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順德探路全時全域政務服務

佛山順德探路全時全域政務服務

4月15日,順德區政務服務“門口辦”改革啟動。順德區政數局供圖

在佛山順德,政務服務走出了辦事大廳,越來越便利地來到企業和市民身邊。

“大大節省了辦事時間!”以往,為了給所在單位辦理執業註冊、備案等業務,市民廖先生平均每週都要花上約半小時,專程跑一趟順德區行政服務中心。從4月15日起,他只要花5分鐘,在“家門口”的銀行網點就可以完成事項申辦和材料提交,順德區行政服務中心會把辦理結果郵寄到家。

時間縮短的背後,是順德基層政務服務模式的全方位改革探索。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下,順德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下稱“區政數局”)、區行政服務中心等政務服務部門與相關政企單位更加緊密地協同,將政務服務“化整為零”送到了群眾的“家門口”,“線上+線下”構建起全時、全域政務服務新模式。

當前,順德以村級工業園改造為突破,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關鍵,加快建設新時代廣東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實驗區。在佛山市統一的改革框架下,加快探索改革基層政務服務,推動城市智慧變革,正是順德作為改革先行者的一場實驗。

辦事大廳“化整為零”▶▷

首批508項服務送到“家門口”

“門口辦”是順德政務服務模式改革的最新舉措,也是前期改革成果的整合提升。4月15日,區政數局、區行政服務中心與順德農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順德分行舉行簽約儀式,宣佈“門口辦”正式啟動,作為佛山市“門口辦”改革試點。

銀行網點成為區行政服務中心辦事大廳的延伸。按照政務服務“門口辦”的業務標準,政銀雙方實現了“政銀”數據直連,不僅對各服務網點進行標準化、規範化配置,更重要的是實現信息高效互通。辦事大廳“化整為零”,服務事項來到了企業和市民身邊。

兩家銀行的第一批21個政務服務“門口辦”網點分佈在全區10個鎮街,多靠近商業聚集區、經營聚集地、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區、村改工業園區等區域。“我們正是考慮到附近社區、工業園區距離區行政服務中心較遠,市民、企業辦事還不夠便捷,所以我們要送服務到門口。”區政數局局長林欽耀說。

首批實現的508項政務服務業務多為高頻業務,包括351項“指尖辦”服務事項、102項“自助辦”服務、55項銀行服務網點代收件事項。

其中,“指尖辦”從2019年開始在順德推廣,通過“i順德”APP、“順德政務百事通”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將駕駛證期滿換證、房產證公證等涉及多個政府職能部門的業務實現在線辦理。現有的351項“指尖辦”服務事項中,部分已實現全流程網辦,不熟悉流程的辦事人可以在銀行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完成操作。部分需要提交紙質資料的,辦事人可以郵寄或者由銀行代收轉。“自助辦”針對需要通過“市民之窗”等專用的自助服務終端,接入相關係統才能進行辦理的業務。

對於銀行網點來說,不只是要提供專門的場地用於業務導辦和設備安置,還要對大堂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方便他們進行政務諮詢導辦。4月15日,在順德農商銀行容桂匯東分理處,市民廖先生對銀行工作人員的細緻和專業連連稱讚。由於經常辦理業務,所以廖先生本人已經對相關流程十分熟悉,沒想到銀行工作人員比他更瞭解。

為了減少群眾跑腿次數,推動“綠色”辦事,“門口辦”有一套服務配套體系。企業與群眾可在“i順德”APP上查找和諮詢最近的“門口辦”辦事網點、可辦理事項以及需要準備的相關資料,備齊資料後到現場一次搞定。

區政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優化網點的數量與業務受理能力、受理渠道。到今年6月底,力爭實現新增第二批50個銀行服務網點、800項以上政務服務上線。

資源整合促改革▶▷

政銀企共建共享一流營商環境

與順德長期以來的其他政務服務改革一樣,“門口辦”改革不是一次心血來潮的衝動,而是在現實需求和客觀動力的驅使下,將政府、銀行、企業乃至政府內部的資源進一步整合,共建一流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區行政服務中心在節後延遲開放,在開放後一直通過預約制來控制辦事大廳的現場人流。“隨著現場辦事沒有以往那麼簡便,很多老百姓預約和前往服務中心都有困難。”順德區副區長蔡偉說,儘管許多高頻事項陸續升級為“指尖辦”,但是由於對手機操作不熟悉、不習慣等原因,許多企業和市民還是有很大的現場辦事需求。

政務服務模式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區政數局、區行政服務中心只是改革的牽頭部門,各項業務事實上歸屬於公安、市監、文體、農業、交通等多個單位。各部門的動力越強,改革的動力也就越強。

以“門口辦”中的“指尖辦”事項為例,去年剛剛推出時只有86項業務,到今年2月中旬時總數增加到99項。而到“門口辦”改革正式推行時,“指尖辦”業務迅速提升到了351項。“近期,各相關部門為改革提供了更大力度的支持。”區政數局相關負責人說。

與此同時,銀行網點也有著強烈的服務升級需求,承擔起部分行政服務中心的職能,對其而言不是“虧本生意”。

在提供傳統金融服務的同時,銀行網點由於分佈廣泛,深入社區和企業,從而有著更多的業務機會尚未激活。通過提供政務服務,不但能加強其與政府部門的聯繫,而且有望成為其獲客渠道之一。企業和個人在辦事政務事項的同時,可以一併辦理銀行業務,一些政務事項與銀行業務本身也是環環相扣。

“門口辦”的網點在未來也將不限於銀行,計劃與更多的企業合作,延伸到便利店、快遞網點等。“我們計劃到今年底,在順德8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力爭實現區內政務服務合作網點覆蓋半徑不超過2公里,更貼近小區、貼近園區,政務服務事項能上盡上,構建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林欽耀說。

政府、銀行、企業的資源整合在深化,政府內部各個單位也在加快整合資源。除了涉及行政審批的業務之外,政府“主動出擊”,為企業和市民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i順德”APP雖然由區政數局牽頭建設,但是將口罩預約、金融服務等其他職能部門的功能融合了進來,既方便了企業與市民,也分擔了各部門的工作壓力。

“線上+線下”服務閉環▶▷

推動城市全面智慧變革

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順德率先開展了多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當前,順德作為縣區級基層政府,改革的主要方向已經從內在的審批制度,轉向發揮基層資源整合動員的優勢,與數字政府改革結合,突破審批的時間、空間限制,並在深度和廣度上優化企業服務能力。

在“門口辦”模式中有兩個關鍵環節。一是在銀行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在線完成申辦登記和基本信息填寫,二是線下藉助銀行、政府之間的專用交通網絡以及郵遞網絡,完成實體資料的傳送,構成“線上+線下”的一個服務閉環。

這是順德24小時企業服務平臺的一個延伸。該平臺從去年開始提出和籌劃建設,今年3月上旬,隨著疫情逐漸緩解,企業復工復產進入高峰,平臺在“i順德”APP上提前投入試運行。在順德智慧城市項目的積累基礎上,該平臺以“線上大數據+線下流程再造”的方式,一站式解決各項企業服務難題。

以金融服務為例,一方面,企業通過“i順德”APP進行金融需求登記、機構對接、免費諮詢等。在後臺,服務平臺收到的企業登記信息同步到順德區科技局。另一方面,順德區科技局根據企業需求安排“金融顧問”與其對接。順德全區現在已有超400名金融顧問,均為各金融機構自願報名的業務骨幹,為企業提供不限於本機構業務的專業諮詢。

經過一個多月的優化,現在順德24小時企業服務平臺已經建成了審批服務、金融服務、工程代辦、政企互動、“雲上商城”等板塊,與區委書記熱線等相關單位和系統密切銜接。其中,工程代辦板塊針對既不能全程網上辦理、也不能通過線下郵寄資料完成的審批工作,由區行政服務中心設置專人進行免費代理,是“線上大數據+線下流程再造”的又一典型。

24小時服務意味著“全時”,“全域”則不但意味著地理範圍上以政銀合作等方式打通“最後一公里”,而且意味著儘可能將企業服務全部納入在線辦理的範圍。順德區政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當前351項“指尖辦”事項基礎上,未來爭取所有行政審批和查詢業務都能實現網上辦理。

企業和市民也要儘快適應政務服務模式的轉變。“通過持續的改革,讓政務服務更加貼近老百姓、提升企業運行效率、使整個城市更加智慧,是我們的終極目標。”蔡偉說。

撰文:熊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