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開啟128個研發項目,這家機構如何跨越成果轉化“死亡谷”?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1978年,美國印第安納州資深參議員Birch Bayh先生接到一個特殊的求助: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的一位教授不無焦慮地表示,儘管該校獲得了多個政府資助的項目,但由於“誰出資、誰擁有”的政策,研發成果和一切後續性研發不能由發明人獨享,導致大量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


兩年後,美國國會通過了由Birch Bayh和Robert Dole聯合提交的提案,這便是大名鼎鼎的《拜杜法案》(Bayh-Dole Act), 它使得大學、研究機構能夠享有政府資助科研成果的專利權。不過,儘管諸如《拜杜法案》這樣的利好政策極大地激發了技術發明人轉化科技成果的熱情,但想要把學術發現真正轉化為實際產品(如醫療產品),仍然是一個全球性難題。


6年開啟128個研發項目,這家機構如何跨越成果轉化“死亡谷”?


作為一個非營利性研究中心,TDI(Tri-institutional Therapeutics Discovery Institute)致力於搭建學術界和產業界之間的橋樑,並通過臨床前研究,努力推進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洛克菲勒大學(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和威爾·康奈爾醫學院(Weill Cornell Medicine)科學家的突破性發現。


自2018年起,Peter Meinke博士就任TDI的Sanders主任一職。Peter Meinke博士曾在默沙東研究實驗室工作了20多年,在藥物發現及開發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2017年,因為在突破性丙肝新藥Zepatier的研發工作中的傑出貢獻,他被授予美國化學會“化學英雄獎”,這也是化學領域最具分量的獎項之一。在藥明康德內容團隊今天的這篇專訪裡,Peter Meinke博士分享了他管理TDI這樣一個獨特組織的心得,以及對該行業多年來的動態與趨勢的深刻洞見。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Meinke博士您好,很高興能夠對您進行專訪。作為學術界和產業界之間的一座橋樑,TDI如何實現自己的目標?


Peter Meinke博士:TDI為學術項目提供了工業規模的技術支持,有望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範圍(相較學術環境而言),在疾病相關的背景下快速評估特定治療靶點的效用。這是通過TDI建立的一系列學術/行業合作伙伴關係,以及所打造的“創新與教育計劃”(Innovation & Education Initiative)實現的——後者負責提供各種培訓與支持,以最大程度地提升這些夥伴關係對學術領域藥物發現的影響。藉助我們的學術/行業合作伙伴的基礎設施、人力資源、知識資本及慈善家的慷慨支持,我們努力實現自己的使命。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TDI有多少個運營項目?它們是如何遴選出來的?


Peter Meinke博士:截至目前,TDI一共有23個治療項目,其中生物製品和小分子差不多各佔一半。由於我們的項目是合作推進,所以能夠充分利用各實驗室的專業知識。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早期項目組合(涉及約25個尚處發展初期的項目),這大概佔用了10%的資源。


6年開啟128個研發項目,這家機構如何跨越成果轉化“死亡谷”?

▲TDI的部分研發管線(圖片來源:TDI官方網站)


為了決定要進行哪些項目,TDI有一個年度提案申請流程,但也在年內滾動地接受項目。TDI構建了一個獨立的科學顧問委員會,其成員通常是醫藥公司/生物技術公司前高管,他們在業內都頗負盛名。這個委員會研究潛在的項目,並對它們進行排序(就像NIH的撥款審查過程),然後設定一條資金線。我們可能會接受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申請者。此外,我們還擁有專注於某個項目的顧問委員會,以提供我們所缺乏的技術專長。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從歷史來看,TDI運營項目的成功率是多少?


Peter Meinke博士:僅僅6年的時間裡,TDI已接受了60個生物製品項目,68個小分子項目。截至目前,我們的努力已催生出兩家新公司,並向生物技術/醫藥公司授權了6個項目。


我們還有3個已在動物模型中進行過驗證、可供授權的項目。此外,另有12個項目已經獲得了新機制的動物概念性驗證,其中5個正在積極進行授權討論——小分子和生物製品幾乎各佔一半。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總體而言,成功率大概是20%。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眾所周知,在當今的研發領域,外部合作和夥伴關係至關重要, TDI是如何實踐的?


Peter Meinke博士:TDI參與的很多項目與世界各地的國際性大學及研究機構合作。武田(Takeda)公司是ITDI的合作伙伴。雖然TDI支持的許多項目與武田的興趣點並不一致,但武田對此卻感到很高興,因為利用這個機會,可以接觸到很多重點領域的前沿研究。對於尚不處在武田戰略利益範圍內的項目,通過創建一個名為Bridge Medicines的營利性虛擬公司,來對資產進行轉化開發。作為一家虛擬開發公司,Bridge Medicines也與藥明康德有很緊密的合作。


藥明康德提供的化學服務也對TDI至關重要。TDI運用了大量的生物分析,藥明康德幫助TDI建立分析並將其小型化,進行高通量篩選。在這裡要特別提一下,藥明康德針對關鍵脫靶物的“counter screen”對於TDI非常重要,從中可以瞭解到相關化合物的更多信息。


我們還會進行動物藥理研究。例如,有一次我們需要對某種可能的脫靶效應進行復雜深入的動物研究。如果實驗有負面結果,可能就會導致項目終止。因此,我們必須確保使用了適當的標準,進行正確的研究。藥明康德的科學家在確保實驗設計恰當,有合適對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知道這一實驗在高技術標準下得以實施。最終,我們的分子沒有展現出不良信號。僅憑自己的力量,我們很難做到這一點。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與您之前的經歷相比,領導TDI這樣的組織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Peter Meinke博士:領導一個像TDI這樣的組織感覺大不一樣,事實上,我非常開心,且收穫滿滿。這裡有經驗豐富、富有創造力的科學家,他們來自不同的科學領域,擁有不同的專業知識。我們不斷地問自己,“什麼是阻止項目進展的關鍵障礙?”關鍵是要迅速做出決定,投入資源解決問題,即便存在一定風險。


得益於行業的進步與發展,藉助外部資源,我們如今可以做自己原本無法辦到的任何事情。我們與藥明康德的合作關係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在小分子和生物製品前沿領域,我們沒必要專門構建一個大型化學或生物部門,因為有藥明康德的專業能力為我們保駕護航。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在您眼裡,藥物發現和研發的世界是如何演變的?您觀察到了怎樣的趨勢?


Peter Meinke博士:生物技術和學術界的作用日益明顯。越來越多的大型醫藥公司的管線來自小型生物技術公司和學術界。曾就職於醫藥公司、有藥物研發經驗的人才紛紛扎入小公司的汪洋大海中——這些小公司正在進行創新和高風險的項目,以滿足人們的未竟需求。


這些小機構通常只有一個或少數幾個項目,留給它們的時間和餘地都非常有限,所以它們非常專注於證明“是的,這個假設是有道理的”,或者“是的,它將有助於治療某種疾病”。接下來,在它們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擁有資源和必要資金的醫藥公司將大舉進入,通過收購或展開合作,以真正快速地將其應用於臨床和現實世界。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您認為可能帶來重要改變的技術是什麼?


Peter Meinke博士:在小分子的世界,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找到一個合適的、高質量的起始點。所以,我們花了很多精力在計算技術上,這些技術讓我們可以產生這個起點。我們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Schrodinger軟件,在TDI,有三位全職計算科學家使用這些工具,可見它對於我們有多麼重要。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非常感謝您為我們帶來了這麼多的真知灼見,接下來是最後一個問題,您是否認為癌症有可能從治療轉向治癒?


Peter Meinke博士:眾所周知,與抗生素的發現一樣,免疫腫瘤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為癌症治療帶來了根本性變化,事實上,免疫腫瘤學的使用已超越了腫瘤學領域。這導致了CAR-T平臺的發展,並隨之帶來了越來越多的變化。人們真正開始學習和了解人體免疫系統如何控制疾病狀態,因此,如果以適當的方式進行調節,那麼它將產生深遠的影響,而這已經超出了癌症治療的範圍。


參考資料:

[1] TDI Serves as a Bridge Between Academia and Industry, Leveraging All It Needs for Innovation. Retrieved December 30, 2019, from https://wxpress.wuxiapptec.com/tdi-serves-as-a-bridge-between-academia-and-industry-leveraging-all-it-needs-for-innovation/[2] USPTO Marks 30th Anniversary of Bayh-Dole Act. Retrieved December 9, 2010, from https://www.uspto.gov/about-us/news-updates/uspto-marks-30th-anniversary-bayh-dole-act


注:本文旨在介紹醫藥健康研究進展,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