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標點符號的時代裡,古人是如何進行“斷章取義”的

導言:眾所周知,我們現今所使用的標點符號系統起源於近代,基本舶來於歐洲。系統而又明確的標點符號的運用,使得我們對於文章的內容有了更為深刻的把握。在幫助理解文義的同時也避免了因為句讀不當而產生了混淆。對於現代人來說,“標點”和“拼音”是幼兒園語文的開學第一課。那麼在沒有標點符號系統的古代人們是怎樣進行文章閱讀的?他們是用什麼方法來精確的把握文意的?這對於今人來說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

現代標點符號的引進和發展

北洋政府時期,伴隨著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西方文化在中國有了更為深入的發展。

在沒有標點符號的時代裡,古人是如何進行“斷章取義”的

現代常用標點符號

依託於文化的傳播,西方的標點符號系統也被引進到中國,這與中國落後的的文法系統產生了強烈的對比,同時也促進了中國文人創立屬於我們自己的標點符號系統的決心。1919年,以胡適、周作人、馬裕藻、劉復等大學教授為代表的先進文人很不願意看著

“現在的報紙書籍,無論什麼樣的文章都是密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講文法的區別,連賞鑑的意思都沒有了。”

因此在國語統一籌備會的第一次大會上,他們提出方案要求政府頒佈通行“。,;:!()《》”等標點符號。這些標點構成了現今所使用的標點符號的最常見的部分,有了初步的較為完善的系統。在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發布第53號訓令——《通令採用新式標點符號文》,這標誌著我國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標點符號從此誕生誕生。

在沒有標點符號的時代裡,古人是如何進行“斷章取義”的


在胡適等人共同提出新標點動議之後,上海商報在1919年2月出版了胡適的《中國哲學史綱要》,這是第一本用白話文和新標點寫出的新書,在當時有著巨大的進步作用。翌年,在陳獨秀和胡適的支持下,王淵出版了帶有標點符號的《水滸傳》,這標誌著中國首次將標點符號應用於經典書籍。

舊式標點符號的演化發展

在這裡我們我們需要科普一點歷史冷知識,其實在古代中國是有標點符號的。之所以沒有進入大眾的視野,是因為它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現代標點符號系統我們又稱之為新式標點符號,有新便有舊,新便是如此,舊即是如此。

在沒有標點符號的時代裡,古人是如何進行“斷章取義”的

勾識號


在現存最早的商代的甲骨文中便已經出現了一些標點符號的痕跡。這些標點符號的特點則是以線號為基礎,有豎線號、橫線號、曲線號、折線號等等。主要的功能便是起到分割卜辭的作用。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標點的種類有所增加,出現了勾識號、二短橫號和單短橫行等,同時使用頻率也有所增加。

秦代是標點符號的萌芽時期。秦朝時期標點符號的種類並未有所增加很多,但是它開啟了漢語標點符號的源頭,奠定了後代標點符號的發展和基礎。後來的秦漢時期標點符號有了大規模的發展,出現了諸如黑方號、橫線號、頓號、逗號、括號、馬字號、兒字號、網紋號等等。

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便收錄了“、”,解釋為:

“有所絕止,而識之也”。

在之後的魏晉至唐時期,標點符號的發展趨勢是趨於保守的。宋朝是標點符號的成熟期,舊時標點系統的格局完全形成。清代之後標點符號並沒有飛躍性的進步,但是其使用的範圍卻大大增加,超越此前任何一個時代。在坊刻書籍上,特別是民間文學作品上有所體現,大多是供低層次文化讀者閱讀使用。

在沒有標點符號的時代裡,古人是如何進行“斷章取義”的


雖然說舊式標點符號在中國有所產生、發展,並最終得以完全。但是它在主流文化圈裡並沒有產生過大的影響。對於官方文學以及高級文人來說,他們並不屑於使用這種方式。他們認為這種方式將文言文的品格有所降低(也許是想顯示他們高超的文學功底吧)。因此我們雖然有標點符號,但並沒有怎麼用它。

文言文的另一種斷句方式——句讀

古人在看書籍文章時雖然不怎麼用標點符號,但是有另一種方式——句讀。私塾老師在教授學生的時候會用紅筆斷句,等學生的水平提高之後,不需句讀也能通讀文章。後來的人們便就習慣了這種方式。

在沒有標點符號的時代裡,古人是如何進行“斷章取義”的


句讀俗稱斷句,百度百科收錄為文言文辭休止、行氣與停頓的特定呈現方式,不僅是現行白話文中的句號與逗號的統稱。

那麼什麼是句呢?“句”便是一個意識的完整表達結束轉換到另一個意識的表達。“讀”則至同一意識及事物完整運行過程中所出現的自然停頓、逗留、間隔轉換。二字合起來便就有了上述所講的功能。

相信很多人初見句讀應該是在韓愈的《師說》裡吧,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指的是如果不明白劇透的話,就不能準確的理解文意。《三字經》“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的記錄。

古代文言文體系形成之際,因為條件限制,經書的傳承唯有依靠背誦讀書之後的口口相傳。《朱子語類》有“漢時諸儒以經相授者,只是口傳,所以記得牢”。因此文言文體系雖然不用寫在紙上的標點符號設計,卻按照陰陽相合、虛實相生的原理,構建了獨特的虛字行氣體系來完成文句的起承轉合。清代袁仁林《虛字說》“夫虛字誠無義矣,獨不有氣之可言乎?吾謂氣即其義耳”。

在沒有標點符號的時代裡,古人是如何進行“斷章取義”的

明刻本,無句讀


以下兩處呢便是我整理的關於古人行字造句利用虛詞完成停頓和轉換的一些基本表達,以供學習。

  • ‘夫、惟、蓋、故、粵、是故、今夫、若夫、且夫、然則’常常置於句首,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在它們前面點斷句子。
  • 也、耳、焉、乎、哉、耶、歟’等多置於句尾,所以我們也可以在它們的後面點斷句子。

結語:新式標點符號系統的推行有力的促進了文化教育在大眾之間的普及,但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定的負面效應。習慣了標點符號的現代人,因為缺少句讀方式的鍛鍊,因此在閱讀古代文獻時便時常混淆文義,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句讀是否已經過時?”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還需認真思考。

參考文獻:

《標點符號的起源及其演變》韋湘燕 《廣西師範大學學報》

《中國古代標點符號》 管錫華 巴蜀書社

《師說》 柳宗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