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財報AB面:增長穩健,短債劇增

4月22日晚,金地集團發佈2019年業績報告。“穩定性”成為已過而立之年的金地的關鍵詞。年報顯示,2019年,金地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34.2億元,同比上升25.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0.75億元,同比增長24.4%。綜合毛利率、淨利率在行業中處於高位,分別為40.5%、24.5%。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合作項目的增多,金地集團少數股東損益佔比進一步增高。此外,淨負債率雖然在行業中不高,但是一年內到期需要償還的短期債務劇增。

合作項目增多,少數股東分走近35%淨利潤

根據年報,2019年,金地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34.2億元,同比上升25.1%,公司房地產項目結算面積393.22萬平方米,同比上升53.8%;結算收入573.92億元,同比上升24.6%。金地集團表示,營業收入上升主要是由於並表範圍內的房地產項目的結算面積增長。

分區域來看,華南、華北、華東、東南、華中區域的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加64.83%、54.26%、-66.72%、103.01%、331.46%。對於華東區域營收大福下降,金地集團在上證互動平臺回覆投資者時表示,主要原因是受本期結算項目聯合操盤因素的影響,並表的比例有所下降。

在賺錢能力上,2019年,金地集團實現淨利潤154.65億元,同比增加27.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0.75億元,同比增長24.4%;房地產業務結算毛利率為41.3%,保持行業較高水平。

不過,需要關注的是,在金地集團淨利潤構成中,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劇增,2019年為50.18億元,同比增加71.5%。

這背後主要是金地集團過去幾年合作項目增多。在撬動規模增長的同時,也使得淨利潤流向少數股東。

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金地集團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佔比分別為72.2%、66.9%、65.2%,與此同時,少數股東損益佔比也逐年增加,分別為27.8%、33.1%、34.8%。

規模之後,提高新增土儲加強權益佔比

在銷售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後,金地集團也在有意識地加強權益佔比。

年報顯示,2019年,金地集團進一步擴大投資佈局,新進入11個城市,分別為貴陽、廊坊、鄂州、台州、江門、襄陽、九江、漳州、湛江、蕪湖、威海,全年共獲取土地113宗,總投資額約1200億元,新增了約1688萬平方米的總土地儲備,這也是金地集團連續三年新增土儲超過1000萬平方米。

在新增土儲權益佔比方面,2019年權益儲備約886萬平方米,佔比為52.5%,而2018年為44.9%。

截至2019年末,金地集團進入了全國61個城市,總土地儲備約5233萬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約2802萬平方米,佔比53.5%。

而在2015年-2018年末,金地集團總的土地儲備面積分別為2600萬平方米、2950萬平方米、3770萬平方米和4400萬平方米,其中權益土地儲備分別為1600萬平方米、1500萬平方米、1930萬平方米和2300萬平方米,權益佔比分別為61.5%、50.6%、51.2%及52.3%。

淨負債60%,但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激增

相比於不少房企動輒過百的淨負債率,金地集團的槓桿率並不算太高。金地集團在年報中表述,截至2019年末,資產負債率為75.40%,剔除並不構成實際償債壓力的預收賬款後,公司實際資產負債率為67.16%,淨負債率為60.24%,而2018年同期是57.36%。

不過,金地集團短期需要償還的債務劇增。截至2019年12月末,金地集團有息負債合計947.58億元,其中,銀行借款佔比為49.8%,公開市場融資佔比為47.56%,其他融資佔比為2.64%。公司長期負債佔全部有息負債比重的63.01%,而2018年同期為81.85%,這也就意味著短期負債佔比快速增加。

在短期債務方面,截至2019年12月末,金地集團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約為328.1億元,同比增加296.92%。其中主要是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為188.4億元,同比增加137.5%;一年內到期的應付債券124.8億元。這也使得金地集團的速動比率下降了0.11個百分點至0.66,流動比率下降了0.18個百分點至1.44。不過,金地集團持有的貨幣資金餘額為451.42億元,現金短債比約為1.29,雖然有所下降,但是仍能覆蓋短期債務,保持在安全邊界。

為此,金地集團積極借新還舊。今年3月份,金地集團110億元公司債券獲上交所通過。對於募集資金用途,金地集團表示,擬用於償還公司到期債務或到期/回售的公司債券。

在整體融資環境收緊的一年,金地集團的融資成本並不算太高,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金地的債務融資加權平均成本為4.99%,而2018年末為4.83%。

同樣在融資層面,金地集團近日來的一則公告引發監管問詢。4月20日晚間,金地集團公告稱,將金地集團2018年公司債券(第二期)(品種一)的利率由5.29%大幅下調至1.5%,引發市場熱議,並招來上交所問詢,希望金地集團說明上述調整是否符合約定。

根據此前《募集說明書》約定,發行人有權決定在本期債券存續期內的第2年末調整後1年的票面利率,若發行人未行使利率調整權,則本期債券的後續期限票面利率仍維持原有票面利率不變。

也就說,對於利率調整,從規則上來講,金地集團的操作或許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巨大的利差,仍然引人關注。

對於下調利率原因,金地集團在公告中稱,根據當前的市場環境,發行人選擇下調票面利率。

在業內人士看來,疫情之下,房地產行業融資環境漸松,通過調整票面利率,讓存續債券持有人回售,可以以更低利率發行新債,以降低融資成本。金地集團年初發行的一筆10億元超短期融資券,發行利率僅為2.83%。

新京報記者 段文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