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的書單 | 天儀研究院創始人楊峰與他的創業三重境界

老闆的書單 | 天儀研究院創始人楊峰與他的創業三重境界

撰文丨張繼文

編輯丨唐鈺婷

書為舟,揚帆四海任遨遊;書做梯,拾階群山存志遠。創業與創新的路上,更多人需要享受閱讀樂趣,在閱讀中學習成長。4月18日-23日,億歐開展主題為《老闆的書單》的世界讀書日專題報道活動,邀請各行業的商業領袖與投資大佬在分享書單中,分享見識與成長。

近代著名學者在《人間詞話》中用三句宋詞論述了治學的三重境界,如果我們用這“三重境界”來解析創業歷程也未嘗不可。

創業之初,創業者要有“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戰略眼光;創業途中,創業者在遭遇事業低谷時,要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執著。不過,在創業這條路上,走到第二重境界的人很多,但能夠忍受住創業艱辛並熬過第二重境界的人卻不多。

因為熱愛

2015年,中國航天領域解除了“禁錮“,一大批商業衛星公司相繼成立。在諸多商業衛星公司中,天儀研究院因“快”而備受矚目。在公司成立的5年時間裡,天儀研究院已經完成了10次太空任務,併成功將18顆衛星送入太空。

除了“快”這一標籤,天儀研究院的市場選擇也與國內其他衛星公司有著很大差異。

與其他商業衛星公司相比,專注於研製商業航天系統與載荷的天儀研究院有些與眾不同。創立之初,天儀研究院選擇的不是通信衛星和遙感衛星兩大熱門市場,而是冷門的空間科研市場。

隨著天儀研究院不斷髮展壯大,天儀研究院的創始人兼CEO楊峰也在不斷提升自己:“作為一名創業者,我希望自己能為公司和行業創造更大價值。雖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讀書可以幫助我在有效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經驗和知識。”

老闆的書單 | 天儀研究院創始人楊峰與他的創業三重境界

天儀研究院創始人楊峰

在訪談中,楊峰真誠地分享道,他曾經非常討厭讀書。大學期間,他通過培養其他興趣愛好,以求“遠離”讀書這件事。不過,創業後,他漸漸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當你花幾個小時讀一本經典的書,你可以收穫別人用一生的時間獲得的經驗和教訓。因此,讀書的確可以幫我提高效率,讓我創造更大價值。”楊峰補充道。

其實,人做任何事情都有目的,讀書也是如此。有的人為了尋求知識而讀書,有的人為了滿足好奇心而讀書,有的人為了探尋生命的意義而讀書。而楊峰讀書是因為他熱愛著商業衛星這份事業。

以古為鏡

第二次創業的楊峰清楚地知道:企業“活著”有多麼重要。在天儀研究院成立之初,楊峰便提出“三不做和三堅持”原則:不做國家任務、不做傳統的通信、遙感、導航衛星業務、不賣衛星;堅持新技術研究、堅持自主研發衛星、堅持降成本。

在外界眼裡,天儀研究院的套路令人捉摸不透。在接受採訪時,楊峰也表示:“天儀研究院的確選擇了一條比同行更為艱難的道路,受到外界的質疑也很正常,但我認為堅定信念更為重要。”

正所謂“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無論是治理國家還是經營企業,“歷史”永遠是真實的鏡子。“當你回顧歷史時,你會發現歷史總是驚人相似。所以,無論是One web的興衰史還是Space X的成長史,都值得我們學習。” 楊峰分享道。

除了企業發展史,各個行業的發展史也具有借鑑意義。無論是計算機行業還是汽車行業,它們的市場空間均因產品成本降低而逐漸擴大。因此,楊峰對“降成本”有著極高的熱情。

楊峰表示:“目前衛星研製成本居高不下,是因為現有的航天供應鏈是為了搭配‘國家隊’衍生出來的,因此商業航天公司很難購買到高可靠、低成本的零部件。”

為了壓縮成本,天儀研究院在培育新供應鏈體系的同時,也會堅持自主研發。“其實,工業級器件與航天級器件的差別不大。因此,我們從其他行業的產業鏈購買相關器件,進而降低衛星的研製成本。”楊峰進一步解釋。

一般來說,工業級機器件與航天級器件最大的差別是可靠性。因此,天儀研究院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面臨著衛星發射失敗的風險。從天儀研究院公佈的數據可知:第1顆衛星瀟湘一號,在軌運行不到一個月後失聯;第3顆和第4顆衛星的其中一顆,在軌運行不到半年後失聯;其餘16顆衛星均在軌正常運行。

在楊峰看來,一家企業沒有經歷過失敗,很難做到真正創新。因此,為了保持不斷創新,天儀研究院敢於接受失敗。

跨越鴻溝

任何一款高科技產品得到大眾認可,都會遇到一定障礙,商業衛星也是如此。為此,楊峰會閱讀市場營銷類書籍。楊峰認為:“對於科技企業的創業者來說,《跨越鴻溝》是一本必讀書。”

《跨越鴻溝》這本書寫道:在高科技產品市場的開發過程中,最危險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由少數有遠見者所主宰的早期市場向由實用主義者佔支配地位的大批顧客所佔據的主流市場的過渡。而這本書備受追捧的重要原因在於,它為高科技企業提供了適當的策略,幫助企業成功“跨越鴻溝”。

不過,《跨越鴻溝》這本書更多地介紹科技企業如何推廣C端產品,主攻B端市場的企業能從這本書中獲得什麼?

楊峰在覆盤公司已簽約和未簽約客戶後發現,這本書仍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跨越鴻溝》用“技術採用生命週期”這一模型,來衡量消費者對一項新產品的接受程度,並把消費者大致分為創新者、早期採用者、早期大眾、後期大眾、落後者五大類。高科技產品營銷模型的裂縫主要存在於創新者和早期採用者之間,所以,創新者和早期採用者的特徵更具有分析價值。

在B端市場,創新者和早期採用者分別是哪些群體?楊峰分析後發現:“B端公司的‘創新者’是,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群體,而B端企業的‘早期採用者’更多是行業頭部公司。”

於是,在楊峰的帶領下,處於早期市場的天儀研究院憑藉著富有突破性的技術產品和超強的應用落地能力,不斷地吸引行業頭部公司,以求成功跨越鴻溝。

與很多創業者一樣,楊峰不安於現狀、富有冒險精神。或許,正如英特爾創始人安迪·格魯夫所著的書籍——《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寫的一樣,只有“偏執狂”,才能收穫“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成功。

書單推薦

《創新者的窘境》《特斯拉傳》《硅谷鋼鐵俠》 《跨越鴻溝》《鞋狗》《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老闆的書單 | 天儀研究院創始人楊峰與他的創業三重境界

閱讀讓人走的更遠,而企業家的優秀與成功和他們熱愛閱讀密不可分。點擊鏈接,查看專題內更多嘉賓書單推薦:
https://www.iyiou.com/topic/lbds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