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麗雄殿依山聳,方壺勝狀贊萬千,淺析輝煌建築圓明園

引言

眾所周知,圓明園是清王朝著名的皇家園林,始建於康熙四十六年,總共歷時五代王朝,經由五個帝王之手,總共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建築歷程。並且因其佔地面積廣闊和非凡的藝術造詣,所以圓明園又有“萬園之園”和“一切造園藝術典範”的美稱。同時也是康乾的盛世標誌之一。

瑰麗雄殿依山聳,方壺勝狀贊萬千,淺析輝煌建築圓明園

一、圓明園是東方的博物館,是彙集了一個民族幾乎所有想象力而建造的世界奇蹟。

圓明園可謂是滿清王朝祖孫三代的傑作。滿清皇室在遼東興起。據古書載:“遼東冬季,非常的嚴寒。但夏季卻沒有酷暑的煩惱。因此在滿清皇室入主中原之後,由於他們十分不習慣北京在盛夏之時萬分乾燥、炎熱的氣候。所以到了康熙初年,便逐漸開始修建離宮的園林。”而圓明園就是所修建的離宮園林之一。

圓明園不僅僅是作為皇帝的夏宮所在,同時,他也是皇帝長期生活辦公的地方。在一定的意義上,可以作為滿清王朝最高的統治中心。自圓明園建造以來大約歷時百餘年,在這百餘年裡,經滿清皇室祖孫三代之手,不斷的營建,不斷的維護,使圓明園成為了囊括中西景觀,匯聚奇珍異寶的萬園之園。在園明園裡。珍藏著難以估計的稀世之珍、華物天寶,所到之處琳琅滿目——先秦時期的各種青銅、各種禮器;魏晉時期和唐宋時期各式各樣的書畫真跡,裡面還陳列了數不盡書的異國字畫。想是中華千百年來的精髓大量都集中在這兒了吧,更不用說是圓明園的裝潢了,奢華至極,無法想象。著名的法國作家雨果在參觀了圓明園後曾言:

“圓明園是神奇無比,光彩奪目的東方博物館。是彙集了一個民族幾乎所有想象力而建造的世界奇蹟”。那麼圓明園的富麗堂皇也可想而知。

瑰麗雄殿依山聳,方壺勝狀贊萬千,淺析輝煌建築圓明園

在圓明園的建造過程中,有兩位皇帝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那就是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圓明園,顧名思義為皇帝的後花園。因此,皇帝的意見在圓明園的設計中,是非常重要,以及具有崇高地位的。不論是形式還是格局,又或者是圓明園建築的裝飾細節。皇帝都會親自過問。

雍正皇帝,作為圓明園的第一位主人。在繼位之後,就對圓明園大張旗鼓的開始擴建。在許多時候,雍正都事必躬親,親自指導圓明園的建造與裝修,小到室內所鋪設精裝的厚薄度,他都要仔細的過問。曾經有一次。雍正覺得圓明園佛堂內的金磚厚度太厚,就立刻命令有關修建圓明園的人員,並下旨更換金磚,一切的規定按照養心殿佛堂內的標註更換。此外,雍正還特別喜歡歐洲風格的藝術品,因此特意安排如意館的畫家來參與圓明園的裝修設計,並且要求其繪製各種畫作張貼在圓明園的內外。

對圓明園藝術造詣貢獻特別大的,除了雍正皇帝就是乾隆皇帝了。古書載,乾隆皇帝具有相當高的文學修養。琴棋書畫中,除了琴,乾隆皇帝的詩詞、書法以及繪畫都具有非常高的造詣。此外,他對造園藝術也頗有研究。因此乾隆皇帝認為,在園林中最高的境界應該是掌握對方建築的核心,為不是一味的效仿外型,所以,之於仿造建築,乾隆皇帝希望圓明園能仿建出所仿建築的

內在價值與本質精神。圓明園內也有乾隆在全國各地搜尋的各種景觀美植,更是有西方獨特的形態和建築形態。在乾隆皇帝的助推之下,圓明園的整體建築格局,就有了包羅萬象的感覺,可謂是九州四海的微縮,古典造園的巔峰。

二、圓明園的景觀佈局包含了全國各地不一樣的景色,百川大東彙集於海。

據說,乾隆皇帝每次南巡都會帶著如意館的畫師一同前往。百川大東匯於海,但凡是乾隆皇帝看中的江南名園,他都會讓畫師繪製成圖樣帶回北京,仿建於圓明園當中。久而久之,似乎全國各地有名的園林都被收納在了圓明園當中。比如,圓明園西峰秀色的小廬山中有一段假山就模仿於江西的廬山;再比如,別有洞天的意境中,有一座假山是模仿的西湖龍井中的一片雲疊。由此可見,圓明園是凝聚了十八個世紀東西方園林建築藝術的精華之中的精華,也是近代東西方人類文明交流的歷史見證。

瑰麗雄殿依山聳,方壺勝狀贊萬千,淺析輝煌建築圓明園

其實,圓明園的建築在很大的程度上既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中沉澱了幾千年的審美情趣,又時刻彰顯著滿清王朝皇帝家國天下的一種情懷。它有著以下幾個方面的體現。

首先是圓明園的建造靈感,有一部分是取決於儒家的理念與佛道的經典。舉個具體的例子吧,比如,位於圓明園後湖之間大島上的九洲清宴。古時候人們常用九州來代表中國,那九州清宴自然就是希望天下太平美好的意思。又如同位於圓明園後湖西北隅杏花村館西側的萬方安和中的“萬”字。在佛教中,“萬”字象徵著太陽或者火。他們認為,這個“萬”字包含著天下萬德、天下吉祥的寓意。而滿清王朝的皇帝希望自己的江山永存,權勢永在,於是就比較信奉於儒家的理念和道家的經典,又或者是其他的古代神話傳說,諸如此類。

還有一部分的建造靈感源於古代的經典名人故事。比如,位於圓明園後湖的碧桐書院中位於北側的坐石臨流。這個地方,是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典故。這個典故講述的是晉代王羲之與謝安、孫卓等四十一個好友在蘭亭集會並賞景作詩,抒發情懷的故事。而著名的

《蘭亭集序》,也便是王羲之在這一次集會中所作,並且也成為了千秋佳話。又或者是圓明園中的武陵春色。這一處講述的是宋代的著名理學家周敦頤。而與周敦頤密切相關,為人熟知的便是愛蓮說了。乾隆皇帝把蓮花開放的最好的一處的園林命名為“濂溪樂處”。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圓明園的景觀在一定程度上與古代名人將士有關係,同時蓮花也就代表了滿清皇帝對於為官,為政之中號召的清正廉潔的理念。

瑰麗雄殿依山聳,方壺勝狀贊萬千,淺析輝煌建築圓明園

同時,也有部分園林景觀,取自於古典詩書中的意境。在中國長長的歷史道路上,出現過許多傑出的詩人。這些詩人在自己的生涯中也為我們描述了許多令人嚮往的意境。其中讓人難以忘懷之一的便是晉代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描述的景色——與世隔絕的桃林,讓人心向神往。而位於圓明園後湖西北側的武陵春色,便是借鑑於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運用巧妙的造景手法,構造了一個“桃花園”

瑰麗雄殿依山聳,方壺勝狀贊萬千,淺析輝煌建築圓明園

此外,除了古代名人、古典詩詞,圓明園的建築也有部分是取材於古代的繪畫與傳說。小時候,曾看過的《西遊記》裡面的東海龍王的宮殿也是富麗堂皇般璀璨驚豔,使人感嘆。而東海龍王的宮殿是源自於東海龍宮傳說,唐代著名的山水畫家李思訓則把這個傳說繪製成畫——《仙山樓閣圖》,在圓明園中位於福海中島的蓬島瑤臺,便是取自於這一幅畫。如此一般,這樣心血建造的圓明園僅次於紫禁城,好不讓人驚歎。

瑰麗雄殿依山聳,方壺勝狀贊萬千,淺析輝煌建築圓明園

結語

法國作家雨果曾經言:“曾經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座萬園之園,是西方任何著名建築都比不了的寶園。”是啊,這樣一座盛世之園,如何比擬,又如何超越?

但自圓明園被毀,價值便無法衡量。我們或許也不必過於懊惱已經失去的,但卻也要明確現在擁有的,以及保護現存的遺蹟。這座名副其實的無價之寶,萬園之園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告訴身為中華兒女的我們,圓明園是一個借鑑,更是一個例子。如今,擁有更發達的科學技術,更高超學識的我們甚至可以創造出更不一樣、更美的園林景色,但即便如此,圓明園的精神仍然使我們無法超越,因為它不可衡量,它不存在於現在,只存在於歷史漫漫的長河之中,只存在於數數萬萬中華民族兒女的心裡,它無法泯滅的“美”和無法忘卻的“奢華”也時時刻刻地在警醒著我們——必須要更加努力,更加精心的維護以及保護我們現擁有的古人的“智慧結晶”,而去避免再度失去導致無法挽回。

參考文獻:

《圓明園詞》

《追尋遠去的盛景:圓明園》

《圓明園三百年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