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听完了上千集故事后,教会了我几件事

这一周,大宝乐乐(6+)发烧了,在家待了一周。他开始进入了疯狂听书模式,每天听书好几个小时。这一年来,他听完了《晚安妈妈睡前故事》(近1000集),《米小圈上学记》,《酷哥酷发明》,《工爸家庭笑话》,最近他又听完了《少儿版西游记》,最近在听《大耳朵图图》。

还有《米小圈写作小秘笈》,《幽默西游》,《十二生肖新传》,《童话相声》,《林汉达上下五千年》各听了一些。

从喜马拉雅转战到口袋故事app,他很喜欢口袋故事,里面都是配音极好的儿童故事。他听了那么多故事之后,我有了这些感悟。首先就是,听书太好了,绝对是解决老母亲的神器,听书跟阅读一样可以扩大知识面,学习。

养妈薇X:ccun8695。

1、要让孩子有无聊的时间

不要拿兴趣班把孩子的自由时间填满,乐乐一开始听书的时候,都是因为他太无聊了,家里大部分时间都是不开电视,pad时间都是控制的。他觉得在家太无聊了,家里的玩具积木也都玩腻了。

2、大人的榜样作用是最好的

因为我喜欢听书,为了满足我听书的需求,我买了喜马拉雅音响,家里都是听书的声音。很快他在我每次听书的时候,都要跟我抢,慢慢地他开始喜欢听书。

3、10后已经开始为知识付费了

他为了听喜欢的《大耳朵图图》,全集要90元,他拿出了他的压岁钱。平时很节约,不轻易花自己的钱。这让我很开心,大人们有时候都还不习惯为音频付费,10后已经开始为知识付费,这是个好的习惯,为自己喜欢的知识付费。

4. 大人要向孩子学习专注力

孩子听书的时候,非常专注,沉浸在故事里。而我听书的时候,经常会看下手机,刷下友圈。这是孩子教会我的,做一件事情,要专注。

5. 从孩子的兴趣开始

从乐乐听书开始,我一直是让他按照他的兴趣来,他喜欢听《晚安妈妈讲故事》,虽然我觉得故事一般,但是喜欢就听吧。《米小圈上学记》我甚至觉得不好,但是还是依着他。他自己选择的,主动性跟兴趣就很高。

6. 大人适当引导

但是如果完全依着孩子,有可能孩子会走偏,毕竟孩子不懂的更多,不知道有很多经典的东西。所以我在孩子听了大半年后,我还是会给孩子一些建议,比如《少儿版西游记》,他从一开始很排斥到很喜欢,如果我不引导的话,他也许就错失了一部好作品。当然引导还是要在孩子喜欢的基础上。如果他实在不喜欢,那么没关系,毕竟好的作品那么多,总有喜欢的。

我们约定,如果我推荐一部作品,他听完后,就可以奖励自己,自由选择一部。

7. 小宝4岁+不喜欢听书,是怎么被引导的

小宝的话,专注力时间没有那么长的。自从听了刘墉的亲子课后,我明白了,大宝应该是听觉型的孩子,小宝是视觉型,不要强求。大宝听了那么多故事后,她有时候在旁边会听一些,但是很快就不听了。我基本不管她,也不强迫她听。

直到她听了《大耳朵图图》后,她也特别喜欢,能够听上几集就很不错了。每个孩子不一样,要根据自己的孩子来。

8. 其他一些注意的

不要拿着手机听,可以用蓝牙小音响搞定。听的时候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太近,保护好耳朵。

我是养乐多妈妈,养着乐乐(6+)和多多(4+)的妈妈,浙江大学硕士,曾是500强IT工程师妈妈。分享育儿,干货,正能量,提升自己,遛娃两不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