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宋祁《筆記》載"晏相國,今世之工為詩者也。末年見編集者乃過萬篇,唐人以來所未有"。
歡迎關注“書友文心”,共同交流!熱播劇《清平樂》主要以宋仁宗的一生為線索,講述了北宋仁宗少年登基,勵精圖治,直至開創了宋經濟文化盛世的故事。在此期間,大批後人所熟知的文人雅士諸如晏殊、范仲淹、歐陽修、蘇軾等如閃耀巨星般逐一登場,他們或成熟老練,或青澀質樸,或耿直爽朗,或溫文爾雅,著實滿足了我們一波大眾對這些文豪大家的仰慕之情。當然也會因演員自身的好劣侷限,觀眾對他們各自塑造的角色也是褒貶不一,但由喻恩泰飾演的晏殊一角,卻是好評不斷。
雖然宋仁宗在歷史上存在感比較低,但是卻不可否認,仁宗時期人才之盛,卻是沒有一個時代可以與之比肩,這也得益於宋仁宗在位期間,政治軍事相對穩定,經濟文化比較繁榮,為各人才的成長提供了和平的土壤。
作為“北宋倚聲初祖”的晏殊自小以神童出世,14歲參加殿試,得皇帝賞識,便入朝賜同進士出身,直至64歲病逝,皇帝親自弔唁,賜諡號“元獻”,世稱晏元獻。晏殊的一生雖有起有落,但基本整體平穩,也可說是順風順水,享盡榮華富貴,故又被稱為“太平宰相”。
晏殊待人以誠,雖處富貴,但生活卻相當簡樸;重視人才培養和推薦,樂於獎掖人才;推動慶曆興學,曾大辦學校,培養人才,歐陽修說"自五代以來,天下學廢,興自公始",並非虛譽;加強軍備遏制西夏。而在其文學成就方面頗高,他能詩善詞會文,號稱“宰相詞人”。
如此順遂的一個人,當世社會承平日久,他的大部分詞作均反映的是富貴優遊的生活。詞作多寫流連詩酒,歌舞昇平的情趣,詞風也多雍容華貴。即便他抒寫愁緒,世人也皆認為是“富貴顯達之人的無病呻吟”,他心中的愁也多是富貴閒愁,是在雍容閒雅的生活中產生的對人生世事的淡然感傷,此種愁緒也是華貴的、從容的。他所流露出來的更多的是他珠圓玉潤的詩人本質以及某種理性品格。
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的正是晏殊的詞《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首詞應該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一首。其中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更成為傳頌千古的名句。此詞也是借傷春惜時來抒發感慨之情。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可見詞人邊聽邊飲,醉心於宴飲涵詠之樂。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似乎一切依舊,然在依舊的表象之下,詞人分明感覺到時光流逝,事物已然發生了變化,正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物是人非之感。詞人傷春惜時之感油然而生,夾雜著感時傷懷的淡然的憂傷之情。“夕陽西下幾時回”,眼前夕陽西下,詞人的悵惘之情更加濃厚,不得不發出感慨:西落的夕陽何時才能回來呢?看似一句發問,實則暗含時光流逝、人事變更,一切再也回不到從前,正如無法阻止這西下的夕陽,只能寄希望於來日的東昇再現。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緊承上句的“夕陽西下”,詞人對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雖惋惜流連,卻也知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只能發出“無可奈何”的感慨。好在似曾相識的燕子又歸來了,詞人聊感欣慰。在惋惜與欣慰的情感交織中,實則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我們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正所謂舊去新來,消逝的同時也會有新的美好事物再現,生活原就是如此交替更新,源源不窮地煥發活力。詞人即景傷情,獨自一人在花間徘徊,心情難以平靜。整首詞傷春惜春,韻調低沉哀婉,詞風清麗自然,意蘊深沉,耐人尋味。
晏殊一生寫了一萬多首詞,大部分已散失。借用葉嘉瑩所說“晏殊詞作能將理性之思致,融入抒情之敘寫中,在傷春怨別之情緒內,表現出一種理性之反省及操持,在柔情銳感之中,透露出一種圓融曠達之理性的觀照”。
(聲明:以書為友,以文沁心,讀書寫文,記錄所思所感。歡迎關注“書友文心”,共同交流!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