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4千萬別出門!”

“沒4千萬別出門!”


當前非冠病毒傳遍全球,很多國家中招。上百萬人感染罹難,人們像面臨“世界末日”般恐慌。那面對這樣一種情況,我們該如何理性科學冷靜的對待,聽聽專家怎麼說。專家告訴我們,在疫情嚴重之時,第一,沒事兒千萬不要出門。第二,出門一定戴口罩。第三回家立即要洗手,認真的洗。

大疫當前人們會演繹出很多的網上段子。最近有這樣一個段子說沒事不出門,減少群體聚集交叉感染。這個段子讓南方人的口音一說,就成了“”沒4千萬別出門!”。啊哈,中國人除去貪官和富豪,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一個離開體制的退休老人。哪個人哪一家能具有四千萬的存款?想想都很恐怖吶,沒有四千萬就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始終宅在家中。這簡直是像天塌了一樣的恐怖和可怕,讓人心理如何承受得起?怎麼能再快樂度過每一天?

“沒4千萬別出門!”


筆者20年前去柳州。想起那年盛夏的一天,我從桂林乘火車來到柳州。柳州市別名“龍城”,是一處山環水繞的美麗城市。“拔地奇峰畫卷開”是她的山水特點。這裡石山奇特秀美,巖洞瑰麗神奇,泉水幽深碧綠,江流彎曲明淨。

清澈碧透的柳江穿越而過,像一條綠色的玉帶,把市區環繞成一個“U”字形半島,故又有“壺城”之稱。也有人將它形容為一個“巨大的天然盆景”。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時,曾用“越絕孤城千萬峰”、“江流曲似九迴腸”的詩句,來描繪這個美麗的城市。

市內主要景點有紀念唐代柳州刺史柳宗元的柳侯公園,湖光山色秀麗,具有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的龍潭公園,傳說歌仙劉三姐騎魚上天的魚峰公園,以岩溶洞景為主,瑰麗神奇的都樂公園,集遊樂文化和科普文化為一體的雀山公園,有“柳州外灘”之稱的江濱公園,具有宗教文化色彩的蟠龍山公園,以及中國第一座洞穴博物館白蓮洞。

柳州附近還有“世界瑤族第一鄉聖塘山萬畝變色杜鵑,融水苗寨元寶山的原始森林和貝江風光,侗寨的古建築風雨橋和鼓樓,象州四季如春的花池溫泉,融安大洲的民族度假村,宜州下梘河壯鄉風情等讓你驚歎不已的旅遊風光。

然而最讓人留戀和感慨的卻是都樂古洞。都樂溶洞是一處喀斯特溶岩洞穴。十年浩劫中,電影表演藝術家趙丹先生落魄在柳州好長一段時間,為都樂洞留有“天下都樂”的墨寶,柳州人為他的墨寶又刻了石碑,後經文人墨客在瞻仰了趙丹先生在柳州的生平之後留下的許多字跡,形成了一處別有情趣的碑林,後被闢為名勝,成為去柳州的人經常駐足的場所。

“沒4千萬別出門!”

人民藝術家趙丹先生

趙丹先生的才藝,令我十分歎服,“天下都樂”是一種哲學思辨。那四個龍飛鳳舞的大字,亦草亦行,圓中見規,粗見野狂,細品則凝重積沉,表達了一種豁達和樂觀。上海著名畫家劉海粟老人題寫的“都樂碑林”四個字,也被鐫刻成碑,放在都樂亭的迴廊的中央,蘇州的左筆費新我先生題寫的“留山水清氣、極天地大觀”,舒同先生的“絢麗多姿”等字碑,也都被勒刻在這裡。其他諸如“綠木深處”、“巖藏無窮趣”、“超以象外”等字跡,讓人如在書法海洋中倘佯。

我曾靠在趙丹先生的“天下都樂”字碑上留了影,緣階而上,在字碑前疊出來的岩石上,還有許許多多的字跡墨寶被鐫刻在那裡,形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碑巖,和西安的那個被保護起來的古碑林不同的是,柳州的都樂碑林都是開放式的。“天下都樂”之側的我和我景仰的趙丹先生彷彿融為一體。

“沒4千萬別出門!”

柳州都樂風景區當年的門票


趙丹先生一生為我們留下許多銀幕形象,早期有《馬路天使》、《烏鴉與麻雀》、《萬家燈火》等,解放後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主演了《李時珍》、《海魂》、《林則徐》、《聶耳》、《烈火中永生》,並自編自導自演了《青山戀》。我最推崇先生的電影是《林則徐》,那份對角色的理解和挖掘人物的深度以及那個氣質,都是作為表演藝術家的趙丹先生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藝術財富。

他的表演,代表了中國50—60年代前後的電影表演水平,享有一定國際聲譽。文革期間,趙丹受四人幫一夥的迫害,被囚10年。粉碎四人幫後,他熱情傳授表演技巧,著有《銀幕形象創造》、《地獄之門》等藝術理論著作。他寫詩抒懷:“大起大落有奇福,十年囹圄發尚烏,酸甜苦辣極變化,地獄天堂索藝珠。”

“沒4千萬別出門!”

筆者在趙丹的石刻之側留影


晚年的趙丹痴心書畫,“身心愉快時,練書作畫是我最大的樂趣;憂愁苦悶時,寫字畫畫又是我精神上最好的寄託”。在到南方創作電影劇本《聞一多》的路上,他邊走邊寫生,秀麗山河,名山大剎,盡收畫中。1980年10月10日趙丹卒於北京,年僅65歲。

趙丹遺言抒發了他最後的心聲:“我已有近十五年未能上銀幕了,近年來,一直想拍電影,卻沒有一次順心如願,我阿丹命苦呵!我別無他求,只盼你們讓我早點出院,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去再拍幾部電影。”

“ 多少年來,我演魯迅不成,演聞一多、李白不成,演周總理也未如願。眼下,好容易有了個拍片的機會……人活著或死了,都不要給別人增添憂愁。我不喜歡哀樂,我喜歡貝多芬、柴可夫斯基,我喜歡鮮花……我喜歡聶耳,我喜歡柑桔,請把我的骨灰一半撒在日本鵠沼聶耳墓旁,一半撒在柳州的柑桔樹下。”足見趙丹與柳州有多麼深的情緣。

一個領導人曾在同文藝家談心時說:“趙丹在他的遺言中有這樣一句話,‘人活著,或者死了,都不要給別人增添憂愁。藝術家在任何時候,都要給人以美、以真、以幸福’。他的遺言和他的藝術一樣,長存在人們心中”。

“沒4千萬別出門!”


多少年過去了,趙丹“天下都樂”題詞一直縈繞於懷。大師期盼的是一種多麼美好的情懷。人世間,不再有貪婪和欺詐,不再有戰爭和殺戮,不再有災難和貧困,不再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強烈反差和社會醜惡,到那時,世界大同,天下都樂,這是多麼美好的嚮往,然而殘酷的現實一次又一次將這些美好打得粉碎。

雪後的北方,氣溫下降,天空灰朦,街上行人稀少,偶有上班族走過也是行色匆匆。在這年終歲尾,幾家歡樂幾家愁,戰後的伊拉克平民他們能快樂嗎?我國多少農民工還沒拿到應得的工錢,沒有回家過年的盤纏,他們能快樂嗎?一次礦難,又有多少名礦工命喪黃泉,慢說他們的家人,就是那些活著的,“吃的陽間飯、乾的陰間活”的礦工兄弟,能快樂得起來嗎?

還有那些貧寒學子,患了絕症無錢醫治只能等死的窮人,面對通貨膨脹、物價飛漲,他們能快樂起來嗎?在這個大多數人尚不富裕,缺乏文明和諧的社會,恐怕在天堂裡的趙丹大師也會自嘲自己當初的願望是多麼遙遠,只能面朝大地,無奈地一聲嘆息!

“天下都樂”何日成為實實在在的現實?大疫面前,我們該有趙丹“天下都來”的心態和胸懷。抗擊疫情,需要大無畏的勇氣,更需要科學理性、專業能力和責任擔當。我們樂觀起來才有戰勝病毒的信心與希望。

戰“疫”當前,我們沒有退路,唯有堅定希望。陽光總在風雨之後。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只要我們團結奮戰、同舟共濟,點燃內心最強大的“中國力量”,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