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之花綻放在劍川脫貧攻堅一線

劍川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全縣有57個非遺項目分別列入國家、省、州、縣保護名錄,其中國家級3項、省級6項、州級5項、縣級43項;有國家、省、州、縣代表性傳承人391名,其中國家級2名、省級30名、州級15名、縣級344名。劍川縣1996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木雕藝術之鄉,2000年被評為全國文化工作先進縣,2008年又被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劍川縣以傳統工藝振興為抓手,發揮民族地區和深度貧困地區傳統工藝項目潛力,變“軟實力”為“硬支撐”。通過建設傳統工藝工作站,緊緊圍繞木雕、布扎、石雕等傳統工藝,探索創新“企業+傳習所(基地)+貧困戶”文化扶貧模式,帶動貧困群眾技藝創新、就近就業、增收致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非遺之花綻放在劍川脫貧攻堅一線

帶動貧困群眾技藝創新、就近就業、增收致富

注重“選育” 壯大本土“非遺”人才隊伍

加強對全縣非遺傳承人的管理,與傳承人簽訂傳承責任狀組織專人對各級非遺傳承人傳承情況進行督查,並於年底進行考核,充分發揮傳承人的作用。加大對非遺人才隊伍的支持幫助力度,出臺《劍川名匠評選實施辦法》,目前,評選出18名“劍川名匠”,成立6個木雕石雕企業名匠工作室,由名匠帶頭負責,分領域、分片區走村入戶開展技能培訓。劍川縣獅河木雕協會與雲南技師學院合作,在全縣8個鄉鎮的貧困村開展木雕技能人才培訓20餘期,培訓木雕人才3000餘名。劍川縣還發揮優勢,積極探索非遺項目助推“三區三州”脫貧攻堅,在省人社廳等相關部門牽頭協調下,為怒江州貢山縣43名獨龍族、傈僳族、怒族、藏族等學員舉辦為期3個月的木雕技藝培訓,劍川興藝木雕公司與雲南技師學院合作,先後到迪慶州維西縣高泉村開展3 期木雕扶貧培訓班,累計培訓學員196名。截至2019年,全縣從事木雕工藝人員有21000多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360多人,月收入3000到4000千元左右,實現產值4.74億元, 木雕產業已經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非遺之花綻放在劍川脫貧攻堅一線

劍川木雕

注重“搭臺” 讓技能人才有授藝“舞臺”

結合全縣產業佈局,按照發揮特長、就近工作、帶動能力強的原則,積極為鄉土人才發揮作用搭建平臺。建立木雕文化園區1個、石雕文化園1個,正在建設木雕旅遊小鎮1個,組建46個專業人才合作社、協會,成立木雕、石雕等生產加工銷售公司22個,成立劍川白曲、白族阿吒力民俗音樂、石寶山歌會、白族布扎、梅園石雕等11個傳習所。充分發揮傳習所的積極作用,引導、鼓勵傳習所開展各類非遺項目的傳承、保護、宣傳等工作,組織布扎、木雕、石雕、白曲、阿吒力民俗音樂培訓班,培訓學員1500多人次。舉辦兩屆劍川木雕藝術博覽會暨劍川木雕文化節,組織非遺傳承人開展旅遊產品創意雕刻大賽、傳統古建築藝術成果展、民間絕活技藝展示等系列活動。2019年,與泰國清邁府杭東縣簽訂文旅產業合作備忘錄,雙方政府致力於多種形式的合作,把劍川木雕藝術小鎮和邦他外木雕小鎮的合作打造成“一帶一路”中泰互利合作的典範。

注重“帶動” 引導人才在脫貧攻堅一線頂幹

在全縣開展“人才頂在脫貧攻堅一線、幹在脫貧攻堅難處”脫貧帶富行動。立足村情,依託木雕、石雕、布扎、土陶等優勢非遺項目,整合行業、專項、社會、金融、對口幫扶等各類扶貧資金,以金華鎮梅園村、甸南鎮獅河村、沙溪鎮石龍村為主,組織實施“一村一品”工程,培育壯大木雕、石雕、布扎、刺繡、土陶等特色文化產業,輻射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以梅園村為主的石雕產業從業人員達3000多人,年產值達1000萬以上。以農村婦女為主力軍的白族刺繡、布扎等非遺產業從業人員已達2000多人,分佈在5個鄉鎮29個村,年創收達2000多萬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婦女620人,年創收入620多萬元。鼓勵支持貧困群眾以入股文化產業合作社、龍頭企業、集體組織等形式,完善“企業+基地+貧困戶”“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加快推進文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打造“大理劍川民族木雕家具產業園”,推動旅遊與當地特色農產業、手工藝品融合,旅遊業與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建設、精準扶貧等融合發展,形成扶貧就業、產業發展和文化振興的多贏格局。依託阿鵬藝術團、非遺傳承人等組建了“白曲宣講團”,圍繞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作白曲、小品等精品節目,在全縣8個鄉鎮開展3輪200餘場次白曲宣講,參加群眾達2萬餘名,深受群眾喜愛。

非遺之花綻放在劍川脫貧攻堅一線

繡娘培訓

注重“充電” 激活非遺人才內在動力

依託與中央美院對口幫扶戰略合作協議,和雲南大學“縣校合作”等機遇,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組織開展美術工藝、工匠技藝、農村實用技術等方面的專題培訓,自2017年以來,推薦3批4名劍川學員採取隨堂上課的方式到中央美院進修;3批5位中央美院教師到劍川開展培訓講座,為本土人才和基層群眾分類開展訂單式培訓、定向培訓,提升本土人才“吸優”和“傳技”的能力。組織60多名非遺傳承人參加“文化部、教育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成立大理傳統工藝工作站劍川基地暨中央美術學院駐雲南大理劍川傳統工藝工作站,舉辦“劍川傳統工藝大講堂”9期,受益人群達800多人。著力加強青少年非遺傳承弟子培養,每年開展4次白曲演唱和龍頭三絃彈奏培訓班,開展2次以上劍川白曲進校園進課堂活動,傳承後勁不斷增強。

注重“創新” 煥發非遺產業強大生機

積極探索“非遺+”模式,大力促進非遺文化融入現代生活,進而助推非遺文化產業升級發展,實現民族文化傳承由“輸血”向“造血”轉變,讓傳承千年的文化遺產為脫貧致富帶來新生機,助力脫貧攻堅。創新“非遺+文旅”模式,在沙溪興教寺內打造匠心手作館、阿吒力民俗音樂展館,在工作站設置非遺展,計劃在劍川古城內通過與依文集團合作打造劍川古城茶馬古道鄉愁街,通過搭建線下展示和體驗非遺文化平臺,提升文化內涵和品質。探索“非遺+文創”,開展特色農副產品和文化旅遊小商品包裝設計,開展文化旅遊小商品設計和劍川特色農副產品包裝設計工作,推出乳餅、稗子酒、黑陶等產品的新包裝。通過與中央美術學院合作,成功研製出首款土陶燒烤盤和首套黑陶“甲馬”,拓展劍川傳統工藝新種類。舉辦劍川縣“手工劍川·走進生活”旅遊商品創意大賽,推出的木雕果盤、布扎生肖小件等20多件作品大批製作並在市場上暢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