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的蝗蟲正在病毒式增長,離來到中國還有1000公里

2019年6月,一個數量異常的蝗蟲群出現在了東非的土地上。

它們的出現很不起眼,在東非這塊混亂的土地上,割據的軍閥也沒興趣去關注一群小小的蝗蟲。

足足六個月之後,在2020年1月份,當一群長60公里,寬40公里的龐大蝗蟲群突然出現在肯尼亞東北部,吃光了當地人的糧食後,這次的東非蝗災才被國際社會發現。

肯尼亞當地的蝗蟲群,可謂是遮天蔽日。

東非的蝗蟲正在病毒式增長,離來到中國還有1000公里

六個月前的詳細情況我們已經無從知曉,但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預估,目前共有4000億隻蝗蟲,正在從東非向中亞地區趕去,其中400億隻先頭部隊已經進入巴基斯坦和印度境內。

蝗蟲群的數量,為東非地區正常生態環境下的6400萬倍,成為了全球25年來的最大蝗災。

自古以來,水災、旱災、蝗災都被並稱為農業三大災害,這是足以和瘟疫相提並論的大型自然災害。

東非的蝗蟲正在病毒式增長,離來到中國還有1000公里

索馬里、巴基斯坦等多個國家,已經因為非洲蝗災,宣佈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以戰爭模式來對抗蝗蟲。

蝗蟲群的災害

每隻蝗蟲大約重兩克,但它每天的採食量也是兩克。

肆虐東非的4000億隻蝗蟲,重達80萬噸,每天會吃掉2700個人一年的口糧。

當地人為了驅趕蝗蟲,無所不用其極,但收效甚微。

東非的蝗蟲正在病毒式增長,離來到中國還有1000公里

每隻蝗蟲,大概有半隻手掌那麼大。

東非的蝗蟲正在病毒式增長,離來到中國還有1000公里

而這麼大的蝗蟲,密密麻麻的鋪在地上。

東非的蝗蟲正在病毒式增長,離來到中國還有1000公里

鏡頭如果拉遠,更能看出蝗蟲的恐怖,下面這張圖,所有的植被其實都是綠色的,被蝗蟲覆蓋之後,變成了黃色。

東非的蝗蟲正在病毒式增長,離來到中國還有1000公里

這麼多蝗蟲降落在大地上,一般幾個小時就可以吃光所有的綠色植被。

吃完之後,它們就會開始遷徙,蝗蟲群在同一地點(方圓幾十裡)停留的時間,一般不超過1天,因為這幾十裡地能吃的東西,已經全部吃光了。

而蝗蟲群遷徙的速度更是驚人,順風情況下,一日最高可傳播150公里。

所過之處,寸草不生,赤地千里。

蝗災爆發的條件

蝗蟲和螞蚱,其實是同一種生物。

全世界有一萬多種螞蚱,它們都是蝗蟲。

在學術界,是沒有螞蚱這個稱謂的,民間才叫螞蚱。

不過我們有一個潛規則,那就是人畜無害的時候,它就是螞蚱,橫掃地球的時候,它就是蝗蟲。

蝗蟲,是一種繁殖力非常強的昆蟲,雌蝗蟲每3個月可下80~120顆卵,幼蟲只需要20天即可成年。

東非的蝗蟲正在病毒式增長,離來到中國還有1000公里

蝗蟲會將卵產在土裡來避開天敵,但溼度過高的情況下,絕大部分卵都難以孵化,最終被真菌所破壞。

東非的蝗蟲正在病毒式增長,離來到中國還有1000公里

在種群密度極低時,它就是人畜無害的螞蚱,一輩子通常都不會離開方圓十幾米的範圍,因為這裡的植物,怎麼吃都吃不完。

但是在長期的乾旱後,如果來一場小雨,那土壤的含水量就會恰好達到10~20%並穩定。

在這個最適宜的條件下,蝗蟲卵會大量的孵化,甚至可以是埋藏了半年一年的幾代蝗蟲卵一起孵化出土。

土壤10~20%的含水量,不僅讓蝗蟲卵大批孵化出土,還讓土地長滿了嫩草,讓幼蟲有充足的食物可以發育。

但幼蟲長大後,食量大增,剛被旱災肆虐過的土地卻沒有太多的植被,導致這群螞蚱開始聚集,並開始遷徙以尋找食物。

螞蚱成群結隊後,就成了正式的蝗蟲,每到一地,啃光植被,然後再遷移。

旱災之後的第一場小雨,極易滋生大量蝗蟲。

所以古人云,旱極而蝗,在旱災結束時,通常都會再爆發一次蝗災。

我國從公元前707年到1953年的兩千六百多年中,古史中有明確記錄的重大蝗災就有769次。

每一次,都餓殍遍野。

蝗乃蟲+皇,古人對蝗蟲的定義,就是蟲中之皇。

吃蝗蟲不能解決問題

很多人一聽蝗災就興奮了,蝗蟲好吃啊,這可都是蛋白質豐富的大螞蚱,油炸之後可美味了。

蝗蟲這東西,也就肆虐下非洲、巴基斯坦和印度了,要是敢來中國,大中華吃貨們分分鐘把這群蝗蟲給吃絕種嘍。

東非的蝗蟲正在病毒式增長,離來到中國還有1000公里

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蝗蟲壓根不怕吃,也不可能靠吃蝗蟲來解決問題。

曾經有一個謠言非常流行,說古人不敢吃蝗蟲,怕得罪上蒼,所以才導致蝗蟲爆發。

古代蝗災時,災民草根樹皮都吃,甚至都易子而食,不敢吃蝗蟲?你信嗎?

災民不是不敢吃蝗蟲,是吃不著。

蝗蟲的遷徙速度特別快,不會在一個地方停留太久,每天吃絕幾十裡地的所有植物太正常了。

而一個普通人的活動範圍,也就幾十裡地。

一天之內,讓你抓,你能抓多少蝗蟲?人均抓幾千只,幾萬只,有用嗎?

一隻蝗蟲才2克,一萬隻才20公斤,能吃半個月,還是三個月?

吃完之後呢,今年剩下的9個月吃什麼?糧食已經全部被蝗蟲糟蹋光了,徹底絕收。

被蝗災肆虐地區的災民,已經在很努力的捕捉蝗蟲了,還把蝗蟲曬乾當糧食。

東非的蝗蟲正在病毒式增長,離來到中國還有1000公里

這種做法只能保他們幾十天的口糧,吃光這些蝗蟲幹之後,當地會不可避免的陷入大饑荒。

如果靠油炸能解決蝗災的問題,那蝗蟲根本不配稱之為三大天災。

更可怕的是,蝗蟲群是指數級增長,到處遷移的蝗蟲根本不缺食物,每3個月就可以增殖一代,每代數量增長20多倍。

按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估計,新的一批幼蟲應該已經在2月初已經孵化,預計會在4月初形成新的蝗蟲群。

如果不加以遏制的話,它們會再次產卵,蝗蟲種群的數量會在六月份達到今天的500倍之多。

4000億蝗蟲的500倍,那是200萬億。

現在幾千億蝗蟲就鬧得全球雞犬不寧,糧農組織說會威脅千萬人的糧食安全,200萬億隻,這是個什麼概念?

這種繁殖速度和破壞力,根本不亞於病毒。

而這龐大的4000億蝗蟲群的先鋒部隊,已經抵達巴基斯坦和印度的交界處,離中國還差1000公里。

曾有過跨越海洋記錄的蝗蟲群,完全有可能經印度入東南亞,繞過喜馬拉雅山的屏障入侵中國領土。

遏制蝗蟲的辦法

根治蝗蟲的辦法是沒有的,蝗蟲存在的歷史遠比人類古老,那麼多大災大難都沒滅絕換蝗蟲,何況人類,我們頂多遏制蝗蟲。

遏制蝗蟲的最有效辦法,就是噴農藥。

動用飛機、噴藥車,大規模圍堵滅殺蝗蟲,是遏制蝗災的唯一辦法。

沒有農藥是萬萬不能的,但農藥也真不是萬能的。

我國曾經異常迷信農藥,堅信人定勝天,可以依靠農藥滅絕掉所有的害蟲。

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棉鈴蟲大爆發,農藥怎麼都打不死,棉農損失慘重。這就是濫用農藥導致的抗藥性進化。

一個老農看著自己的棉田被棉鈴蟲吃光,哭喪著臉跟農技人員說,買到假藥了,怎麼打也打不死。

農技人員按正常濃度試了一下,果然打不死蟲,他提高農藥濃度,10倍,100倍,還是不行。一氣之下,把蟲扔進原藥瓶裡,那蟲竟然在裡面游泳。

農技人員直接砸了農藥瓶,大喊這真是假藥,連水都不如。

過了一會兒老農養的雞來了,吃了那條蟲子,不一會兒就死了。

老農和農技人員面面相覷,才知道藥確實是真藥,只是不管用了。

如果有蝗蟲進化出了這麼強的抗藥性,導致農藥失效,那簡直是整個世界的災難。

自棉鈴蟲事件後,我國更改了治蟲策略,以生物防治為主,農藥防治為輔。

對付蝗蟲的策略,也是一樣。

蝗蟲在若蟲(幼蟲)期是非常脆弱的,移動能力差,也沒有繁殖能力。

如果當地有大量以蝗蟲為食的鳥類,那麼就可以把蝗蟲大批量的消滅在幼蟲階段。

沒有足夠的基數,蝗蟲的增殖速度就會嚴重減緩,給人類大量的預警時間,甚至整個蝗災可能就不復存在了,在第一波起勢階段,幼蟲就被鳥吃個七七八八。

埃塞俄比亞有一種鸛鳥,特別喜歡吃蹦跳的幼蝗。有人曾經解剖過一隻鸛鳥,發現其胃中竟有1449只尚未消化的幼蝗,這可能只是它一頓飯的食量。

2013 年,新疆哈密蝗災,鑑於新疆地廣人稀,監控困難,為防止蝗蟲在野外紮根產卵,反覆成災。我國引進了引進 4 萬多隻適應新疆氣候的粉紅椋鳥,專門針對蝗蟲。

東非的蝗蟲正在病毒式增長,離來到中國還有1000公里

這些粉紅椋鳥,就是新疆的守護神,曾有國道施工,因為碰上粉紅椋鳥的孵化,而停工一個月,等它們離巢才開工。

東非的蝗蟲正在病毒式增長,離來到中國還有1000公里

為什麼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在強調物種多樣性,都在強調生態保護。

因為自然界裡,有太多太多東西可以威脅到人類社會,而且都是一些很不起眼的小東西。

有可能在生態失衡之前,你壓根就不知道這玩意有多恐怖。

但地球上,一定有和它們相生相剋的物種,保護這些物種,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而那些明顯對人類有害的物種,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宣佈保護它們,哪怕瀕危也不會。

對於蝗蟲這樣的害蟲,生物防治可以將其扼殺在苗頭之中,但一旦蝗蟲氾濫成災,會遠遠超過鳥類的食量,吃到撐都吃不完這些蝗蟲。

一旦蝗蟲的繁殖速度超過了鳥類的捕食速度,蝗災就來了。

蝗災成型後,生物防治就失效了,必須要噴灑農藥,哪怕會引起大面積化學汙染也要噴灑。

中國不怕蝗災

自1953年以來,中國人已經很久很久沒聽說過蝗災了。

不是蝗蟲突然悔改了,而是因為中國建立了一套全國的蝗蟲預警和防治體系。

幾十年來,蝗蟲群在我國頻頻出現,但沒有一次演變成蝗災,都在萌芽階段就被扼殺了。

2017年9月,山東省濰坊市曾爆發小規模蝗災。附近的中國吃貨們聞風而動,要開車前去捕捉蝗蟲吃大餐。

東非的蝗蟲正在病毒式增長,離來到中國還有1000公里

結果剛看到新聞,蝗蟲群就已經被全殲了。

因為地方農業部門,立刻動用了飛機進行農藥滅蟲。

和吃貨的口福相比,很明顯全國人民的糧倉更重要。

根據農業部發布的《全國蝗蟲災害可持續治理規劃(2014-2020 年)》,摘錄裡面的原話:

“目前,我國蝗蟲常年發生面積 2.8 億畝次左右,分佈在 20 個省(區、市)”。其中,“草原蝗蟲常年發生 1.8 億畝次左右”,剩下的1億畝次,基本就是農牧業地區。

“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四川、新疆等常發區和吉林、黑龍江等偶發高密度蝗群危害仍時有發生。”

中國總共就18億畝耕地紅線,結果1.8億畝草原和1億畝農耕地居然常年發生蝗蟲,如果放任不管,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後果。

我們的歲月靜好,背後其實是一群人的默默守護。

中國擁有強大的蝗蟲防治體系,已經很久沒發生過蝗災了。

這次的東非特大蝗災,是25年來全球的最強蝗災,而且種群數還在病毒式的增長中。

但它們只要敢入境中國,必定是有來無回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影妹,每天帶你觀看全球新奇資訊,感興趣的快快關注@影妹大綜藝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