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37歲技術宅男的“自殺式單身”:我不婚,不欠誰一個交代

木心先生也說過: 愛才是生命,然後生命才能愛。

但前提是,你真的愛這個人且這個人值得愛。

我,今年37歲,人生第三個本命年,已經過了那種嚮往藍色生死戀愛情的年紀了。不好意思,說了這個劇名就不好意思暴露了年齡,作為一個IT技術男,對於現在的韓劇日劇,我是一概不看的。唯有這個片名,也算是童年時候的記憶,也是少年時對愛情的一點抽象的感動。

最近網上流行了“自殺式單身”這個詞彙,第一次聽到的時候,還是略感新奇。從定義看,它用來描述一個人一直單身的行為,又不積極拓展社交範圍,去結識新的朋友,而是每天被動地把自己封閉起來,那麼自然相當於“自殺式”的等待了。這種等待註定遙遙無期。


一個37歲技術宅男的“自殺式單身”:我不婚,不欠誰一個交代


我覺得這個“自殺式單身”也太適合我了吧,快被這個詞感動哭了。為什麼呢,網上總結的那些關於“自殺式單身”普遍性特點,我基本都能中招。比如:

①不積極地融入社會,幾乎從不拓寬社交圈。

除了公司和同事,就是住處,幾乎不去什麼娛樂場所。之前幾年還偶爾和兄弟去喝下酒吃下夜宵,後來發現他們吹的牛我實在是跟不上,而且每次喝醉之後第二天更空虛,就戒了夜宵。哪怕週末,也是呆在家打遊戲,去一趟超市吃一次麥當勞,然後屯一個星期夠吃的食物。

②業餘生活極其簡單。

當不上班的時候,就在家看書、上網、看電影,至於什麼俱樂部、酒吧,哪怕是爬山、打卡跑步這些,都懶得參與。

③形象邋遢,不修邊幅。

懶得打理自己,頭髮永遠是板寸,從來不知道髮膠是什麼東西,衣服永遠是快銷品牌。

④對異性缺乏主動性。

從來不會主動去搭訕異性,哪怕有一時心動的,很快會打退堂鼓。對於那些主動撩自己的異性,似乎更加沒有想接觸的興趣。覺得與女生出去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對脫單這件事沒有排上日程。


一個37歲技術宅男的“自殺式單身”:我不婚,不欠誰一個交代


也有十幾年的好兄弟勸慰我,說現在可能覺得一個人確實沒什麼,可當以後人家都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時候,或者到老年連送我去養老院的人都沒有,就會覺得遺憾了。他的意思是讓我40歲前快上車,顯然,他是一位家庭主義傾向的人,2個孩子的爸爸,我看著他努力賺錢卑躬屈膝的樣子,其實我還挺同情他。他的老婆特別胖,也不注重保養,但他卻不以為然,我在想所有的婚姻到了後來,居然是連對方的外在都可以完全沒有追求了嗎?

“我一直覺得愛情在當代社會被過分強調了,越是依賴越是相愛,失去的時候就越痛苦。”這是一位專家教授在分析單身現象時的一種解釋,確實,我曾經也期待過愛情,對愛情也有過嚮往,但當我談了3年的女朋友最終回老家嫁了一個公務員開始,我已經不期待愛情了。


一個37歲技術宅男的“自殺式單身”:我不婚,不欠誰一個交代


當然,作為一個“自殺式單身”的男人,其實我也不是大家眼裡的那麼慘,我有房子,5年前就買了小三居,雖然首付靠父母按揭自己還的起,但也算在這個城市立足了,年薪20-30萬不等,生活沒有太大的壓力,所以有點享受一個人的隨心所欲了。

前幾年父母催婚催得厲害,我父親還曾嚇唬我要是再不結婚他們就把家鄉的兩套房子做公證去,用於捐贈社會。可我知道,以我父親那一輩子勤勤懇懇嘔心瀝血攢錢的性格,要真把他的財產充了公,估計在棺材裡還能爬起來。

誠然,我也懂他們的無奈,但是我不想解釋什麼,也不想交代什麼。我不知道再過10年我會不會後悔,但我可以肯定,此刻的我過得滿足。


一個37歲技術宅男的“自殺式單身”:我不婚,不欠誰一個交代


結 語:

去年,某婚戀網發佈了一份2019單身人群調查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單身人口已經達2.4 億,約為全國人口的17%。其中90後佔到了43%,成為單身群體主力軍。當然,還有那些被拍死在沙灘上的80後,是第二大群體。

伊薩可夫斯基說過:“愛情不是一顆心去敲打另一顆心,而是兩顆心共同撞擊的火花。“

單方付出的愛不是愛,一定要雙方呼應才是,可是這裡的這位男人,顯然是放棄了愛情的主動追求和有所回應,自我扼殺了愛情的可能性。所以,稱之為“自殺式單身”吧。

“自殺式單身“有哪些關鍵問題?單身這件事,本來就會顯得格外刺眼,何況還是自殺式。

歸納來說,“自殺式單身”的關鍵問題,其實就是三點:不敢社交、不會聊天、畏懼戀愛。


一個37歲技術宅男的“自殺式單身”:我不婚,不欠誰一個交代


很多男人選擇單身,甚至寧可把錢用來買車也不願意花在談婚論嫁上,在他們眼中車子比妻子靠譜。車子比女人好的地方是:它不會自己跑掉——當然它可能被偷,但你可以買保險,甚至連航天飛機都可以買保險了。有了保險,哪怕跑掉也可以保底。

但對婚姻,似乎沒有保險可以買。不過,對女人來說更是如此,如果遇到一個渣男,那麼在婚姻中遇到的風險和承擔的後果絕對比男人遇到一個渣女來的更勇猛。所以,光從這一點上,那些“自殺式單身”的男人,是否能夠多一點勇氣做一點嘗試呢?

沒有好看的皮囊,難免缺乏發掘有趣靈魂的耐心,讓我們成為了不願意對婚姻妥協的一代。孤獨是註定的人生底色,很多人選擇了這樣一條不聞不問的道路。

隨著社會的多元化的經濟和精神的獨立,婚姻不再是男人和女人唯一的必經之路。“我不婚,不欠誰一個交代”這句話也代表了很多大齡單身男人的心聲。最後,我想說的是,單身你不需要跟誰解釋,也沒欠別人一個說法,只是對你自己來說少了一種體驗不一樣人生的可能性而已。

END

關於“自殺式單身”你怎麼看?如果你是單身男人,會選擇自殺式單身嗎?

歡迎交流共享~


一個37歲技術宅男的“自殺式單身”:我不婚,不欠誰一個交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