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令人颜面尽失的“软毒品”

槟榔,在2018年也曾引起过一阵轩然大波,关于槟榔的报道,网络也有不少。不过在最近的这段时间里,又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我也是无意间看到湖南卫视两年前的节目,看到节目里“口味王”的广告,今天旧事重提,再谈一谈槟榔。

槟榔,令人颜面尽失的“软毒品”

作为一名口腔医生,对槟榔并不陌生。在学习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癌的章节时,教授就在反复强调,槟榔与口腔癌的发病是密不可分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已经将槟榔列为Ⅰ类致癌物,与烟草同级别,证实了吃槟榔是诱发口腔癌的重要诱因。

槟榔,令人颜面尽失的“软毒品”

湖南省作为口腔癌发病的重灾区,据医学统计,90%以上口腔癌都与槟榔相关。2018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接到45例口腔癌患者,其中有44人是有长期嚼槟榔的行为。在《中国牙科研究杂志》刊登的一篇论文显示,仅在湖南省长沙市5家医院,口腔癌发病人数从2005年的305例增加到2016年的2108例。在2016年的2108个口腔癌患者中,长期嚼槟榔的就高达1803人。

槟榔,令人颜面尽失的“软毒品”

口腔癌目前多以手术治疗为主,部分辅以放疗化疗,超过半数以上的患者手术治疗后会因为癌症复发而死亡,五年生存率约为50%。即使手术成功,也会因面部外形的永久性损害及口腔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槟榔,令人颜面尽失的“软毒品”

嚼槟榔诱发口腔癌,这样触目惊心的报导加上那些令人不寒而栗的照片,对大众来说已经有了很强的警示作用了。不沾的人,永远也不会沾。但对于沾过的人,即使槟榔有万般不是,却也还是止不住一再尝试。原来身边的朋友中也有位医生,即使深知槟榔的危害,却也忍不住要去试探这个边缘,还振振有词道:“偶尔嚼一嚼,提神醒脑,无伤大雅。”每周嚼一次槟榔,就成了习惯。

槟榔,令人颜面尽失的“软毒品”

槟榔为什么也像香烟一样,具有成瘾性呢?

槟榔中含有一种名叫“槟榔碱”的物质,这种物质不但能刺激咀嚼者的神经,使其产生兴奋感,而且还能增强神经的耐受性,也就是让咀嚼者对这种物质越来越不敏感,从而为致瘾打下基础。

喜欢尝鲜是年轻人的特点,其实很多人第一次接触槟榔体验并不好,嚼过之后,先是感觉头晕、胸闷,紧接着就是心跳加快,一股锁喉的感觉令人几乎要打120,难受至极,很多人会发誓今生再也不嚼槟榔。但那只是一种初体验,年轻人的好奇心、不服输以及从众的群集效应,让他们又开始第二次、第三次,逐渐成瘾而沦为槟榔的忠实客。近些年这种软毒品在全国各地广泛传播开来。

槟榔,令人颜面尽失的“软毒品”

“在湘潭市一家医院的肿瘤科病房里,49岁的敬思军整个人虚弱的躺在病床上,旁边站着的,是已经身心俱疲的妻子贺常红。 纱布下盖着的,是被切开的气管,这已经是他第二次住院了。 第一次手术,切除了部分软腭与2/3的舌头; 自那以后,他失去了所有的生命尊严和生活品质。 吃饭喝水经常被呛到,说话也含糊不清,甚至无法咳痰,只能用大棉签伸到嘴里把痰挑出来。 一家人常常安慰他,命保住了就行,别的就忍忍吧。 没想到,一年后,肿瘤在口腔左侧复发了。 这一次,他的气管被切开……一根导管从鼻孔插入,直抵胃部,靠营养液维持着他的生命; 他,仅仅是活着,而已。”

这是《槟榔王国中的“割脸人”》中的一个故事。这篇文章于2013年横空出世,并广为流传,让人们熟知了槟榔这个软性毒品的危害,并认识了槟榔王国中6000万的受害者。“他们被割掉舌头,他们被切去牙床,狰狞的手术伤疤撕裂了他们的面庞,癌变的噩耗宣布着他们的死亡……他们曾经都是槟榔的痴迷者,是那颗黑色的果子,将他们带入了病魔的深渊……”

槟榔,令人颜面尽失的“软毒品”

槟榔是如何一步一步导致口腔癌的发生的?

据医学统计,66%的咀嚼槟榔者有口腔黏膜病变,其中口腔黏膜下纤维病变占7%,白斑占3.9%,扁平苔藓占5.2%,这些都属于癌前病变。

其中OSF(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症),更是嚼食槟榔的特异性疾病,如果口腔科医生在临床发现OSF,一定要追溯其嚼服槟榔史,基本上一问一个准。

产生OSF的原因是摩擦+槟榔碱。槟榔是需要咀嚼来获得其快感的,偏偏它的纤维又非常粗糙,容易通过摩擦造成口腔黏膜局部损伤,在此同时,槟榔中含大量具有细胞毒性的槟榔碱会通过咀嚼释出。长期的槟榔碱刺激会导致口腔黏膜纤维化。

槟榔,令人颜面尽失的“软毒品”

当病人开始出现OSF,会感觉口干舌燥,并且口中有烧灼感,尤其在进食刺激性食物时更为明显。也有一些病人早期出现口腔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当病人不管不顾这种情况,OSF 就会进一步发展,出现无缘无故的口腔疼、口干、吃东西尝不出味道。到后期,会连开口都变得困难,不能吹口哨及吹灭蜡烛,张口受限,说话不清,连吞口水都觉得困难。

医生如果对这样的病人进行口腔检查,会发现患者口腔黏膜变白,轻度不透明状,触诊发硬,可发现纤维条索。如果发生此症后不及时阻断槟榔的摄入,任由槟榔碱的反复刺激与累积,尤其是工业化生产中为追求口感上瘾而加入的各种添加剂的协同作用,即诱发敏感人群的致癌基因突变,最终导致口腔癌的发生。

槟榔,令人颜面尽失的“软毒品”

而更可怕的是湘潭地区的一句谚语“槟榔加烟,法力无边”,这原是本地槟榔成瘾者对服用感觉的一种描述。但事实上,他们无意中陈述了一种事实:现代医学统计证明,槟榔和烟草同时作用于口腔比单食槟榔更易患口腔癌。

而除了口腔表现以外,槟榔中的有害物质被身体吸收后,还可引起肝癌、食道癌、胃癌、肺癌及宫颈癌,钙、维生素 B12及胆固醇代谢异常,以及影响排卵、精子活力,对怀孕妇女来说,引起小产、不育及死婴等生殖健康异常。

作为一名医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呼吁大众远离槟榔,是否依从,全凭自己。我们改变不了“槟榔文化”,就像我们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决定不了槟榔产业的走向。为了您的健康,请您拒绝槟榔。

槟榔,令人颜面尽失的“软毒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