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半場:12億用戶的支付寶生態“喚醒”4萬億餐飲產業

支付寶發消費券不是一錘子的流量買賣,而是“一攬子的數字化賦能”

文/王子威@零售威觀察


近4個月的抗疫大戰後,國內各省市已經連續多天出現無本地新增案例,湖北援鄂醫療隊已經完全撤離,武漢也在4月8日重啟——一切正在慢慢恢復,走向正軌。

毫無疑問,大部分產業都在疫情中受到了衝擊,餐飲業可謂重災區。

從行業規律看,每年春節都是餐飲業最大的旺季,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第一季度餐飲行業收入6,062億元,同比下降44.3%——季度數據甚至低於2019年春節期間7,242億的餐飲總額。2月份,一份來自中國烹飪協會的報告也側面證實了這一情況:2020年春節期間年夜飯的退訂量達到94%。

一季度的生意沒了,二季度就成為餐飲業能否恢復的關鍵時期了。

新冠疫情下半場:12億用戶的支付寶生態“喚醒”4萬億餐飲產業


【壹】新冠疫情,餐飲行業自救

準確地說,餐飲行業的“自救”從2月份就開始了。

一方面,既然消費者不能“進店吃飯”,那麼商戶就直接將做好的成品、半成品擺到門口、擺進社區;另一方面,餐飲品牌調整線上線下策略,將電商業務作為主戰場,比如米粉品牌霸蠻就通過“28天電商自救”,實現半成品速食米粉全渠道銷售增長300%的奇蹟;當然,還有一部分商戶通過外賣業務,也實現了自我救贖。

與此同時,地方政府也發出了“紅包”,通過實打實的消費券進行消費刺激。

在這輪刺激下,餐飲業的數據確實有了一定回升。過去一個月,全國已有超過18個省份的40個城市、區縣通過互聯網平臺發放消費券,其中多數地區以支付寶為主要發放渠道。支付寶官方數據顯示,全國通過支付寶發放的消費券已經拉動消費過百億,餐飲行業是拉動效果最明顯的三大行業之一。

新冠疫情下半場:12億用戶的支付寶生態“喚醒”4萬億餐飲產業


消費券是一針強心劑,可以在危難中注入流動性,但是長期、健康地活下去靠的是餐飲企業自身的造血能力、免疫力。

管理大師德魯克曾經說,動盪時代最大的危險不是動盪本身,而是繼續延續過去的邏輯做事。

新冠疫情下半場:12億用戶的支付寶生態“喚醒”4萬億餐飲產業

新冠疫情確實讓餐飲業有了新的變化,可是當疫情過去之後,餐飲行業會不會回到原來的邏輯:當支付寶、美團們協助政府發券,幫助餐飲企業招攬客流後,這些流量能成為“留量”嗎?餐飲商戶對數字化的理解還是“搞個軟件記賬”、“上個外賣平臺”這種“碎片式數字化”嗎?

毫無疑問,這輪消費紅包是雪中送炭,是授人以魚,而真正的“漁”在於數字化,換句話說,消費券是政府請客,不僅是給了餐飲企業一個搭臺唱戲的機會,更是在給餐飲企業爭取變革的時間窗。


【貳】消費券是殺出疫情泥沼的第一步

用互聯網的話說,消費券本身是獲客(Acquisition)邏輯,想在獲客後提升消費能力(Revenue),進而提升留存(Retention)、進行裂變(Referral),需要的是全方位的數字化能力。餐飲行業也不例外。

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救市中,作為數字生活平臺的支付寶成為了很多商家獲取流量的通路。

在消費券的帶動下,百年老字號知味觀部分門店銷售額漲了50%,客單價從30~40元,漲到近60元,門店的生意越來越火,也加快了知味觀全面復工的節奏。

新冠疫情下半場:12億用戶的支付寶生態“喚醒”4萬億餐飲產業

在廣西,當地政府和阿里巴巴聯合開啟為期兩個月的“三月三暖心生活節”,通過支付寶發放超億元消費券,並在天貓、淘寶、口碑、餓了麼等平臺,開展線上引流、線下消費。據口碑餓了麼數據顯示,“三月三暖心生活節”全面催熱本地餐飲消費。3月26日以來,南寧外賣訂單量相比2月同期增長111%。

在當地,通過掃描支付寶二維碼、領取滿減紅包,五角星螺獅粉迎來了疫情後生意最好的週末,多家門店門口排起了長隊。僅在3月26日一天,五角星螺獅粉在支付寶端的收入就增加了92%,線上線下營收比平時多了2倍。

新冠疫情下半場:12億用戶的支付寶生態“喚醒”4萬億餐飲產業

不僅僅是在疫情期間,過去一年來,在餐飲領域,漢堡王、奈雪的茶等知名餐飲機構也通過支付寶平臺玩起來數字化變革,並有顯著效果。

以漢堡王中國為例,2019年“雙12”,漢堡王聯合支付寶推出買套餐送小皇堡以及薯霸王的優惠,通過支付寶生態內的流量、自運營工具和商業能力,漢堡王實現了全鏈路的數字化,最終有400萬支付寶會員領取了這個優惠,漢堡王由此吸納200萬新會員,銷售額達到1000多萬元。

依然是依靠支付寶數字生態的支持,日前,漢堡王中國披露經營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類似地,“無接觸服務”成為奈雪的茶在疫情期間主要經營模式,其會員運營主管吳香雨透露,“奈雪支付寶小程序線上訂單金額增長152%,訂單佔比是疫情前的50 倍。”


【叄】餐飲產業數字化升級,從支付寶開始

打垮你的不一定是你的對手——因為可能是降維打擊;而拯救你的更不會是你的同行——因為餐飲業需要的是完整的數字化升級。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各地政府累計發放的消費券已經突破了100億,其中多數都是把支付寶作為了首選平臺。

一方面,支付寶擁有12億用戶,這個觸達能力以及多年積累的生活服務心智,是無可比擬的;另一方面,支付寶的實名認證和風控能力,可以實現消費券的“一城一策、按需定製”、“靈活可調整”、“公平可追溯”,避免了“倒賣”、“套現”等問題,可以實時追蹤核銷情況,保證國有資產使用效率最大化。

更重要的是支付寶發消費券不是一錘子的流量買賣,而是“一攬子的數字化賦能”。這也是為何支付寶率先與政府聯合發券後,美團、微信等平臺緊跟不捨的原因。消費券是支付寶當下助力商家數字化的排頭兵,對比其他平臺,支付寶不只是提供一個發券、領券的渠道,還藉此機會利用中心化的流量運營,給商家提供自主報名發券的營銷陣地。

新冠疫情下半場:12億用戶的支付寶生態“喚醒”4萬億餐飲產業

眾多商家趁著這次機會在支付寶平臺上線了小程序,開通了卡券能力,獲得了自己的經營陣地,這是其他平臺給不了的。

數據顯示,4月以來,全國平均每週有100萬商家開通收錢碼,上萬餐飲商家接入支付寶小程序。同時,在支付寶小程序+IoT+輕會員模式的幫助下,餐飲商家把原本自己的老客戶進行了數字化,建立了未來溝通的渠道,本質上就是幫助他們“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萬物皆有縫隙,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這句話在網絡上流傳甚廣。那麼,餐飲企業能不能順著新冠疫情這個縫隙,在消費券和支付寶生態的幫助下,使勁捅個大窟窿,打出一片新天地、開創一個新時代呢?


《零售威觀察》以全球視角,關注於新零售、新消費領域最新戰略、戰術與思考,對超級會員體系、國內外新零售案例有深入研究。平臺創始人王子威,獨立零售分析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