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小螃蟹

外出兩日回到家裡,一進門有種異味撲面而來,這味不算很大,但卻很好分辨,一種帶著鹹味的氣味。它從廚房而來,來自一個塑料罐。

上週的週末,那是一個晴朗溫暖的日子,一家三口臨時決定去海邊“趕海”。“趕海”——這是兒子對它的稱呼。作為一個在甌江入海口生活了 近四十年的我來說,上一次“趕海”也只能追溯到小學時光,再大點就未曾去過了。那一片廣袤的灘塗、那一片的壯麗的樹林、那一片五彩的果園,這一切都已變成向兒子吹噓的資本了。想帶他去重溫我的過去,重溫那掏鳥窩、捉螃蟹、煮糖水等等等等,但現實總讓很難辦到。那樹林、那果園都已不在,那灘塗也已變得不在那麼自然,一條猶如巨龍般的防洪壩讓它失去了“原生態”。

坑坑窪窪、泥沙飛揚,這是通往今天的目的地唯一的一條路。這條路是在一條防洪堤上,這路面本該是平整的,但終究是無法承受那工程車的“蹂躪”。一處滿是石子的空地,停著幾輛破舊的運沙車,還有幾輛小麵包,往前走點,能看到一個碼頭樣子的建築。建築的遠方的海面上停著滿滿的小漁船。

“爸爸,這麼這些船上都沒人?”兒子盯著那些船。

“漁夫們還沒上班呀,他們現在是把船停在灘塗上,等退潮了,你就可以看到這些船都是泥土上。”兒子點點頭。

. 順著這沙子路往另一邊走去,那裡的海水退了寫,露出那黑色的土地。它一格一格猶如那黑色的網帳,還有那數不清的泥洞。

“爸爸,這個洞裡有隻小螃蟹。“兒子用手急切的招呼我。

剛想用手裡順道撿來的木棍去戳的時候,那螃蟹已逃之夭夭。

“這裡有只小的。”

一隻五毛銀幣的大小的螃蟹,躲在一顆小石子的後面,它想逃奈何已無路可去,家裡帶來的罐子終於可以派上用場了。

缺少工具的我們,面對那些洞裡稍大點的螃蟹,只能嘆嘆氣,眼睜睜的看著它們消失在眼前。時間慢慢的過去,那些光溜溜的石頭浮出來越來越多。太陽也早已被雲朵所遮擋,海風也漸漸的大了些,雨滴悄悄的落了下來。

天氣的雖然在“惡”化,人卻越來越多,他們身披雨衣、腳穿雨靴、手拿網兜,一看就是“常客”。他們在這石頭上來回穿行,隨時翻閱石頭,不一會又多上了來。

“還是有些早了,等海水再退些。”

雨越來越大,溫度也下降了些,對於我們來說,在下去也不太合適了。兒子心有不甘,眼睛望著窗外的雨水,眼裡充滿的是失望。

“我們先回家吧,下次再來。”

給罐子裡換了了水,泥土也清洗的差不多了,將那兩隻尚存活的小螃蟹又扔了進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