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州:多方式扶貧 讓貧困戶吃得飽、過得好--區縣--重慶--地方--首頁

人民網重慶4月20日電 “我都做好了長期吃老本的準備,沒想到困難時期工資不降反升。”20日,剛領了工資的開州區貧困戶李大強(化名)笑得合不攏嘴。

在開州區,像李大強這樣依靠政府幫扶而成功就業的貧困戶,還有數萬人。除就業扶貧外,開州區還利用電商扶貧、旅遊 扶貧等新型方式,讓村民看到脫貧希望。

“三項舉措”助貧困戶就業

“開州區是勞務大區,55萬人常年在外務工,以工資性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貧困戶佔貧困戶總數的75.8%。”開州區扶貧辦相關負責人稱。

開州區就業扶貧第一個舉措,便是摸清情況、精準匹配就業崗位。為此,開州區收集貧困戶就業狀態、就業需求、技能水平、就業困難與幫扶對策,並摸清企業用工情況,實現就業崗位精準匹配。

同時,開州區多向聯動,有效轉移就業。據瞭解,開州通過“點對點”運輸,讓貧困群眾“從家門上車,到廠門下車”;通過“多條線”外聯,幫助貧困群眾外出務工;通過“人跟人”幫扶,消除貧困勞動力外出顧慮。

開州區就業扶貧的第三個舉措,便是通過政策支持,促進貧困戶就近就業。目前,開州區通過企業復產吸納一批、因地制宜帶動一批、政策引導優先一批等方式,帶動近5萬貧困人口就業。

依託電商 插上脫貧的翅膀

依託就業扶貧,只是開州區扶貧方式探索的一方面。在開州區紫水鄉雄鷹村,村民們依託電商,插上了脫貧的翅膀。據瞭解,紫水鄉盛產黃豆、天麻等多種農產品,用本地黃豆製成的“紫水豆乾”長期以來享有盛名。但由於紫水鄉地處偏僻,本地優質農產品銷售滯後,導致貧困戶收入水平較低。

為解決這一困境,雄鷹村提出聯動發展、共同致富的電商運營新模式,即由雄鷹村運營電商平臺,其餘村專業合作社和農戶將優質農產品掛在平臺上統一銷售,最終實現資源共享、互利互贏。

據瞭解,在平臺選擇上,雄鷹村結合實際,採用微信公眾號 小程序的方式,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在運營方式上,該村引進專業企業協助日常運營並開拓市場,使電商驛站提早步入正軌。並通過舉辦一系列促銷活動,不斷提升電商產品的知名度。在銷售渠道方面,該村紫水鄉商會致力於尋找穩定渠道,已與成都超市和區內企業食堂簽訂協議。

通過長久以來的團結協作,紫水鄉電商扶貧取得成效。2020年第一季度,雄鷹村通過電商運營新模式共售出農產品11萬餘元,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650餘元,有效地帶動了紫水鄉特色產業的發展。

探索“旅遊 扶貧”深度融合

優異的扶貧成績,在開州區各地上演。滿月鎮,貧困群眾通過訂單農業,實現人均增收2200餘元;農家樂的發展,帶動365名貧困群眾通過出租房屋直接受益。

據瞭解,滿月鎮在摸清貧困戶分佈和景點分佈情況後,聘請專家實地科學規劃,做到“吃”與訂單扶貧結合、“住”與搬遷扶貧結合等六“合”要素,探索“旅遊 扶貧”深度融合。

在“吃”與訂單扶貧結合方面,該鎮通過簽訂訂單合同,實現土豆、玉米、紅苕“三大坨”增產增量;通過規範種植技術,實現農特產品訂單翻番、售價翻倍。近年來,全鎮貧困群眾通過訂單農業,實現人均增收2200餘元。

在“住”與搬遷扶貧結合方面,滿月鎮進行危房改造、高山生態扶貧搬遷、殘疾人危舊房改造等,新修集中安置點8個,並發展星級農家樂。目前遊客日接待量達到4000餘人,365名貧困群眾通過出租房屋直接受益。

在“行”與交通扶貧結合方面,滿月鎮完善鄉村道路基礎設施,通過改擴建、硬化鄉村道路,修建生態停車場等方式,形成“一線三環多點”旅遊交通格局,解決旅遊旺季交通擁堵問題,有效改善通村通暢條件。

在“遊”與就業扶貧結合方面,滿月鎮依託豐富旅遊資源,引導各景區和農家樂優先安置貧困群眾就業180餘人,組織貧困群眾參加“雨露計劃”等實用技能培訓,帶動貧困群眾就業增收。

在“購”與產業扶貧結合方面,滿月鎮塑造“滿月山貨”品牌,提升農產品附加值;變傳統農業為休閒觀光農業,提高土地附加值。同時,依託駐村工作隊與幫扶責任人,建立完善訂單銷售渠道。

而在“娛”與幫扶扶貧結合方面,滿月鎮組織工作組和幹部進村入戶“引好路”,摸清底數、找準窮根、出謀劃策,最終變荒地為露營基地、變山地為山地車競技地。

“未來,我們將通過叫響品牌、創新渠道、統一管理、發展特色,讓‘滿月山貨’火起來,持續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滿月鎮相關負責人說。(劉政寧、謝佳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