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殼不遂、肝胰腺白化腸炎、白濁水,這些河蟹早期問題怎麼解決?

據統計我國河蟹產業目前養殖年產量80萬噸左右,產值近800億。雖然近些年風頭被同屬甲殼類的小龍蝦(2019年產值近4000億)搶走,但依舊是我國特種水產養殖領域裡的重要經濟品類。目前“新冠疫情”給各行各業所造成的衝擊和影響還在繼續,對於河蟹產業又帶來了哪些影響?現階段河蟹養殖也即將步入新一輪養殖週期,河蟹養殖前期管理十分關鍵,苗種放養後,4、5月份加強生產管理工作尤顯重要。那麼在河蟹早期養殖過程中的幾大常見問題(

蛻殼不遂肝胰腺白化腸炎白濁水)又有怎麼樣的處理辦法呢?我們水產養殖網近期邀請了上海海洋大學吳旭幹教授做客線上直播課堂,在線分享了《河蟹成蟹養殖早期管理的關鍵技術》,他針對河蟹早期養殖過程中的常見問題都講了些什麼,筆者帶你重溫一遍老師的精彩講課內容。

蛻殼不遂、肝胰腺白化腸炎、白濁水,這些河蟹早期問題怎麼解決?

河蟹收穫季節

疫情對河蟹產業的影響

影響成蟹銷售

由於疫情發生的時間節點正值春節期間,很多河蟹養殖戶為了趕上春節期間的價格高峰,將大批河蟹存塘惜售。抗疫期間全國範圍內的運輸受阻、消費受限、很多養殖戶大量河蟹滯銷塘口。作為河蟹主產區江蘇宜興、金壇和泗洪等地區的成蟹銷售受到很大影響。

蛻殼不遂、肝胰腺白化腸炎、白濁水,這些河蟹早期問題怎麼解決?

大量成品蟹存塘積壓

影響扣蟹苗種銷售

扣蟹主產區例如:上海崇明、安徽宣城和江蘇啟東的扣蟹銷售受疫情影響也比較大。

影響苗種放養

很多大閘蟹的養殖區,苗種依靠外購,疫情期間交通受阻,導致苗種運輸過程受影響很大,影響了這些苗種外購養殖區的投苗、放苗進程。

影響塘口用工

疫情管控導致人員流動困難,導致部分大型養殖基地用工短缺。同時全國範圍內的交通運輸受阻,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河蟹養殖相關飼料、動保等漁需產品的銷售,從而影響了產業活力。

河蟹產業現狀

產量提高

隨著河蟹養殖技術、模式的不斷進步,河蟹畝產也在不斷提高,就興化地區而言,畝產由5年前的140斤/畝到最近的200左右/畝。

規格變大

隨著在種苗繁育階段在親本選育、苗種孵化等方面不斷重視,近幾年養殖河蟹的規格也在不斷變大。公蟹由原先的3兩/只-4兩/只,母蟹由原來的2.4兩/只-2.8兩/只。

投入成本加大

隨著池塘租金、人力、生產性資料的成本不斷增加。河蟹的養殖成本由原先的4000元/畝到現在的6500元/畝左右。

大規格成蟹價格下降

隨著近幾年,特種名優水產品的養殖不斷髮展,導致消費者的可選擇性增多,河蟹消費逐漸走向大眾消費。(批發價格: 2.8-3兩母,2015年70元/斤,2019年40-50元/斤)。

河蟹流通渠道多樣化

河蟹的銷售模式由以往的傳統渠道(菜場、超市),逐漸開始向線上銷售轉變的新型銷售模式。

通過對於目前對於河蟹產業的現狀分析,未來河蟹品質、品牌和流通渠道越來越重要,這也是未來河蟹產業的競爭力所在。隨著氣溫的不斷回升,河蟹養殖新的週期即將拉開序幕,在早期河蟹養殖的過程中養殖戶經常會遇到哪些常見問題?又有哪些解決辦法呢?

早期養殖常見問題及處理辦法

蛻殼不遂

原因:

藥水苗:藥水苗可造成蟹苗蛻殼變態為子蟹後,身體無法吸收鈣質,甲殼無法變硬,常遊至池邊大批死亡。

菊酯泡塘的池塘:很多河蟹養殖戶河蟹養殖池塘冬季清塘過程中會使用菊酯泡塘。很多養殖戶在泡塘過程中沒有控制好泡塘的時間以及劑量,導致菊酯進一步的滲透進入土壤,導致殘留過多。

頻繁殺蟲和調水:養殖戶在河蟹養殖過程中,頻繁殺蟲、調水,導致水體毒素累積,河蟹產生應激,導致蛻殼不遂。

螺螄投放過多: 早期不宜投放太多螺螄,大量螺螄在水體中會增加水體耗氧量,消耗飼料飼料,建議早期河蟹養殖池塘投放50-100斤/畝。

蛻殼不遂、肝胰腺白化腸炎、白濁水,這些河蟹早期問題怎麼解決?

河蟹蛻殼不遂

處理辦法:

1、在早期養殖過程中,投餵全價顆粒飼料,增加河蟹營養。3 月底到4 月初河蟹通常進行第一次蛻殼, 這次蛻殼的成活率是決定河蟹養殖成活率的重要因素。蟹種在越冬期間能量消耗大,蟹種停食,體內養分得不到有效供應,特別是今年越冬期間投餵更少,不但養分得不到有效供應,免疫和代謝都受到影響,投餵優質全價配合飼料, 其不但可以促進河蟹蛻殼, 還可以增強河蟹的免疫抗病力。

2、在清塘過後,尤其是用菊酯類產品清塘的塘口,在放苗前,應用有機酸解毒,保證殘留被中和消耗掉。

3、降低殺蟲、調水頻率:在養殖過程中應儘量保持養殖水體的水環境處在一個比較平衡的狀態。儘量減少殺蟲、調水的頻率,尤其是在河蟹蛻殼期間更應減少此類讓河蟹產生應激反應的情況發生。

4、適當控制水草密度,蛻殼前後加強增氧,防止缺氧導致蛻殼不遂。

肝胰腺白化

原因:

餌料

投餵不新鮮的冰鮮雜魚,雜魚體內組胺和致病菌較多,組胺含量過高很容易導致肝胰腺白化。

中毒:

農藥中毒的藥水苗、池塘頻繁殺蟲和殺青苔。

池塘淤泥較多

底質惡化,導致河蟹長期處於環境脅迫狀態,也容易導致肝胰腺中蝦青素和胡蘿蔔素等營養成分大量消耗。

水質惡化

水體中硫化氫超標和溶氧不足容易導致肝胰腺發生病變白化。

蛻殼不遂、肝胰腺白化腸炎、白濁水,這些河蟹早期問題怎麼解決?

河蟹肝胰腺白化

處理辦法:

1、在投餵的過程中用河蟹全價顆粒飼料代替冰鮮雜魚。全價顆粒飼料可以給予河蟹生長過程中提供全面的營養元素,不會攜帶組胺、和致病菌。

2、通過水質調節,改善養殖池塘底質、增加溶氧給河蟹的生長過程,提供一個較為舒適的生長環境,降低體內蝦青素、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的消耗。

腸炎

病因:由於早期氣候異常和投餵雜魚,河蟹很容易產生腸炎,該病一般因水質不良、飼料變質或消化不良引起細菌性感染所致。

病症: 河蟹攝食減少或拒食,口吐黃色泡沫,病蟹消化不良,腸胃發炎,水腫,打開腹蓋,肌肉發白,輕壓肛門,可見有黃色黏液流出,腸道發炎、發紅且無糞便,有時肝、鰓會發生病變。

蛻殼不遂、肝胰腺白化腸炎、白濁水,這些河蟹早期問題怎麼解決?

河蟹腸炎

處理辦法:

儘量避免冰鮮魚的投餵,改用優質全價配合飼料;投餵時要控制好投餵量,避免因投餵過量導致水體中殘餌過多,影響水質。同時還要適時的進行調水、改底保證養殖水體水質適宜河蟹生長。

白濁水

原因:

5-6月份隨著溫度上升,池塘容易枝角類、橈足類大量繁殖,導致水體難肥,同時枝角類、橈足類的大量繁殖造成水體溶氧降低,同時水體變渾濁影響水體中水草光合作用,夜間水草耗氧量也急劇增加,導致氨氮、亞硝酸鹽濃度偏高。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不利於螃蟹生長以及蛻殼。

蛻殼不遂、肝胰腺白化腸炎、白濁水,這些河蟹早期問題怎麼解決?

河蟹養殖池塘白濁水

處理辦法:

建議用阿維菌素殺蟲,殺蟲後及時解毒,第二天進行及時肥水(晴天)。但使用阿維菌素很多養殖戶會控制不好使用量,導致池塘內河蟹受影響,比較安全的方法燈光誘捕與生物防治法除蟲方法也能很好的處理水中的枝角類、橈足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