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朝陽有關的兩個成語故事

不食周粟、老馬識途這兩個歷史典故,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然而,許多人卻不一定知道,它們都出自朝陽。




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

和朝陽有關的兩個成語故事

《中華成語大辭典》“不食周粟”條目:食:吃。周,周朝。粟,小米。不吃周朝的小米。

《史記·伯夷列傳》記載:“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伯夷、叔齊於商亡後不吃周粟而死。形容氣節高尚,誓死也不願與非正義或非仁德的人有瓜葛。

伯夷和叔齊是商朝末年孤竹國國君亞微的兩個兒子。伯夷是老大,叔齊是老三。由於叔齊聰明伶俐,很得老國君的喜愛,孤竹君生前立三兒子叔齊為繼承人。但是,按照當時的規矩,君位一般都要傳給長子,傳給老三有點名不正言不順。過了幾年,孤竹君去世,叔齊出走,欲讓位給兄長伯夷。伯夷也不願作國君而逃避。孤竹國的大臣們見老大和老三相繼離去,只好立老二作了國君。

後來,伯夷、叔齊二人在路上相遇,他們聞聽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善養老幼,非常仁義,深得人民擁戴,於是,決定去投靠周文王就這樣,兩人在周國住下來。許多年過去了,伯夷和叔齊都成了白髮蒼蒼的老人。周文王去世了,周武王繼位當上君王。周武王執政不像他的父親那樣溫和,上任不久,就以周文王的名義去討伐商紂王。討伐無道的商紂王本來是正義之舉,而在伯夷和叔齊的眼裡,這種行動卻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的,他們決定冒死去諫阻周武王。武王不聽,決意滅商,兩年以後,周武王終於滅掉了商朝。

周武王滅商以後,天下都歸附了周朝,而伯夷、叔齊卻認為這是不道德的事情,兩個老先生對周武王非常失望。為了表達他們不做周朝臣民的意願,他們以吃周朝土地生長出來的糧食為恥辱,於是隱居到首陽山中,靠採食野菜、野果充飢。

轉眼到了深秋,天一天天冷了起來,山上的野果和野菜越來越少了,兄弟二人開始為吃飯發愁了。有時候一天只能採一兩把野菜,兄弟二人互相謙讓著湊合著吃一點,勉強能夠維持生命而已。山下的老百姓知道他們兩個的來歷,看他們可憐,勸他們下山去弄一點糧食吃,但他們寧死不從,大家也只好讓他們順其自然了。

有一天,二人正在山上採野菜。迎面走過來一個村婦,村婦說:“糧食是周國的土地上長出來的,難道薇菜就不是周國的山上長出來的嗎?何必那麼認真呢?還是下山吧。”伯夷叔齊聽了這話,索性連野菜都不吃了。不久,他們就餓死在了首陽山上。成語“不食周粟”就來源於這個故事。朝陽市喀左縣的大陽山,古代稱白狼山,傳說就是伯夷、叔齊隱居的首陽山。

從西周到春秋,直至戰國中期,遼西地區居住著孤竹、東胡、山戎幾個族群,有關史料記載頗多。《管子·小匡第二十篇》“(燕)北至於孤竹、山戎、穢貉,拘秦夏”。《國語·齊語》:“(齊桓公)北伐山戎,刜令支,斬孤竹而南歸。”韋昭注:二國,山戎之與也。令支,今為縣,屬遼西 ,孤竹之城存焉。《竺氏家譜》:“孤竹君,諱初,字子朝,姓墨臺氏,襲孤竹君國,在遼西。”

除文獻記載和孤竹地名外,在遼西地區曾先後出土過大批商代早、晚期青銅器,這些青銅器的集中出土地點在大淩河上游的喀左縣境內,是遼寧最早出土殷商青銅器之地。朝陽出土的青銅器上了國家名片---郵電部發行的郵票。1973年3月6日,喀左縣平房子公社北洞大隊第三生產隊村民在村南一丘岡上挖石頭時,在距地表30釐米深處發現六件排列整齊的青銅器,五罍一瓿,其中包括著名的“獸耳銜環罍”。此罍口頸內有銘文四字---“父丁孤竹罍”和一個族徽---“亞微”。獸耳銜環罍是商晚期的器物,現藏遼寧省博物館。唐蘭等著名學者據此考證:“喀左屬孤竹無疑。”

其實,早在清朝,學者呂調陽的《漢書地理志詳釋》認為,在今遼寧喀左縣“南八里有故龍山城,蓋即令支城也……東北二十五里有元利州城,蓋志所云孤竹城。”

喀左縣當代學者於長江說:“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喀左一帶是古孤竹國的轄區,商周時代的青銅器在這裡多次出土,前些年,在喀左挖掘出土一個燕侯盂。這個燕侯盂後來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中的甲字號文物,堪稱國寶。匽侯盂內壁刻有“匽侯做盂”的銘文,其意為“匽侯用來盛飯的盂”,“匽”是“燕”的古體,匽侯就是燕侯。毫不誇張地說,伯夷、叔齊就是咱們喀左人!”



老馬識途智出山谷

和朝陽有關的兩個成語故事

《中華成語大辭典》“老馬識途”條目:老馬能辨認出道路。《管仲、隰(xi)朋從(齊)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文中的“孤竹”即孤竹國,遠在春秋時期,朝陽屬孤竹國領地。那時北方的山戎族不斷向南侵擾,燕國邊患無窮。公元前663年,齊國國君齊桓公應燕國國君燕莊公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齊桓公率兵打敗了山戎,山戎敗退到大淩河流域的孤竹國境內。齊軍大軍深入,所向披靡,最終攻入孤竹國,殺死山戎頭領密盧和孤竹國國王答裡呵,這個從商朝開始管轄朝陽地區的孤竹國就此滅亡了。

齊桓公率領的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裡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他們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裡走出山谷。時間一長,軍隊的給養髮生困難。情況非常危急,再找不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裡。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後化險為夷,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老馬識途”的成語就出自於此歷史故事。

現在,大淩河一帶還有叫“孤竹營子”的村莊,可見遼西古國“孤竹國”的深淵影響。

在遼西許多縣誌中,對“孤竹”也都有記載。民國十九年《朝陽縣誌》序中記載,“考之史冊,朝陽在商周為孤竹國”。《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志》記載:“商,境內屬孤竹國領地。”《凌

源縣誌》:“此地商代屬孤竹國地,周初為燕國疆域,燕昭王十二年置右北平等郡。”有專家學者認為:孤竹人原為商先人旁支墨胎氏氏族。商部落迂迴南下中原時,孤竹人逐漸與部落聯盟分離,開始獨立生存。後來,輾轉與燕山腹地遊牧,發展成遊牧與墾殖並舉階段,定居在近遼寧朝陽地區。商湯三月丙寅日封孤竹,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紅山文化牛河梁先民們去了哪裡?文字沒有記載,但也不是無據可查,而是發展成古商人南下中原,一部分落地生根,演化為孤竹人,留在遼西地區繼續繁衍生息。文明火炬的不斷傳承,構成中華民族的偉大文明。

來源:朝陽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