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楊橋鎮花山村:真抓實幹,打好脫貧組合拳

安徽網安慶消息 宜秀區楊橋鎮花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共60戶199人,自脫貧攻堅工作在全國打響以來,花山村始終保持昂揚進取的勢頭,通過不斷努力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為貧困家庭“開單拿藥”、引導貧困群眾發展特色產業、落實落細“十大工程”等幫扶措施,讓貧困群眾逐漸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貧困人口實現全部脫貧。

突出黨的建設,堅持思想引領

花山村始終把村基層組織建設作為助力脫貧攻堅的首要任務和第一責任,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動黨員積極宣傳國家扶貧政策方針,定期組織開展黨員活動日,“三會一課”等黨內生活,鞏固黨組織活動陣地,為凝聚黨員、服務貧困群眾提供有力保障。

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2018年,針對花山村急需解決醫療、文化水平窘況的問題,通過扶貧項目,爭取到了45萬元的資金,對衛生、文化用房進行了全面的修繕,不僅基礎醫療設施、設備得到了質的飛躍,農家書屋,殘疾人之家等文化場地也相繼得到發展,為群眾提供了便捷、衛生、舒適的就醫環境,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2019年,在區及鎮領導等相關部門的大力幫扶下,新建村級道路近2.02公里,為村民出行、蔬菜運輸等解決了實際困難,為花山村全體村民鋪設了一條脫貧之路。全面實現了組組通,其中個別村民組還實現了戶戶通。

突出因戶施策,確保脫貧成效

因地制宜,因人而異,花山村積極謀劃,鼓勵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增加額外收入。針對養殖大戶鼓勵擴大規模;針對有勞動力的閒散人員介紹務工信息,增加就業數量;針對“等、靠、要”思想嚴重的人員定期上門“治療”點對點,“手把手”傳教……脫貧路上不落一人。李精明、張啟宏戶通過扶貧小額貸款規模養殖鴨增加家庭收入,錢亦梅、張透林、曹來發、江仁河等戶通過養殖一定的雞鴨豬等禽類增加了家庭收入,汪亮、朱彥、邱昌明等戶通過多年的魚塘養殖技術增加了家庭收入,劉之才、何桃元通過公益性崗位護理員增加了收入,李桃花、許紅豔、曹心美等家庭婦女通過班車早晚接送方式走上了工作崗位……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脫貧致富路上都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張翔 潘亞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