儿子8岁,是公认的小暖男,很大部分归功于他家特殊的仪式。

每天晚上父子间都会进行10分钟 “男人的对话”。

在这10分钟,爸爸有时候会跟儿子聊聊兴趣,有时候会把心情分享给儿子:“我今天遇到了一个很棘手的客户,说话太气人了。

听到了难听的话我真的很不开心,你能安慰我吗?”儿子每次听到爸爸工作的辛苦,都会抱抱爸爸耐心地哄。

安安的老公愿意在儿子面前如此示弱,不怕在儿子面前“丢脸”,不仅拉近了父子间的距离,取得了儿子对爸爸工作的了解。

当儿子理解了爸爸工作的辛苦和努力,在日常就更加懂得主动关心父母。

当父母敢于在孩子面前露出真实的自己,坦露自己也会有弱点和缺点时,孩子反而更能够接受父母的感受,从而学会了体恤父母、照顾父母。

霍思燕曾经说过,在儿子面前适当示弱,这样会激发起儿子的保护欲,久而久之儿子就会把照顾妈妈当成自己的责任。

邓超烧出黑生煎包,孩子抢着吃:家长越不怕出丑,亲子关系越亲密


因此,在《妈妈是超人》中我们看到,当霍思燕与嗯哼一起玩高台滑梯时,霍思燕会对嗯哼说:“我有点儿紧张。”

嗯哼就主动抱着妈妈说:“我保护你!”,并且坐到了妈妈前面,带着妈妈一起滑下去。

邓超烧出黑生煎包,孩子抢着吃:家长越不怕出丑,亲子关系越亲密


当霍思燕脚扭到了的时候,她坐在沙发上跟嗯哼说:“妈妈的脚扭到了,很疼。”嗯哼就立马抱着妈妈的脚吹气。

担心妈妈害怕,会主动冲到前面做“勇者”。

心疼妈妈受伤,会用力所能及的方法去减轻妈妈的疼痛。

家长的示弱,反而让孩子强大起来,成为小小的保护者。而这背后,是孩子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考虑到对方的感受而主动做出的行动。

孩子需要机会去学习感知情绪,才能更好地接纳自己的喜怒哀乐,理解对方的情感,变得更有同情心。

父母会示弱,则是制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主动去学习如何包容和理解别人。

向孩子适当示弱,是聪明父母的一种养育方式。

当父母弱了,才会培养出孩子更强的共情能力。

邓超烧出黑生煎包,孩子抢着吃:家长越不怕出丑,亲子关系越亲密


能面对“弱势家长”的孩子更有担当

“猪猪妈妈”邓莎曾经直言:“自己做母亲最大的缺点就是‘懒’,我迷糊,他就记性好。”

“他”指的是儿子大麟子。

在《妈妈是超人》第三季里,邓莎把自己的猪猪本质表露无遗,无论是大小事,都很爱让大麟子为自己安排。

有一次她需要外出拍摄,她张口就问儿子:“我要准备什么东西?你帮我拿一下呗。”

邓超烧出黑生煎包,孩子抢着吃:家长越不怕出丑,亲子关系越亲密


大麟子稍稍想了一下,就给妈妈装好了书包,还把奥特曼放进去“让奥特曼保护妈妈”,还让妈妈开着自己的玩具摩托车去“上学”。

当邓莎骑着“摩托车”出发时,站在路边依依不舍的大麟子,一脸不放心地重复嘱咐了四遍“注意安全”。

邓超烧出黑生煎包,孩子抢着吃:家长越不怕出丑,亲子关系越亲密


在大麟子面前,邓莎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妈妈,反而是不完美的、需要自己去帮助的妈妈。

而邓莎不怕在儿子面前“什么都不会”,反而很爱把自己的“懒”贯彻到底:

妈妈睡懒觉,反而是儿子去叫醒妈妈;

被依赖惯的大麟子,很享受妈妈需要自己的感觉,照顾起妈妈来毫不含糊。

有一次邓莎发烧了,大麟子的一连串操作堪称是典范。

他进去房间第一时间慰问妈妈:“妈妈是不是不舒服呀?发烧了没有?”

在妈妈说自己发烧了,有点严重之后,大麟子立刻去客厅装了一些糕点和米粥喂邓莎吃,喂完了还给妈妈冲药,当妈妈嫌药太苦了,他还会拿出巧克力来哄妈妈。

“妈妈是懒蛋”这件在世人眼中不及格的事情,却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变得更有担当。

强势的父母往往养育出懦弱自卑的孩子。

因为这样的父母常常小看孩子,习惯包办教育,孩子从小就没有伸展能力的空间,渐渐地就认为自己“无用”,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敢去承担长大后应有的责任。

相反地,“弱势”的父母更能培育出勇于承担的孩子。

当他们理解到父母并不是全能之后,孩子们蕴含的强大潜力就会爆发出来,他们也能够成为体恤父母辛苦、安慰父母的“小棉袄”,拥有照顾父母的力量。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当孩子面对无所不能的父母时,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追求完美,要么自甘堕落。

大部分父母都习惯了在孩子面前“强撑”着面子,不料父母的威严,却在渐渐地拉开亲子的距离,削弱孩子的情感和坚强。

当父母放下面子、放下形象,勇敢地在孩子面前示弱,不怕让孩子看到自己“丑”的一面时,

反而能让孩子感觉到亲近,愿意走前一步主动与父母接触,把父母当成朋友。

当孩子心中无所不能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并不那么完美时,孩子们反而能够与父母更亲密,变得更宽容,变得更坚强,能够肩负起遮风挡雨的责任。

学做“柔弱”的父母,让孩子内心的小巨人成长起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