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3家!邁克生物新冠檢測產品獲FDA緊急授權「最·新聞0420」

國內第3家!邁克生物新冠檢測產品獲FDA緊急授權「最·新聞0420」

一週行業熱點,盡在醫趨勢的午間新聞

上週醫療行業重磅不斷:

  • 瑞德西韋在華兩項試驗已終止,在美臨床效果顯著;
  • 強生一季報:醫療器械版塊營收下降8.2%,預計全年下滑2%--5.5%;
  • 2020年度最具創新力藥企:羅氏和阿斯利康位居榜首,恆瑞醫藥首次上榜……


01【時事】最新疫情簡報:美國死亡病例超4萬!哈佛流行病學家:美國或需社交隔離至2022

4月19日,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9日15時(北京時間20日3時),美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超過4萬例,達到40585例。

4月15日,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項新報告中,美國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家Marc Lipsitch

領導的研究團隊表示,一次性的封鎖措施並不能阻止新冠病毒的傳播。為了防止醫院不堪重負,美國或需保持社交隔離措施直至2022年。

在研究中,該團隊假設新冠肺炎會像導致與普通感冒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一樣,成為季節性疾病,在寒冷的月份傳播率更高。


02【熱點】阿里成立新醫藥公司,劍指醫療器械

4月14日,據企查查數據顯示,阿里巴巴又新成立了一家醫械公司——南通潤邗商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註冊資本1000萬元,經營範圍包括第一類醫療器械銷售、第二類醫療器械銷售等。

全資大股東為上海盒小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疑似實際控制人為TAOBAO HOLDING LIMITED,總股權比例為43.8906%。

在新冠疫情期間,最緊缺的第一、二類醫療器械即為口罩、額溫槍等,目前國內市場需求已基本滿足,但海外市場仍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阿里在此時新成立的公司,很可能會經營一些醫療急需物質。


03【熱點】瑞德西韋在華兩項試驗已終止,在美臨床效果顯著

4月15日,由於無法招募到符合要求的病人,導致入組率低,吉利德科學叫停了在中國進行的兩項臨床試驗。

  • 重症組臨床試驗的最新狀態已經更新為“終止”,意味著臨床試驗提前結束,將不會重新開始,參與治療的病人將不再接受觀察或者治療。
  • 輕度和中度症狀組的最新狀態更新為“暫停”,意味著臨床試驗提前結束,但是未來有可能重新開啟。

而在美國另一項臨床試驗中,瑞德西韋取得了優異的表現。

根據美國醫學新聞網站STAT16日的報道,在目前進行的一項臨床試驗中,芝加哥大學醫學院使用瑞德西韋治療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後,患者發燒和呼吸道症狀迅速消失,幾乎所有的病人都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出院。

這項臨床試驗包含125名新冠肺炎患者,均參與了吉利德公司的2個3期臨床試驗。在這些患者中,有113人屬於重症。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瑞德西韋的藥物治療。


04【熱點】國內第3家!邁克生物新冠檢測產品獲FDA緊急授權

4月15日,邁克生物新型冠狀病毒 2019-nCoV 核酸檢測試劑盒 (熒光 PCR 法)獲得FDA簽發的緊急使用授權(EUA)。

截至目前,美國 FDA 已緊急授權批准36款新冠檢測產品。包括33款國外產品、3款國內產品。

  • 邁克生物: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
  • 華大基因:新型冠狀病毒SARS-nCoV-2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
  • 南京科維思:新冠病毒(COVID-19)檢測試劑盒(數字PCR法)

據介紹,邁克生物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同時檢測2019-nCoV中ORF1ab/E/N三個基因,用於鼻咽拭子、痰液的檢測,可實現2個小時內完成96個測試。


05【政策】互聯網醫療首次納入首診政策,6省市或率先試點

4月14日,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聯合印發《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這是國家層面首次提出將首診納入互聯網醫療、醫保,突破了以往只允許進行常見病、慢性病的線上複診政策,將進一步釋放互聯網醫院的活力。

方案提出:“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為載體,在衛生健康領域探索推進互聯網醫療醫保首診制和預約分診制,開展互聯網醫療的醫保結算、支付標準、藥品網售、分級診療、遠程會診、多點執業、家庭醫生、線上生態圈接診等改革試點、實踐探索和應用推廣。”

目前,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為河北省(雄安新區)、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等6個省市範圍內。

也就是說,這六個省市,將有可能率先試點互聯網醫療醫保首診制。


06【政策】天津“4+7”續簽結果公佈,3品種替換中標企業

4月19日,天津市醫藥採購中心公佈“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品種續簽結果,其中22個品種續簽原中選企業,部分品種價格有所下調;阿託伐他汀鈣片、恩替卡韋分散片、蒙脫石口服散劑3個品種替換中選企業。

  • 阿託伐他汀鈣片中標企業由北京嘉林變更為樂普製藥和齊魯製藥
  • 恩替卡韋分散片變更為恩替卡韋膠囊,中標企業由正大天晴變更為蘇州東瑞
  • 蒙脫石散中標企業由海南先聲變更為浙江海力生、哈藥集團中藥二廠、湖南華納大藥廠

天津市從4月14日起開始陸續部署“4+7”續簽工作,“4+7”續簽結果將在4月25日同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一起執行。


07【產品】強生:若臨床試驗如期進行,明年一季度將產超6億劑新冠疫苗

4月14日,據CNBC報道,強生表示,如果原定於今年9月開始的人體試驗按計劃進行的話,公司計劃在2021年第一季度末生產6億至9億劑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上個月底,強生表示,其新冠病毒實驗疫苗的人體試驗將於9月開始,並可能在2021年初獲得緊急使用授權。

強生還承諾與美國聯邦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發展局合作,投資10多億美元,共同資助疫苗研究。

強生首席執行官戈爾斯基(Alex Gorsky)向投資者重申,這家美國製藥公司將以“非盈利”的方式提供疫苗,以備緊急使用。


08【上市】創新藥企康方生物擬於4月24日港交所上市,預計募資超3億美元

4月14日,康方生物(Akesobio)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提交全球發售文件,計劃於2020年4月24日上午9點30分正式在港交所上市交易。

據悉,康方生物本次預計募資23.7億港元~25.8億港元(3億美元以上),發行市值在113.55億~123.47億港元之間。

國內第3家!邁克生物新冠檢測產品獲FDA緊急授權「最·新聞0420」

▲康方生物招股書

康方生物成立於2012年,致力於自主研發新一代創新型抗體藥物。其管理團隊由來自全球知名藥企工作多年的免疫學家、抗體藥物研發和GMP生產專家組成。

據悉,該公司已有20多個藥物開發項目,包括12個處於臨床階段開發的抗體,六個雙特異性抗體(兩個處於臨床階段)及四個獲得FDA的IND批准的抗體。

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擁有獨特的Tetrabody雙功能抗體開發技術,並通過Tetrabody技術開發了一系列以PD-1為基石的雙功能抗體新藥。


09【上市】獲得FDA批准的中國第一家化學發光公司——新產業生物拿到IPO批文

4月17日,據證監會官方發佈,近日核准了深圳市新產業生物醫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順利拿到IPO批文。而距新產業在2017年12月27日過會,已經間隔了842天。

深圳市新產業生物醫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12月15日,專注於化學發光免疫分析領域的研究:

  • 2010年2月,將中國第一臺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成功推上市場。
  • 2016年,將智能化的“模塊化生化免疫分析系統” 成功推上市場;
  • 2017年7月,新產業生物通過美國FDA 510(k)審核,獲得准入許可,正式成為中國第一家獲得美國FDA准入的化學發光廠家;
  • 2018年,新產業生物成功發佈全球最快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MAGLUMI® X8;
  • 2019年7月,新產業生物自主研發的丙型肝炎化學發光產品成功通過歐盟CE List A認證,成為中國第一家丙肝試劑榮獲歐盟CE最高認證的化學發光廠家。


10【公司】強生一季報:醫療器械版塊營收下降8.2%,預計全年下滑2%--5.5%

4月14日,強生發佈了一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第一季度營收為207億美元,同比+3.3%,超出預期。各部門營收如下:

  • 製藥部門營收為111.34億美元,同比+8.7%;
  • 消費者健康部門營收為36.25億美元,同比+9.2%。
  • 醫療器械板塊成績欠佳,營收為59.32億美元,同比-8.2%,其中高利潤率的用於骨科手術和視力矯正的產品受到的打擊尤為嚴重。

強生把醫療器械營收慘淡的原因歸於近期的疫情,同時下調了2020年的預期營收。

強生預計,公司2020年營收將為775億美元至805億美元,同比-2.0%至-5.5%;該公司此前預計2020年營收將為854億美元至862億美元,同比+4.0%至5.0%。


11【合作】GSK與賽諾菲首次開展合作,攜手研發新冠疫苗

近日,葛蘭素史克(GSK)賽諾菲(sanofi)宣佈,雙方已經簽署合作意向書,將利用兩家公司的創新技術開發針對2019冠狀病毒病的佐劑疫苗,以助力應對當前的疫情大流行。

賽諾菲將提供基於重組DNA技術的S蛋白2019冠狀病毒抗原。這項技術生產的抗原與病毒表面的蛋白質基因精確匹配,並且編碼該抗原的DNA序列已被整合到桿狀病毒表達平臺的DNA中,該平臺是賽諾菲在美國獲得許可的重組流感疫苗產品的基礎。

GSK將提供其預防疾病大流行的疫苗佐劑技術。在疫情大流行的情形下,佐劑可以減少每劑疫苗所需的疫苗蛋白量,從而可以生產更多劑量的疫苗。


12【榜單】2020年度最具創新力藥企:羅氏和阿斯利康位居榜首,恆瑞醫藥首次上榜

近日,IDEA Pharma發佈了2020年度醫藥創新指數(Pharmaceutical Innovation Index)排行榜,以及2020年度醫藥發明指數(Pharmaceutical Invention Index)排行榜。

  • 醫藥創新指數排行榜中,羅氏首次登上榜首;
  • 針對研發管線的醫藥發明指數排行榜中,阿斯利康保持了行業第一的位置。

此外,恆瑞醫藥首次登上了這兩個榜單,在醫藥創新指數和醫藥發明指數中分別位居第13名、第15名,這也是本次唯一一家入選的中國企業。

國內第3家!邁克生物新冠檢測產品獲FDA緊急授權「最·新聞0420」

“醫藥創新指數”將創新定義為研發回報,它在連續五年(2014-2019年)的基礎上客觀地評估績效,從而衡量、評估藥企向患者提供創新產品的能力,以及市場運營。該指數已經有6年多的歷史。

國內第3家!邁克生物新冠檢測產品獲FDA緊急授權「最·新聞0420」

“醫藥發明指數”旨在評估醫藥公司發現創新在研療法的能力,以及研發管線中在研療法的“創新性”。該指數由IDEA Pharma在2019年11月首次推出。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