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呼和浩特市中山路兩名行乞者

起底呼和浩特市中山路兩名行乞者

21歲的趙鑫相比於76歲的閔美蘭,顯得更為警惕。

他們已在呼市中山路附近行乞多年,不願意被救助,不願意被送回,甚至把為他們買的車票退換成錢,繼續行乞。

對於這個行業,他們有著自己的看法與套路,也有著長年的乞討經驗。

那個年輕人說:“我自己要錢,又不違法”

趙鑫著一身半新不舊的很合身的黑鞋黑褲黑外套。無比警惕看著記者。

起底呼和浩特市中山路兩名行乞者

“我99年的,一人在流浪,無父無母,有先天性癲癇病,後由於偷東西警察帶我體檢然後發現我有肺結核病的。”4月20日,呼市回民區海亮廣場十字路口地下通道里,趙鑫操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這樣對記者說道。

在說這句話的同時,他正跪伏在一張破舊的海綿墊上,頭部略微上揚,眼睛和眉毛向上挑著。

緊接著他有底氣的說:“我自己要錢,又不違法。我現在只能這樣要錢來生活。除了要錢也沒有其他路可以走。”

記者和他聊天中發現,該男孩思維正常,身體較好,無殘疾跡象。

她總髮出“哎、哎”的嘆氣聲

記者看到老人穿一身冬天穿的厚棉衣,跪坐在兩個厚墊子上,身上發著不好聞的味道。

採訪過程中,她發出多次“哎、哎......”的嘆氣。

老人長嘆一聲,抹著眼淚告訴記者。自己甘肅岷縣人叫閔美蘭,今年76歲屬猴,目前在火車站附近的平房裡和一群以乞討為生的人同住,每天和店家支付6元的住宿費。屋裡可以做飯,有電褥子。

問及老人的經歷,老人說自己很難過,37歲老公死亡。隨後自己扶持一雙兒女。後兒女各自成家。自己曾幫兒子撫育孩子,直至孫子都長大。兒媳罵老人兒子打老人。說到這裡老人流下來傷心的眼淚,脫去頭上的頭巾給記者指看舊傷疤。

但上述情況除老人自述以外,並未被更多人證實。

起底呼和浩特市中山路兩名行乞者

閔美蘭說自己從2019年7月來到呼和浩特行乞。接受過呼和浩特救助管理站的幫助。

閔美蘭說,呼和浩特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對自己很好,會安排吃住,想回家的時候呼和浩特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給路費,工作人員會給老人買回家的車票。

趙鑫從小便在中山路活動

關於趙鑫和閔美蘭,呼和浩特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武志剛算是較為了解的。

他說,趙鑫在很小的時候就在中山路附近活動,救濟站對他實施過多次活動。趙鑫對救助站工作人員和車輛都特別熟悉。

武志剛回憶說,趙鑫有偷竊的行為,中山路附近民警都知道他。曾經夥同一些人共同乞討。

去年夏天在中山路一帶背磚頭博取大家同情,屬於職業乞討。冬天由於太冷就到救助站過冬。

在救助站看來,趙鑫的身體不殘疾,智力沒有障礙。肺結核病目前已過傳染期。21週歲了。有自主行為能力。但就是不想自食其力。習慣了不受約束的生活,習慣不勞而獲。身體,思想整體上都對乞討這一行很認同。對他實行多次教育但依舊我行我素。

閔美蘭曾帶幾個有血緣關係的孩子行乞

關於閔美蘭自稱在2019年7月來呼市的情況,救助站對此進行了否認,據瞭解,閔美蘭在二十多年一直在火車站附近住。

吳志剛回憶說,閔美蘭在90年代末年至20年代初期間帶一群孩子在街頭乞討,在國家打擊操縱乞討期間,派出所傳喚過她,對她及帶領的幾個孩子進行DNA檢測後發現。幾人確有血緣關係。

2003年之前,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帶乞討者去火車站買火車票,在車票上印上遣送票不予退票。但是這些乞要錢的人拿藥水洗章退票。後來改成蓋鋼印,但是乞討者又用東西將鋼印熨平退票。

關於趙鑫和閔美蘭的救助問題,武志剛說,目前國家政策是主動救助,自願救助,無償救助。這些人不願意接受救助。救助站工作人員不得強行將這些乞討的人帶到救助站救助。冬天時候,為防止出現凍傷或者更嚴重的事情發生就給每個不願接受救助的乞討者發一條棉被。發一些食物和水。(記者 郝琴 實習記者 程建寧攝影)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呼和浩特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