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至上還是無意為之,早期日本甲冑為何要製成盒子狀?

在中國經典影視作品中,佔有一席重要地位的央視《三國演義》,因其真實還原原著小說,劇情節奏的適宜,道具服飾貼合真實歷史,而被大眾一致認為是一部經典的影視佳作。

可細心的觀眾在其中發現了一個存在問題的細節:劇中給曹操和周瑜的頭盔上加了鍬形,給他們套上陣羽織,或者胸前也垂兩塊板。或許是製片方為了展現更美觀的效果,但是卻一定有悖於真實的中國歷史,因為這一服飾特徵,實則為早期日本甲冑的樣式。自此引起了小範圍的“甲冑”討論潮。

顏值至上還是無意為之,早期日本甲冑為何要製成盒子狀?

許多喜歡日本甲冑的愛好者們,在欣賞日本獨特大和民族的服飾的同時,也為甲冑四稜的形狀而感到困惑。

日本甲冑可以相當於中國古代的盔甲,可中國的盔甲,總體上是十分熨帖士兵戰士的,而早期日本甲冑卻做成了像盒子一樣的款式,讓人感到十分疑惑。是因為好看,還是隻是無意為之?早期日本甲冑,為什麼會要做成盒子一樣的形制呢?

一、話說甲冑:大鎧才是我的真名

廣義上所說的日本甲冑,其實就是日本盔甲。日本甲冑的發展歷史,可謂是源遠流長,可大致分為四個時期:第一期,上古時期~平安時代前期(—10世紀);第二期,平安中期~鎌倉時代(11—13世紀);第三期,南北朝~室町時代(13—16世紀);第四期,戰國~桃山時代(16—17世紀)。

第一時期因受制於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主要以短甲、掛甲等形制簡單樸素的甲冑為主。而短甲、掛甲等與那些像盒子狀的甲冑不同,它們與中國的盔甲更為相似,也沒有那麼明顯地呈現四稜的形制。

那些像盒子一樣的早期日本甲冑,實則是第二時期,也就是平安中期~鎌倉時代(11—13世紀)時候的產物。而方形日本甲冑,有著它屬於自己的名字:大鎧。

1、製作材料堅硬,只能形成板狀結構

在一般人的認識看來,早期日本的鎧甲,限於金屬材料的稀缺,應該完全是由竹木製成的。然而,真實情況與大眾觀念產生了巨大的分歧,那就是——大鎧實際上並不是完全由竹木製成的。

顏值至上還是無意為之,早期日本甲冑為何要製成盒子狀?

在創造伊始,為了更好地強化大鎧的防護能力,其中在重點部位運用了鐵製的材料。可能你會對此感到疑惑,為什麼在早期如此重視鐵的時期,日本會不惜成本,運用鐵製的材料入大鎧中呢?

答案就是,大鎧在早期日本只有身為貴族的將士才能使用。因此,大鎧在早期日本並不是一種廣泛運用的軍事裝備,製作的數量比較少,鐵製材料的運用也不會很多。

鐵製材料固然堅硬,防護效果的確因此大大提升了。但是鐵的延展性並沒有那麼好,竹子的延展性也不是很好,這導致做出的大鎧十分堅硬,不宜彎折。

再加上早期製造盔甲的技術水平受限,片甲狀的設計沒有大規模地運用進大鎧之中,這進一步導致大鎧的成品結構平面化,看起來像一塊板磚,可彎曲度極差。因此不得不採用四稜狀的形狀設計,來讓戰士上半身能完全被鎧甲包裹住。

2、裝飾雖實用美觀,但卻帶來了更加沉重的負擔

除了上文提到的竹子和鐵製材料,是構成早期日本甲冑大鎧的基本材料,皮革、麻繩等裝飾也運用其中。大鎧的主體部分,是由皮革或者鐵製的小札,使用絲綢或者皮製編織帶編制而成的。

大鎧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在胸口位置安裝的“栴檀板”與“鳩尾板”。較為寬大的“栴檀板”在右胸上,一般採用甲片外露的樣式。

而較為短小的“鳩尾板”則多數採用類似於弦走韋的樣式,這兩片板的材料主要為鐵,牛皮和鹿皮。這兩片甲板的頂端與主體相連,鳩尾板用於在射箭的時候為左胸口提供保護,而栴檀板則用於在右手揮舞武器的時候保護右胸。

不得不承認,“栴檀板”與“鳩尾板”的運用,的確是可以更好地對戰士起到保護作用。可是更多沉重、堅硬部件的加入,無疑會讓鎧甲的靈活性更差,而只能受限於四稜形的樣式。

顏值至上還是無意為之,早期日本甲冑為何要製成盒子狀?

3、還未完全褪去上一代產品的印記

回顧早期日本甲冑的發展歷史,在大鎧之前,是所謂的掛甲。而掛甲,是指用繩索穿連並且層疊甲片,下面的甲片覆蓋上一片的底端,從而形成下層寬於上層的鎧甲樣式。可以窺見,掛甲實則是以一種兩檔鎧甲,即是由前後兩部分構成的。

盒子形制的日本甲冑,在形成的時候必然無法立馬脫下其“祖先”的印記,而呈現一種慢慢過度的樣式,即從兩檔過渡而來,稱為四稜的形制。這也是符合服飾發展的規律的。

二、早期日本甲冑:貴族的私有物品

當看到早期日本盒型甲冑大鎧的時候,或許第一眼即被它們精緻的樣式所驚歎。再而卻開始深深地懷疑其實用性了。

綜合上面所說的幾個要素,我們不免深深懷疑,如此沉重的鎧甲,實用性如此之差,在戰場上根本無法很好地運用。那為什麼盒型甲冑在歷史上存在了較長的時間沒有被淘汰,並且沒有改變其盒型形制呢?

1、如此沉重的盒型甲冑,為什麼還要保存其形制呢?

這樣沉重的大鎧,在當時也是出了名的。有史料記載,一套完整大鎧的重量超過30公斤的重量。據說日本著名德川家族的德川家光,也曾經抱怨過身著大鎧太過沉重。

而早期日本甲冑大鎧的缺點,也是昭然若揭。大鎧的主要缺點在於,其剛性太強而缺少柔韌度的盒狀結構,在一定程度上無疑限制了武士下馬作戰時候的活動能力。大鎧的設計較為古老,設計款式、技術也不太成熟,以至於穿戴者的肩膀幾乎要負擔所有的重量,這更加不利於戰場作戰了。

顏值至上還是無意為之,早期日本甲冑為何要製成盒子狀?

可是,值得注意的是,大鎧這樣的設計其實是適合於當時的日本古代戰爭形式的,即以騎馬武士作為戰爭的主體,而將弓箭作為主戰武器之一。

作為騎兵,在馬上作戰,遇到需要下馬的場合相對較少,不需要特意考慮適合在陸地上作戰的鎧甲。而早期日本甲冑大鎧,其獨特的裝飾物如“栴檀板”與“鳩尾板”,無疑是適合騎兵使用弓箭進行進攻的。

再而,你可能會對盒型鎧甲對即是騎馬作戰的戰士來說,也是一種束縛,盒型的鎧甲在馬上也不會感到有多舒服。

這裡又需要展示早期日本甲冑大鎧的另外一個有用的設計,大鎧的下方是類似裙狀的四面下襬。沉重的鎧甲對行動有一定阻礙,而這樣的下襬本也是為了方便武士騎馬所設計,能更好地運用於實際的作戰之中。

可見,早期日本甲冑大鎧,的的確確是為了應對弓箭戰鬥而設計的,並且的的確確具有弓箭戰鬥需要具備的基本的形制。令人驚奇的是,當時的工匠在製作的時候,並非沒有考慮到甲冑大鎧太過沉重的因素,他們也竭盡全力地進行改造和修改。

在甲冑大鎧上可見他們的良苦用心:甲冑大鎧的主體部分,實則是由皮革或者鐵製的小札使用絲綢或者皮製編織帶編制而成。箱式結構確實使大鎧重量過重,因此只有保護關鍵位置的部分才會用鐵製小札編成,其餘部分一律採用革制小札。

由此在保證了其較高的防護力的同時,又儘可能地減輕鎧甲本身的重量負擔,進而更好地運用於實際的戰場中去。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一點,卻往往被我們忽視,那就是:早期日本甲冑大鎧,其實只是貴族的私有物品罷了。在製作數量上,根本達不到士兵人手一件的基本要求,而只能先滿足貴族的需求。

顏值至上還是無意為之,早期日本甲冑為何要製成盒子狀?

而貴族,又怎麼會輕而易舉地下馬,與他們眼中的庶民一起並肩作戰呢?所以他們只需呆在馬上指揮,有沒有實際有用的陸地戰鬥功能的戰衣,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那麼重要。

到後來,早期日本甲冑大鎧被貴族所私有,驕傲的貴族心開始作祟,便開始慢慢地弱化甲冑大鎧用於作戰的功能了,進而更加關注於外表的美觀效果。不斷地翻新外面的樣式。到了後來,這樣的甲冑大鎧已經不屬於戰場了,而屬於貴族自己私家宅院中的完美藝術品,用來給自己觀賞。

2、作為藝術品的甲冑,盒型更便於擺放觀賞

於是,早期日本甲冑大鎧,作為戰爭物品的歷史結束了,轉而寄居於貴族的門下,過上了養尊處優的生活。他們的外形被不斷地翻新,實用性被一再地削弱,而藝術性被不斷地加強,而後便完完全全成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了。

作為一件家養的藝術品,它需要很高的美觀價值。而盒型的甲冑大鎧便具有這一特徵。盒型四稜狀的形制,無疑適合於在家中擺放。

而且因為其規整的外形,與日式建築的稜角交相呼應,實則的的確確是一件適合日式貴族家庭的必需品。

3、甲冑——家族的象徵

與中國古代皇城建築,例如京城四方的建築構型,與皇權威嚴不可侵犯相類似,早期日本甲冑大鎧規整的四方結構,也給人一種嚴肅莊嚴的視覺感受。其華麗的外表,無疑也增添了貴氣的感覺,從而成為了貴族家庭爭相擁有的必需品。

三、盒型甲冑具有深遠的歷史價值

經歷歷史跌宕,一切隱藏的價值最終都會水落石出。盒型甲冑在當時或許只被貴族所享有,或者甚至是隻被當作是供奉在家中的擺件,其盒型的形制在當時和後來,都有著無法估量的歷史意義。

顏值至上還是無意為之,早期日本甲冑為何要製成盒子狀?

1、早期日本階級的體現,權力的象徵

早期日本甲冑大鎧規整的四方結構,給人一種嚴肅莊嚴的視覺感受。其華麗的外表,也顯示了貴族高高在上,權力巨大的感覺。

這無疑是早期日本階級的體現。在甲冑大鎧用於實戰的時候,下等的士兵無法擁有,貴族戰士霸佔式擁有;在甲冑大鎧用於藝術品的時候,就更是如此了。貴族爭先恐後地渴望擁有,因為這不僅僅是地位的體現,更是家族顯赫、名望深厚的體現。

2、開啟新一輪的甲冑潮流

甲冑大鎧最終退出歷史的舞臺。室町幕府後期,因為戰爭的頻繁化和平民化,火藥武器的引進等種種原因,製造工藝複雜的甲冑大鎧的地位逐漸被胴丸、腹卷和具足等新式防具所代替。

胴丸出現於平安中期,來源於掛甲,初始時,是下級武士著用的鎧甲式樣,更加具有實際的作用。自此才開始慢慢實現士兵人手一件的目標。

3、具有藝術價值的珍貴史料

早期日本甲冑大鎧——也就是盒型甲冑,是日本所特有的盔甲形制,也是日本人引以為傲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和藝術價值的文化遺產。

在江戶時代也產生了很多的豪華甲冑並保存至今,是重要的文化遺產。這一文化遺產不僅僅是對於日本而言的,也是整個世界的珍貴歷史遺產。

資料來源:

《日本甲冑史》

《源氏物語》

《德川家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