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范仲淹的《蘇幕遮》: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品范仲淹的《蘇幕遮》: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是我國北宋時期一位出色的文學大家,取得了很多成就,他提出的不少思想對後世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接下來,筆者與大家一同鑑賞的是他的《蘇幕遮》: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

品范仲淹的《蘇幕遮》: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雲天藍碧,落葉鋪滿了大地,天邊的秋色連著秋波,波上瀰漫著空翠帶一絲寒意的秋煙。遠處的山峰沐浴著斜陽,天空的盡頭緊連著江水。那不解思鄉之愁的芳草一直往前延伸,直到那夕陽以外的天際。默默地思念著故鄉,黯然悲傷,煩人的羈旅愁緒根本無法排遣,每天晚上只有做了美夢才能入睡。當明月照進高樓時不可獨倚,頻頻地把酒灌入自己的愁腸,讓它化成相思的眼淚。

品范仲淹的《蘇幕遮》: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首詞抒發了作者羈旅思鄉的感情,它最主要的特點在於可以用沉穩雄健的筆力抒發自己婉轉的愁緒,可謂是聲情並茂,與一般的婉約派詩詞大有不同。上片寫的是秋景,湛藍色的天空,鑲嵌著朵朵碧雲,茫茫的大地上鋪滿了片片已經枯萎了的黃葉。五邊的秋色一直往前延伸,與那永不停歇的江水融匯在一起。

煙波浩渺的江面上總是霧濛濛的,一片空濛,還有幾分青翠。遠處的山峰映照著落日的輝光,天的盡頭連接著江水。芳草無情,無邊無際,一直往前伸展,直到那連落日都照射不到的遙遠地方。

品范仲淹的《蘇幕遮》: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幅景象,境界宏偉,加上空靈的氣象,畫筆描繪起來都是極其困難的。正是因為如此,它才顯得不同凡響。眼前的這番秋景觸發了作者內心的憂思,與此同時,內心的憂思又情化了作者眼前的這番景象。就這樣內外交感,很是和諧。

秋景的淒涼蕭瑟,與作者內線你的憂思完全合拍,秋景蒼茫又寂寥,則又和作者內心的惆悵完全符合,還有連綿不絕的秋景,又和作者內心無窮無盡的憂思息息相通。在這裡作者從明出寫了天、江、山,層層描寫,暗含思鄉之情。直到“芳草無情”,才把情感推向了頂峰。以無情襯有情,化眼前之景為情思。

品范仲淹的《蘇幕遮》: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整個上片寫的詩遼闊無邊卻又毫無感情的秋景,在文人筆下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很少見的。那悠悠的思鄉之情,也從芳草之間暗暗透露出來,寫思卻又不見“思”,這樣由景至情的過渡很是巧妙。

下片的第三句和第四句,從表面上來看像是在說愁思也有消失的時候,實際上作者是想說它們是無窮無盡、難以消除的,一直梗在心頭。如此寫來,作者想要表達出來的情意變得更加深切。“明月”這句寫的是作者在夜間因為憂愁而難以入眠,雖然月光十分皎潔,高樓上的景色很美麗,也不可以獨自一人倚欄觀望,因為這樣做會增添內心的惆悵。

品范仲淹的《蘇幕遮》: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結尾兩句寫夜不能寐,於是借酒消愁,但酒進到愁腸之中,竟然化成了相思淚。想要排遣相思之苦沒想到更添了幾分,這兩句情感真摯,別具新意又顯得很自然。

這首詞上片寫的是景,下片寫情,一方面寫出了詞人寬廣的胸襟和對自然的熱愛,襯托出離情的悲苦,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下片所抒之情的深切。最特殊的地方就在美景和柔情的融合,情景交融,把離愁寫出了一種境界闊遠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