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見賊吃肉不見賊捱揍,航母無用論出現是很正常的

航母同時兼顧艦隊決戰和殖民地鎮暴二重職責必然會導致航母無用論的出現,樣樣都會的通用平臺完成特定工作時必然不如為該任務特化的專用平臺。光看見近幾十年航母在殖民地鎮暴活動中赫赫聲威看不見其在艦隊決戰中的虛弱無力是非常偏頗的。

不能只見賊吃肉不見賊捱揍,航母無用論出現是很正常的


在大國進行艦隊決戰的情況下,航母反艦能力並不比專業的武庫艦更有優勢,畢竟二戰期間,飛機平均使用次數(不被擊落)約10次,而隨著防空技術進步,現在大國決戰中飛機平均使用壽命至多不過4~5次,也就是說飛機在大國決戰之中本質上就起到一個導彈載具的作用,但平時還要承擔高昂的維護成本,這個就很尷尬了。

更何況航母本身相比於潛艇在大國決戰中也更容易被定位和擊沉,美國海軍上將里科夫在1982年的一次聽證會上問答“美國航母在實戰中能存活多久”的問題時做出:“最多支撐48個小時。”不是沒有原因的。

實際上,航母同時擔當對地打擊和艦隊防空任務會造成一個明顯但一般人都不會注意的問題:載荷不兼容性。空襲載荷與空戰載荷是完全相反的兩類載荷,就以F∕A—18為例,在使用空襲載荷時,一架F∕A—18需要4枚“魚叉”導彈才能保證兩個中隊能提供96發反艦導彈來“嗆死”對方艦隊的防空系統。但是,一發“魚叉”導彈的彈頭就超過250千克,或者說是將近兩發AIM120中距空空導彈(157kg)的全重,而四發“魚叉”就可以嚴重影響F∕A—18的機動性,使之變成戰場上的活靶(從機動性上講)。反之,一發AIM120的彈頭(22kg)是絕對沒有可能在大洋決戰中對對方艦隊滿載排水量動輒超過四千噸以上的戰艦造成任何威脅(當然,小魚雷艇導彈艇之類的幾十噸重的小舢板另當別論。)這對戰鬥機而言就出現了一個矛盾,而這種矛盾在某些情況下就會變成極為嚴重的失敗,比如中途島海戰中著名的”換彈”命令,就是由於當時攻擊航母要使用魚雷而對地攻擊只能用普通的航空炸彈而導致了戰略決策失誤。

美國太平洋海戰中勝利歸根結底是強大生產能力的勝利,不是航母的勝利,日軍在初期戰役中相比於美軍受損其實相對輕微,但由於補充能力太差最終被美國海軍拖垮。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而同一時期美國生產了航母131艘、戰列艦10艘、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

不能只見賊吃肉不見賊捱揍,航母無用論出現是很正常的

二戰太平洋戰場美國對日本初期的幾次勝利都有一個典型特點就是有美軍陸基航空兵參與,而日軍是憑藉海軍單挑對方海陸聯合部隊。只要沒有陸基航空兵的參與,美國航母單獨和日本航母進行作戰美軍都受到了相當的損失。

航母在作為艦隊決戰中主力卻在艦隊決戰中高度脆弱必然會導致“航母無用論”不斷出現,無論其在殖民地鎮暴任務上多麼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