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國的企業難找到5G應用

5G的討論和口誅筆伐,註定與以往的通信標準與眾不同。其根本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由於美國5G落後,而中國主導5G。中美科技之戰,變得更加焦灼;另一方面是,5G無用論盛行。

近日,港媒題為《中國的工業5G生態系統尚未成熟,企業難以找到實際應用》的文章,在評論區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先說下該文章的三個主要觀點一、非要用5G通訊,才能實施的項目。迄今難以為之找到具有成本效益的工業應用;二、由於信號弱覆蓋不足,製造業、遠程醫療、自動駕駛等行業與宣傳未能現實一致性;三、5G生態系統不成熟,加上成本高,不敢冒然使用5G。


港媒:中國的企業難找到5G應用

從內容看,目前5G發展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所以整體而言,文章還是比較中肯。但有些人只從自己的角度考慮,認為4G完全夠用,提出“5G無用論”的說法。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港媒:中國的企業難找到5G應用

5G與2G、3G、4G有什麼不同?

整體而言,5G之前解決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通信問題,更多注重的是消費端。產業的目標群體和使用環境也相對集中。

現在5G的主要賦能不是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通信問題,而是為產業經濟提供數字化轉型。其中,挖掘5G應用場景,完善產業鏈生態就成為推進5G發展的關鍵問題。

其難點在於,行業有360行,每個行業所支撐的產業鏈也不同。譬如手機行業,本身產業鏈就成熟。直接按照計劃線路就可以實現。如果在自動駕駛行業,那麼就需要更多的方案去驗證其可行性。產業從無到有,從不完善就成熟,需要時間去不斷磨合,協同推進。


港媒:中國的企業難找到5G應用

5G建設的不斷推進和完善的過程!

5G的標準是不斷推進的過程。2019年6月,我國開始正式宣佈5G商用建設。這時建設的標準是5G的R15版。也可以說是一個基礎版本。

5G有三大場景:一是,增強寬帶場景(eMBB);二是,超低時延高可靠通信場景(uRLLC);三是,海量機器通信場景(mMTC)。

5G的R15主要解決的就是增強寬帶場景,實現高清通話,大寬帶。今年7月凍結了5G的R16版,解決了另外兩個場景的部署。

意味著,R16標準完成後,5G不僅是解決了人與人的連接問題,還擴大到了人與物和物與物的連接,未來萬物互聯成為可能。自動駕駛、工業互聯網等應用也會加快落地。

R16在延時上大大提升,空口延時為0.5—1毫秒。空口是終端與基站之間的通訊通道。其可靠性也達到“六個九”,為工業互聯網提供工業級的可靠性。


港媒:中國的企業難找到5G應用

4G個人幾乎滿足,5G生態不成熟!

這裡先解決一個問題,之前建設5G的R15是不是沒有用?其實,這主要涉及的是,軟件系統升級問題。這樣與手機系統升級類似。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5G作為工業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不可能等所有產業成熟才部署通訊。

如今5G無用論的理由是,一邊是4G已經基本滿足個人需要,一邊是沒有更多實實在在的5G場景,可提供給大眾使用。

5G生態不成熟,不應該用當下的眼光去看待問題。這些都會隨著5G不斷完善,以及產業不斷突破,慢慢地向大眾展示。

要是5G真的無用,那美國也不會費那麼大力氣去限制華為和中興。5G的更多是幫助實現工業4.0、實現產業數字化!5G是所有產業的基礎設施,沒有它,產業就沒有環境去驗證工業數字化的可行性!


港媒:中國的企業難找到5G應用

結束語:

什麼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智慧工廠、智慧城市、自動駕駛等等聽多了,又沒有讓大眾真實去體驗過。這讓很多人失去了信心和耐心。

但產業的數字化,並不會因為這些而停止推進的步伐。5G要用產業思維看待,未來5G無用論將會不攻自破!

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