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問“為什麼”,更要建議“怎麼做”

□本報記者 常湘平

4月22日《中國青年報》刊發了一條新聞《鍾南山等防控專家“支招”復課復學》。在中國傳媒大學非洲傳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張豔秋看來,這篇報道具有較強的建設性。她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則新聞針對社會急需解決的問題,從多方面提供可以參考的信息,幫助社會及個人進行決策判斷。這是典型的建設性新聞選題視角:報道重點不是追問‘為什麼’,而是建議‘怎麼做’。”

面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媒體直面問題、履職盡責,在傳遞真相、服務疫情防控工作大局的同時,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方案,助力戰疫一線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通過這次疫情大考,部分媒體逐漸構建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建設性新聞報道形式。

輿論引導 主流媒體彰顯使命擔當

“疫情之初,網上充斥著各種疫情的消息,不少消息無法查實。”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媒介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殷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講道,“在疫情期間,我們的輿情實驗室做過多次調查。其間,我們發現在調查之初就有很多受訪者認為疫情初期網上與疫情相關的謠言比較多。而且,調查顯示,大家對以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為代表的主流媒體以及其新媒體信任度較高。”

1月20日,白巖松在《新聞1+1》節目中連線鍾南山,為大眾瞭解疫情、為中央決策提供重要參考,具有建設性新聞特性。其實,除了白巖松採訪鍾南山院士這個報道外,在疫情報道中還有不少具有建設性的報道,讓民眾瞭解到湖北缺什麼。如央視頻為武漢建設中的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開通的5G慢直播;湖北新聞發佈會記者線上提問,由長江雲一家媒體現場5G直播;人民日報社新媒體聯合淘寶啟動的“湖北好貨徵集”平臺等,對大眾瞭解疫情及復工復產均有重要意義。

同時,疫情之初的各種信息紛雜,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引發的輿情及次生輿情不斷,面對複雜的輿情狀況,主流媒體作為中流砥柱,其建設性的新聞報道發揮了積極的輿論引導作用。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教授曾祥敏總結了疫情報道中中央級媒體守正、清源的三大利器:一是守好網端時政頭條的置頂陣地;二是搭建信息高效聚合平臺,把長期以來積累的基礎能力轉化為內容生產力;三是通過高密度對話權威疫情防控和科研專家,傳播更具價值的科學防控信息。

出謀劃策 自媒體形成補充

“疫情是個照妖鏡,照出了各種問題,在新媒體傳播方面還有些問題需要解決。”張豔秋說,“疫情期間我滯留在加拿大,主要通過新媒體瞭解國內的疫情狀況。商業新媒體傳播平臺上信息來源比較多元,有不少搶流量的內容在傳播。”

不過,張豔秋坦言,在這種情況下主流媒體擔當了起來,不少媒體通過建設性新聞實現媒體傳播的輿論引導與平衡。此外,這次疫情中有一些社交媒體賬號發佈的內容也具有建設性。比如就留學生是否要返回國內的問題,一些自媒體主動避免煽動情緒,而是積極出謀劃策,這是值得肯定的。

抗疫期間,科普自媒體發起了聯合抗疫倡議書,它們聚攏在一起,用責任、能力、信心形成一股合力,用自己的行動和影響力助力戰“疫”。自媒體“量子學派”的《越是在關鍵時刻,越是要獨立思考》開篇即表明“謠言滿天飛的時候,更需要用邏輯武裝大腦”,用一段有理有據的分析讓公眾走出誤區。不難看出,此次疫情期間,不少自媒體都在積極面對問題,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殷樂也肯定了一些自媒體的表現。她認為,面對突發事件,自媒體的傳播內容也更需要有建設性。此次疫情中不少自媒體發揮自身特色,推出了許多建設性內容,與主流媒體形成了很好的互補。她表示,建設性新聞的關鍵問題是著眼未來、推進事情的解決,而自媒體的特性是以自己獨特的角度提供了不少建設性意見。

組織服務 縣級融媒體中心深度參與

楊桃賣了5萬公斤、萵筍賣了1.5萬公斤、4000公斤沃柑銷售一空……近期,廣西各地融媒體中心捷報頻傳;疫情期間,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融媒體中心錄製了休寧、屯溪以及江西婺源等4個方言版本的抗擊疫情宣傳音視頻,以解決山區老人只懂方言的問題;浙江溫州瑞安市融媒體中心的“瑞安發佈”微信公眾號一日六發,大大緩解了疫情期間的實時傳播壓力……

縣級融媒體中心是最接近基層群眾的主流媒體,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宋建武認為,縣級融媒體中心成為抗擊疫情的“中堅力量”。疫情期間,縣級融媒體中心充分發揮了主流輿論陣地、綜合服務平臺和社區信息樞紐的三大功能,不僅在第一時間實現黨政聲音與民眾聲音的上傳下達,而且在網上政務服務及其他綜合服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疫情期間社會有序運行作出了貢獻。

張豔秋認為,此次疫情期間縣級融媒體中心除了做新聞報道以外,更多的是參與到了抗擊疫情的相關工作中。其組織的農副產品直播帶貨活動,具有參與性、組織性、倡導性,這3個特性都具建設性。疫情致使農副產品的流通受阻,縣級融媒體中心參與到直播帶貨活動中可以快速地切實解決問題,使產品在當地就能流通起來。

“疫情期間,縣級融媒體中心不僅僅做新聞報道,它還發揮了民眾和政府之間樞紐的作用。”殷樂說,“我們把它放在建設性新聞上去理解,實際上就涉及一個媒體角色的變化和轉換。縣級融媒體中心增強了社會責任意識,積極參與到本地抗擊疫情工作中,實現了傳播網絡與社會治理網絡的互嵌。”

參與治理 聯接中外服務社會

說到現在的全球戰“疫”報道,殷樂認為,在新媒體環境下,傳播沒有內外之分,社交媒體發佈的內容隨時受到國際輿論的關注,現今國內國際是一個交織的輿論場。這次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報道,中央級媒體的表現可圈可點,在報道中強調貼近、陪伴、交流與參與。如救災物資運輸的協調問題、疫情期間的招聘怎麼進行、清明祭掃問題怎麼解決等。面對這一系列問題,媒體在中間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它通過貼近性、陪伴性的報道,對這些問題進行關注和討論,推動問題的解決,為民眾做好公共服務。

張豔秋也表示,在這次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報道中,不少記者除了寫報道外,還幫助採訪對象想辦法解決他們的問題,有些媒體還要求記者去搜集疫情信息、脫貧攻堅中的難點等,建立大數據,這些都具有積極的建設性。

“我在做國際傳播研究的時候一直努力尋找一箇中西方在新聞生產模式上的對話渠道。”張豔秋表示,在對大量案例進行研究後發現,西方的學者很容易理解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建設性新聞。而當下,建設性新聞就是一個新的可與西方溝通的話語渠道。同時,她還認為,建設性新聞報道形式是中國的一個媒體優勢,國內的媒體本身帶有社會責任和社會組織屬性,這種屬性註定了其新聞報道的建設性,如何用建設性新聞助力國家治理,值得進一步探討。

殷樂也建議,未來,在新媒體環境下媒體應分三個層面推進建設性新聞的發展:第一個層面,通過建設性的報道來推動對話和交流;第二個層面,推動問題的解決;第三個層面,媒介應成為服務平臺,參與社會治理。

追問“為什麼”,更要建議“怎麼做”

1月20日,白巖松在《新聞1+1》節目中連線鍾南山。視頻截圖

追問“為什麼”,更要建議“怎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